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金克木卷-師道師說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6059916
- 條形碼:9787506059916 ; 978-7-5060-5991-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金克木卷-師道師說 本書特色
弘揚中國文化在世界走向全球化的時刻要有一個觀照全球的眼光,我們一方面要堅持自身文化的主體性,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有吸收和融化其他民族文化的開放性。根據這樣的認識,中國文化書院一直在努力使它成為一個更加有主體精神、更加開放、能容納多元趨向的有朝氣的學術團體。 ——中國文化書院創院院長、北京大學著名教授 湯一介 二十世紀去了,中國文化書院的一部分導師也隨之仙逝。他們大多出生在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近百年來他們用心血寫就了二十世紀學術史上*恢宏的篇章,他們的心路歷程是二十世紀的生活史中*讓人心痛的一頁。他們有過愉快,有過迷茫,有過痛苦,但他們矢志不渝地愛著中國。他們用心用筆將世界文化迎進中國,又將中國文化介紹給世界。 這套叢書選編了中國文化書院九十歲以上的導師的*具代表性著作和他們的親友及學生對先生的追憶而集結成書。不為歌功頌德,只為記住我們自己的老師!當然我也企盼先生生于斯,長于斯的這方土地上,也應有屬于他們的一座紀念碑! ——中國文化書院院長 王守常
金克木卷-師道師說 內容簡介
這套叢書選編了中國文化書院九十歲以上的導師的*具代表性著作和他們的親友及學生對先生的追憶而集結成書。不為歌功頌德,只為記住我們自己的老師!當然我也企盼先生生于斯,長于斯的這方土地上,也應有屬于他們的一座紀念碑!
金克木卷-師道師說 目錄
總序二
自 述
學說話
學讀書
我的“偷襲”
教師應考
譯匠天緣
一點經歷,一點希望
人生回望
紀念歐陽競無大師
送指路人
——記鄧恭三先生
風義兼師友
忘了的名人
由石刻引起的交誼
——紀念向達先生
何容教授
三笑記
珞珈山下四人行
北大圖書館長譜
徐祖正教授
送俞敏教授
天竺舊事(節選)
末班軍
告別辭
中印之“思”
印度思想之特色
印度哲學中的因果問題
印度哲學中的時空問題
佛學談原
《心經》現代一解
中印古代的“思”
梵劇三種殘本的意義和戲劇的三大體系
《比較文化論集》自序
古書新解
呼喚《水經注》
《玉臺新詠》三問
讀《大學》
與書對話:《禮記》
讀《聲無哀樂論》
再閱《楞伽》
古書試新讀
倒讀歷史
倒讀歷史
蒙古族皇帝論法治
暢春園康熙夜讀書
試說武則天
說文解藝
出入東西
學術講壇
編后記
總后記
金克木卷-師道師說 作者簡介
中國文化書院由著名學者梁漱溟、馮友蘭、張岱年、季羨林、朱伯崑、湯一介、龐樸、李澤厚、樂黛云、李中華、魏常海、王守常等共同發起,以及杜維明、傅偉勛、陳鼓應等港臺及海外著名學者共同創建,于1984年10月在北京正式成立。 中國文化書院的宗旨:通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和教學活動,繼承和闡揚中國的優秀文化遺產;通過對海外文化的介紹、研究以及國際性學術交流活動,提高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水平,并促進中國文化的現代化,為推動中國文化走向世界、世界文化走向中國做貢獻。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姑媽的寶刀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