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國當代文學百家——肖復興散文精品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264044
- 條形碼:9787544264044 ; 978-7-5442-6404-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當代文學百家——肖復興散文精品集 本書特色
《中國當代文學百家叢書:肖復興散文精品集》是一部非常優(yōu)秀的散文精品集,堪稱大家之作。文采靈動,藝術性強,頗有氣韻和底蘊,充滿知識和智慧。內容平實中見風骨,以思想之本,揭示哲理,時時打動讀者的心。文字簡潔精準,透出深厚的文字功底。文章結構布局極為講究,畫龍點晴之處比比皆是!吨袊敶膶W百家叢書:肖復興散文精品集》精心收錄了作者肖復興不同時期的代表作品,值得各位文學愛者收藏誦讀。
中國當代文學百家——肖復興散文精品集 內容簡介
肖復興的作品樸實無華,向人們講述著一個個看上去頗為平常的故事。而正是在這一系列似乎誰都可能經(jīng)歷過的故事中,寫出了他對生活的獨到觀感,寫出了人的處境,人的精神渴求,寫出了社會在其演進發(fā)展過程中的細微變化! 吨袊敶膶W百家叢書:肖復興散文精品集》是以“情感卷”和“藝術卷”來編選!扒楦小,“藝術”二卷,基本上概括了肖復興近年來散文創(chuàng)作的主要內容和成就!吨袊敶膶W百家叢書:肖復興散文精品集》里的“情感卷”講訴是的他情感生活的藝術寫真,“藝術卷”則講訴的是他藝術生活的情感之夢。
中國當代文學百家——肖復興散文精品集 目錄
自序
*后的海菲茲
尋找貝多芬
孤獨的普希金
花邊餃
冷湖吟
浪漫的喪失
生命不僅屬于自己
顛簸的記憶
泡影
平安即福
樹的回憶
槐花祭
憶秦娥
蘋果寓言
鐘和表
【制高點】餐廳
青木瓜之味
生命平衡的力量
喝得很慢的土豆湯
三重奏
云層和云層后面的星星
動物園的約會
到天堂的距離
虞美人
北京的樹
花布和蘋果
重逢的代價
蔡立堅十年祭
陽光的三種用法
面包房
巴黎之外
我和鮑勃·迪倫
芝加哥奇遇
女人花
北京的門聯(lián)
上一碗米飯的時間
那一年,大年初一的餃子
重讀史鐵生
老街賦
清明憶
雷諾阿聽音樂會去了
汀州去看瞿秋白
水的傳奇
山的傳奇
應無所住
散文肖復興
北京城南,蒼老美麗的面孔
中國當代文學百家——肖復興散文精品集 節(jié)選
這就是海菲茲!這就是貝多芬!是海菲茲把貝多芬那寬厚而博大的氣勢表現(xiàn)出來。雖然我知道這是貝多芬所作的唯一一首小提琴協(xié)奏曲,為了紀念一位名叫苔萊絲·勃倫斯威克的伯爵小姐的愛戀之情,但絕非只是戀人浪漫曲。我從海菲茲的琴聲中頑固地聽出是對一種刻骨銘心的理想歷盡磨折而終不可得又畢生不悔孜孜以求的復雜心音,這樣的琴聲不能不讓我的心濾就如水晶般澄清透明,錘打得更堅強一些而能夠理解人生、洞悉人生。*后一縷樂聲消失了,我還愣愣地站在音響旁,望著悶熱無雨的夜空發(fā)呆,只是一下子覺得天清氣爽起來,星星一顆顆可觸可摸,晶亮而冰潔。我**次認識了海菲茲,便永遠忘不了他!我忽然涌出一種相見恨晚,他鄉(xiāng)遇故知的感情,濃濃的,竟一時攪不開。我找到有關海菲茲的傳記材料,才知道早在我**次聽他演奏這首貝多芬小提琴曲的兩年前,他便死在美國洛杉磯的一家醫(yī)院里一一8月10日,也是這樣一個悶熱的夏夜,他走完了人生八十四年的旅程,而我卻以為他一定還活在人世,還會為我們演奏他和我一樣喜歡的貝多芬!這位出生于俄國,有著猶太血統(tǒng)的美國小提琴演奏家,是當今*偉大的小提琴家。蕭伯納曾這樣寫信給他說:“愛嫉妒的上帝每晚上床都要拉點什么!”音樂界則眾口一詞:“海菲茲成了小提琴登峰造極的同義詞!彼羞@一切評價,他都受之無愧!聽完他演奏的貝多芬這首小提琴協(xié)奏曲,我曾特意找到其他幾位小提琴家演奏的同樣曲目,結果我固執(zhí)而絕對排他地覺得沒有一位能夠趕上他,沒有誰能夠將樂曲那內在的深情、磅礴的氣勢,以及作曲家那特有的寬厚腦門中深邃的思索,一并演奏得如此淋漓盡致!無論是思特恩、祖克曼、帕爾曼,還有大衛(wèi)·奧依斯特拉斯!這位十一歲便開始以獨奏家身份巡回演出的天才,一生足跡遍布全球,總共行程二十萬英里,演奏十萬小時,光看這兩個數(shù)字,就是多么的了不起呀!他所向無敵,征服了全世界小提琴愛好者的心!