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從人到好人-公共生活與青少年品德養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1660996
- 條形碼:9787531660996 ; 978-7-5316-6099-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從人到好人-公共生活與青少年品德養成 本書特色
改革開放30年來,隨著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各個方面的深刻變化,人們的思想道德如何適應社會變革,已經愈益成為全社會所關注的一個突出問題,這當然也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所要面對的首要問題。這里的一個關鍵問題是,為適應社會的轉型,必須實現建設重心的轉移以及正確把握建設的起點,這是一個具有戰略性意義的課題。本書直面現實,始終以問題意識為引領,以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運用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相結合的方法,調動多學科的學說資源,汲取中外學者的有關研究成果,對我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及其重心轉移的問題做出了自己的獨特而有新意的解答。
從人到好人-公共生活與青少年品德養成 內容簡介
在社會轉型新時期下,人們的行為方式、價值觀念發生了變遷,而這對于新一代國民力量——青少年的行為方式以及價值觀念的塑成,尤其對有關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又是影響深遠的。那么,對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到底“是什么”與“為什么”這樣兩個本源性的問題,以及如何讓我們的青少年群體從“傳統人”發展為“現代人”,如何從“人”發展為“好人”,我們應該做如何的思考,就看本書的解讀了!
從人到好人-公共生活與青少年品德養成 目錄
一、日常生活、公共生活與公共倫理
二、現代社會與公共生活倫理
三、公共倫理素質的提升與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重心
第二章 多學科視野里的公共倫理問題
一、康德:有限理性者與公民倫理
二、滕尼斯與迪爾凱姆:從傳統走向現代的共同體
三、拉爾夫·林頓:社會特征、文化模式與公共文化建設
四、羅爾斯與哈貝馬斯:公共理性的上限與下限
五、尾關周二:社會共生類型與人類交往理性的發展
六、黃萬盛:全球化三大原則批判與人文公共理性的呼喚
第三章 人類社會的傳承與公共倫理
一、人性假設與公共倫理規范
二、不和諧文化與公共倫理建設
三、國民性的主要缺陷與公共倫理素質的提升
第四章 當代青少年公共倫理素質現狀與成因分析
一、當代青少年公共倫理素質的現狀
二、當代青少年公共倫理素質現狀的成因
第五章 現代社會發展與國民素質準備
一、社會發展:以人為基礎的整體視角
二、現代國民素質:個人準備和社會應對
第六章 現代社會中公共倫理教育的依據與定位
一、公共倫理教育的依據
二、公共倫理教育的定位與落實
第七章 公共倫理教育的國際視野與借鑒思路
一、思想的發展過程與整合趨向
二、實踐的演進軌跡與發展態勢
第八章 公共倫理教育的國內視域與發展趨向
一、形成與演進的軌跡
二、路徑依賴與先天不足
三、走出困境:公民——共同體意識教育
從人到好人-公共生活與青少年品德養成 作者簡介
孫抱弘,1951.12出生于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院國民精神與素質研究中心主任(2010——)院青少年研究所副所長(2000——2011),所刊《當代青年研究》雜志主編(2000——2011),首屆“中國青少年研究事業突出貢獻獎”(2008年)獲得者。歷年的社會兼職主要有: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倫理學會青年倫理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上海市青少年教育協會副理事長、上海青年社會學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上海倫理學會德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長期從事青少年倫理問題、青少年素質養成機制的跨學科研究;近年來主要關注人性、國民性與國民教育的系統性研究,著力以哲學為原點的多學科視野里青少年研究的基礎理論研究。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虎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巴金-再思錄
- >
我與地壇
- >
朝聞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