-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文學的故宮:祝勇答問錄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5167610
- 條形碼:9787545167610 ; 978-7-5451-6761-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學的故宮:祝勇答問錄 本書特色
《文學的故宮——祝勇答問錄》是由媒體對祝勇的采訪和談話組成。這些訪談,或談故宮對祝勇寫作的影響,或談祝勇的歷史觀,雖是一本答問錄,但字里行間閃現著作者思想的靈光。我們可以透過文字清晰地觸摸到祝勇的思想脈絡,感受到他作為一個文化研究者,沉潛在中國文化的魅力中、致力于讀書做學問的那份氣度與從容。
文學的故宮:祝勇答問錄 內容簡介
《文學的故宮——祝勇答問錄》由媒體對祝勇的采訪和談話組成。這些訪談,或談故宮對祝勇寫作的影響,或談祝勇的歷史觀,雖是一本答問錄,但字里行間閃現著作者思想的靈光。從訪談中不難感受到,無論是書寫故宮,還是站在更大的視角上書寫文明史,祝勇致力于精心建構一座歷史宮殿,以自己的方式講好中國故事,恢復當代人對傳統(tǒng)的感受力,重新展現中華民族歷史深處與文明源頭的魅力。在與采訪者的一問一答中,還原了祝勇當時的心境和思想,也為他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對于喜歡和研究祝勇作品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是走近祝勇及其作品的絕佳指南。
文學的故宮:祝勇答問錄 目錄
《辛亥年》的歷史回聲
——答《文學報》記者問
歷史不是與現實無關的廢墟
——與黃興濤先生的對話
一百年前的抉擇與一百年后的態(tài)度
——答《中國青年》記者問
我們的特權是時間賦予的
——答《城市快報》記者問
時間的距離,既遠又近
——答《解放日報·讀書周刊》記者問
乾隆皇帝的藝術品位
—一答《中國時報》記者問
東西對照,打開看故宮歷史的狹隘視界
——答《南方 》記者問
貳 聊故宮
故宮是一個與歷史相遇的地方
——答《深圳晚報》記者問
對中國古建筑的精神分析
——答深圳《晶報》記者問
文學的故宮
——與寧肯先生的談話
所有習以為常的事物背后,都藏著一個歷史的入口
——答《北京晚報》記者問
我想生活在每一個朝代
——答《大連新商報》記者問
在群山之巔眺望故宮
——答《文學報》記者問
“穿越”故宮的今與昨
——答《南方人物周刊》記者問
表達與眾不同的故宮
——答《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問
每個人都會找到自己喜歡的故宮
——答《天津日報》記者問
叁 談寫作
沒有一個隱秘角落是孤立存在的
——答《長江商報》記者問
重建歷史現場
——答《南方都市報》記者問
把目光集中到故宮建筑和文物的細節(jié)上
——答《新京報》記者問
每一件古物都有著神奇的履歷
——答《長江日報》“讀+周刊”記者問
尋找古物之美,祝勇帶你看不一樣的故宮
——答《南方日報》記者問
共同典守我們自己的文化遺產
——答《中國時報》記者問
用詩意和哲思,再現一座凝聚美的城池
——答《華西都市報》記者問
遇見故宮——紫禁城600年的那些故事
文學的故宮:祝勇答問錄 作者簡介
祝勇,1968年出生于遼寧沈陽,當代著名作家、學者、藝術學博士、紀錄片導演,現為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故宮文化傳播研究所所長。曾在《人民文學》《十月》《當代》雜志開設散文專欄,著有《血朝廷》《故宮六百年》《故宮的古物之美》等四十余部作品。其著作榮獲郭沫若散文獎,朱自清散文獎,豐子愷散文獎等多個文學獎項;擔任《辛亥》《蘇東坡》《歷史的拐點》等十余部大型紀錄片總撰稿,獲金鷹獎、星光獎等多個影視獎項;擔任大型紀錄片《天山腳下》總導演,該片入選“新中國七十年紀錄片百部典藏作品”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與地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