這不僅因為海菲茲有著旁人難以企及的演奏技巧,更重要的是他有著一顆與貝多芬一樣堅強而博大的心靈。他在世八十余年中,經(jīng)歷了兩次世界大戰(zhàn),可謂閱盡春秋演義,無論日本地震后,還是爪哇暴動后,天津被日本人侵后,他都趕赴現(xiàn)場演出,以他寬厚的人道主義的琴聲與那里的人民交融在一起。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他上前線為戰(zhàn)士演出三百余場。他對戰(zhàn)士們講:“我不知道你們需要什么?我將演奏舒伯特的《圣母頌》!”他贏得戰(zhàn)士們的掌聲!妒ツ疙灐烦蔀樗麨閼(zhàn)士們演奏次數(shù)*多的曲子。1959年,雖然他已經(jīng)宣布退出舞臺。而且剛剛摔傷不久行走不便,為了參加慶祝人權宣言八周年的活動,他仍一手拄著拐杖,一手抱著小提琴,走進聯(lián)合國大廳演出。正因為海菲茲有著如此舉世無雙的技藝和人格,才贏得人民對他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經(jīng)久不衰的愛戴。當他重返蘇聯(lián)演出時,那里的音樂愛好者不惜變賣家具等貴重物品,湊錢買票觀賞他的演出,演出結束后,年輕人佇立街頭久久不肯散去,等待他從劇場出來,向他高聲歡呼致意!我對海菲茲越發(fā)崇拜。我注意搜索廣播節(jié)目報上海菲茲的名字。終于有一天,我見到了預報中有他演奏的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xié)奏曲》,托斯卡尼尼指揮。我提前半小時便將調頻臺對出,把準備錄音的空白鍍鉻的金屬帶裝好,像坐在音樂廳中一樣,靜靜地等待海菲茲的出場。非常遺憾,那一天天不助我,噪音比往常嚴重得多,無論我是怎樣變換天線的角度和方位都無濟于事。但我還是將這長達四十分鐘的曲子錄下音來,反復播放,一遍遍沉浸在海菲茲那爐火純青的琴聲中,即使雜音也無法遮擋海菲茲的光芒。 不過,畢竟有雜音。我希望能夠買到一盤真正海菲茲的磁帶或一張唱片,原版的。我竟像現(xiàn)在年輕入迷戀他們心目中的歌星一樣,開始跑音像商店,尋找海菲茲的蹤影。不過,我知道,我尋找的是一位足可以跨世紀的音樂巨星,不敢說是恒星,但絕非年輕人心中常變易的流星?上,王府井、西單、燈市口、北新橋的“華夏”門市部、琉璃廠的“華彩”銷售點……都沒有海菲茲……海菲茲哪里去了?他的琴聲曾傳遍世界,僅在美國勝利唱片公司一家便出版過他的長達二十六小時的樂曲錄音,還只是他全部演奏樂曲錄音的三分之一。這該有多少不同品種的磁帶或唱片!為什么偏偏我就尋找不到呢?莫非我們果真如此淡漠海菲茲?我不甘心,仍在尋找。去年底,北京農展館舉辦的第三屆國際音像制品展銷會的目錄上,我見到了海菲茲的名字。不僅有他演奏的貝多芬,還有莫扎特、勃拉姆斯、布魯赫……我真高興,跑到農展館,卻是掃興:海菲茲尚在迢迢旅途中,他的唱片尚在海上運輸輪船的船艙里沒有到達。畢竟有了希望。那船即便半路遇到風雨,即便沿途意外拋錨,它總會到來。那是我的紅帆船!我實在沒有想到它竟然這樣慢。一直到了今年春天,我在燈市口音像制品商店琳瑯滿目良莠不齊的激光唱片的櫥窗里,才看見了J.Heifetz幾個字母,黑色唱片封面上醒目的白色手寫體,是海菲茲的親手簽名。盛名旁便是海菲茲的黑白照片剪影。這是我**次見到他的照片:蒼白的頭發(fā),寬闊的前額,高聳的鼻梁,左手抱著或許便是那把1814年產的跟隨他一生的小提琴,右手持長長的琴弓,面部表情冷峻,儼然花崗巖石一般。但我知道就在這近似冷酷無情之中蘊涵著他的深邃與真情,他將自己熾熱的性格不是燃起火,而是凝結成玉骨晶晶的冰。他拉琴時身體幾乎紋絲不動,絕不像有些琴手那樣動作幅度大,或故意甩動自己瀟灑的長發(fā),更不會如我們有些淺薄的歌手那樣搔首弄姿。我懂得,這是只有閱盡歷史興衰,飽經(jīng)滄桑之后才會出現(xiàn)的疏枝橫斜、瘦骨嶙峋。他不會為一時的掌聲而動容,也不會為些許的挫折而蹙眉。望著他那雙冷漠得幾乎沒有光彩和眼神的眼睛,我心中涌動著對他的一份理解和崇敬!
- >
唐代進士錄
- >
推拿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姑媽的寶刀
- >
巴金-再思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