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道心之中有衣食-全球性思考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9608423
- 條形碼:9787549608423 ; 978-7-5496-0842-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道心之中有衣食-全球性思考 本書特色
弄清一個大寫人在宇宙中的來歷和位置,遠遠高于個人渺小的生命。進入21世紀,宇宙論等自然科學的進步使我們具有較充分的條件去探索“道”的細節。 沒有具體細節的“道”是空洞的、干癟的,沒有魅力,也缺乏吸引力。趙鑫珊編寫這本《道心之中有衣食(全球性思考)》就是旨在弄清一個大寫人在茫茫宇宙時空中的來歷和位置。
道心之中有衣食-全球性思考 內容簡介
弄清一個大寫人在宇宙中的來歷和位置,遠遠高于個人渺小的生命。進入21世紀,宇宙論等自然科學的進步使我們具有較充分的條件去探索“道”的細節。沒有具體細節的“道”是空洞的、干癟的,沒有魅力,也缺乏吸引力。趙鑫珊編寫這本《道心之中有衣食:全球性思考》就是旨在弄清一個大寫人在茫茫宇宙時空中的來歷和位置。
道心之中有衣食-全球性思考 目錄
尋找哲學的上帝——序
關于人的定義——21世紀的哲學直面*大的課題
生是億萬重的偶然加上機遇的總和結果
一、地球是怎樣形成的?
二、在太空中找到了“第二個地球”
宇宙—連串戲劇性巧合——“造物主-上帝”是一位*偉大的總編劇兼總導演
一、擲骰子的上帝;
二、我同意馮·諾依曼的假設;
三、費曼的圖形表示法;
四、“地日”恰到好處的距離
天地至神·牛頓的神·泛神論
關于“宇宙交通事故”我們能知道什么?——動量守恒原理和能量守恒原理
一、“天道”和“地道”層面上的碰撞;
二、什么是碰撞; 題記十四則 尋找哲學的上帝——序 關于人的定義——21世紀的哲學直面*大的課題 生是億萬重的偶然加上機遇的總和結果 一、地球是怎樣形成的? 二、在太空中找到了“第二個地球” 宇宙—連串戲劇性巧合——“造物主-上帝”是一位*偉大的總編劇兼總導演 一、擲骰子的上帝; 二、我同意馮·諾依曼的假設; 三、費曼的圖形表示法; 四、“地日”恰到好處的距離 天地至神·牛頓的神·泛神論 關于“宇宙交通事故”我們能知道什么?——動量守恒原理和能量守恒原理 一、“天道”和“地道”層面上的碰撞; 二、什么是碰撞; 三、碰撞是上帝偏愛說的語言 宇宙中的暗物質和暗能量——好世界,壞世界 因果律與統計律——十字架 一、佛教的《三世因果經》; 二、自然律的結構及其本質:科學哲學對我的啟蒙; 三、自然界的終極規律既不是“絕對因果”也不是“絕對機遇”; 四、還是要從康德哲學出發; 五、永遠是個長不大的孩子; 六、玻耳茲曼對統計物理學的貢獻; 七、今后百年人類能否通過普朗克所說的關卡? 八、發現了“上帝的粒子” “鹽”與“水”——溶化在人類文明“水”中的“鹽” 一、手紙的進化: 二、溶化在手機、電視和電腦里的“鹽”: 三、塑造當代人類文明的4個方程式; 四、從蠶繭的結構受到的啟示: 五、自然律(道)也會變化嗎? “至道”靜悄悄地佇立在能源背后——21世紀的道家哲學與當代環境科學 一、站在月球上看地球; 二、能量流: 三、人類的悟: 四、人類是個“大道場”,地球也是個“大道場”; 五、大氣圈的能量系統 對地球土壤生態系統的感恩和敬畏 一、我就是那頭毛驢; 二、土壤生態學·土壤化學·土壤動物學; 三、土壤變質和退化與人類糧食危機; 四、大地·生存·美感 生物地球化學大循環——生物圈的能量系統:人類存在的根基 一、生物圈和人類的食物; 二、碳循環: 三、氧循環; 四、水循環; 五、氮循環: 六、硫循環: 七、磷循環 道與大自然平衡——再論生命必需元素的循環 一、道·循環·平衡; 二、道與生物化學之路 “不通于自然。不足以言道”——我看阮籍這個人的精神構造 一、由儒而莊的思想轉變; 二、阮籍的“詠懷詩”; 三、阮籍的“窮途之哭” 對當前地球環境狀況的總評估——不再適宜居住的地球是人類*大的悲劇 一、什么是“道”? 二、生物多樣性環節; 三、土地使用環節; 四、淡水消耗環節; 五、氮循環環節; 六、化學污染環節; 七、氣候變化環節; 八、臭氧層環節 垃圾學與馬爾薩斯人口論的幽靈——關于“孝”與“道” 道概念的形成與想象力——推理·抽象·概括 傅益瑤水墨畫中的“道”——道心之中有繪畫世界 “大慈悲心”的大尷尬——人類的道德直覺與人是萬物的尺度 太陽父親和大地母親——人類的父母雙親 哲學是種擴張主義的生存方式——結語 主要參考書目 主要參考期刊雜志和報紙 附錄:趙鑫珊主要著作一覽表
道心之中有衣食-全球性思考 作者簡介
趙鑫珊,教授,作家。出過56本書。這回我同妻子一道去采訪野生動植物世界,是我理解、把握人類文明的一條新思路、新途徑。這樣,我的努力方向便是成為一個進行哲學思考的寓言作家。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推拿
- >
月亮虎
- >
經典常談
- >
我與地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