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zhàn)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tài)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季羨林卷-師道師說-中國文化書院九秩導師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6059794
- 條形碼:9787506059794 ; 978-7-5060-5979-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季羨林卷-師道師說-中國文化書院九秩導師文集 本書特色
弘揚中國文化在世界走向全球化的時刻要有一個觀照全球的眼光,我們一方面要堅持自身文化的主體性,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有吸收和融化其他民族文化的開放性。根據(jù)這樣的認識,中國文化書院一直在努力使它成為一個更加有主體精神、更加開放、能容納多元趨向的有朝氣的學術團體。 ——中國文化書院創(chuàng)院院長、北京大學著名教授 湯一介 二十世紀去了,中國文化書院的一部分導師也隨之仙逝。他們大多出生在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近百年來他們用心血寫就了二十世紀學術史上*恢宏的篇章,他們的心路歷程是二十世紀的生活史中*讓人心痛的一頁。他們有過愉快,有過迷茫,有過痛苦,但他們矢志不渝地愛著中國。他們用心用筆將世界文化迎進中國,又將中國文化介紹給世界。 這套叢書選編了中國文化書院九十歲以上的導師的*具代表性著作和他們的親友及學生對先生的追憶而集結(jié)成書。不為歌功頌德,只為記住我們自己的老師!當然我也企盼先生生于斯,長于斯的這方土地上,也應有屬于他們的一座紀念碑! ——中國文化書院院長 王守常
季羨林卷-師道師說-中國文化書院九秩導師文集 內(nèi)容簡介
這本《師道師說(季羨林卷)》(作者季羨林)是“中國文化書院九秩導師文集”其中一冊。
《師道師說(季羨林卷)》收錄了《吐火羅文a中的三十二相》;《三國兩晉南北朝正史與印度傳說》;《關于東方語文學的研究》;《關于神韻》;《記三次反思歷程》;《印度文學在中國》等文章。
季羨林卷-師道師說-中國文化書院九秩導師文集 目錄
總序二
印度與中亞古代語言
三論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
新疆古代民族語言中語尾-am>u的現(xiàn)象
吐火羅文A中的三十二相
梅咀利耶與彌勒
印度文學與文化
《梨俱吠陀》幾首哲學贊歌新解
佛教與中印文化交流
《列子》與佛典
浮屠與佛
再談“浮屠”與“佛”
三國兩晉南北朝正史與印度傳說
論梵文□的音譯
梵語佛典及漢譯佛典中四流音□問題
所謂中天音旨
印度文學在中國
《糖史》附錄三篇
比較文學
關于東方語文學的研究
關于神韻
《關于神韻》一文的補遺
其他文字
《季羨林散文集》自序
年
老貓
賦得永久的悔
總后記
季羨林卷-師道師說-中國文化書院九秩導師文集 作者簡介
季羨林,著名的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東方學家、思想家、翻譯家、佛學家、作家。他精通12國語言。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東省清平縣(現(xiàn)并入臨清市)康莊鎮(zhèn),2009年7月11日病逝于北京。
他博古通今,被稱為“學界泰斗”。
1930年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1935年考取清華大學與德國的交換研究生,赴德國人哥廷根大學學習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羅文等。194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
1946年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兼東方語言文學系主任。1956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1978年任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與北京大學合辦的南亞研究所所長等職。他先后擔任中國外國文學學會會長、中國南亞學會會長、中國民族古文字學會名譽會長、中國語言學會會長、中國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和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會長等。著作已經(jīng)匯編成《季羨林文集》,共有24卷,內(nèi)容包括印度古代語言、中印文化關系、印度歷史與文化、中國文化和東方文化、佛教、比較文學與民間文學、糖史、吐火羅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與其他語種文學作品的翻譯。
季羨林創(chuàng)建東方語文系,開拓了中國東方學學術園地。在佛典語言、中印文化關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學和比較文學等領域,創(chuàng)獲良多、著作等身,成為享譽海內(nèi)外的東方學大師。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二體千字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煙與鏡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