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新結構經濟學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3221765
- 條形碼:9787543221765 ; 978-7-5432-2176-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結構經濟學文集 本書特色
經濟發展的過程有賴于不斷的技術創新和結構轉型。發展思維與可持續增長戰略是內在統一的。 林毅夫編著的《新結構經濟學文集》采用新古典的研究進路,研究了經濟結構及其轉型的決定因素,為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政策提供了新的洞見。在每個發展階段,市場都是資源有效分配的基本機制。然而經濟發展的動態過程涉及到多方面的結構變遷,包括產業升級、產業多樣化,以及相應的基礎設施軟硬件的提升。產業升級與基礎設施建設有賴于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然而會為企業交易成本與資本投資回報率帶來相當大的溢出效應。因此,除了培育有效的市場機制,政府還應該在促成結構變遷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本書為上述理論框架提供了經驗依據,也為經濟發展的決策者給出了具體的建議。
新結構經濟學文集 內容簡介
經濟發展的過程有賴于不斷的技術創新和結構轉型。發展思維與可持續增長戰略是內在統一的。 林毅夫編著的《新結構經濟學文集》采用新古典的研究進路,研究了經濟結構及其轉型的決定因素,為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政策提供了新的洞見。在每個發展階段,市場都是資源有效分配的基本機制。然而經濟發展的動態過程涉及到多方面的結構變遷,包括產業升級、產業多樣化,以及相應的基礎設施軟硬件的提升。產業升級與基礎設施建設有賴于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然而會為企業交易成本與資本投資回報率帶來相當大的溢出效應。因此,除了培育有效的市場機制,政府還應該在促成結構變遷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本書為上述理論框架提供了經驗依據,也為經濟發展的決策者給出了具體的建議。
新結構經濟學文集 目錄
新結構經濟學——重構發展經濟學的框架(《經濟學季刊》2011年第10卷第1期)
新結構經濟學與經濟增長
要素稟賦、專業化分工、貿易的理論與實證——與楊小凱、張永生商榷(與鞠建東、王勇,《經濟學季刊》2004年第4卷第l期)
中國經濟的增長收斂與收入分配(與劉明興,《世界經濟》2003年第8期)
經濟發展戰略對勞均資本積累和技術進步的影響——基于中國經驗的實證研究(與劉培林,《中國社會科學》2003年第4期)
經濟發展戰略與中國的工業化(與劉明興,《經濟研究》2004年第7期)
適宜技術、技術選擇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與張鵬飛,《經濟學季刊》2006年第5卷第4期)
后發優勢、技術引進和經濟收斂(與張鵬飛,《經濟學季刊》2005年第5卷第1期)
發展戰略與經濟增長(與徐朝陽,《中國社會科學》2010年第3期)
新結構經濟學與經濟轉型何以加速增長唯解自生難題——《前10年的轉軌——東歐和前蘇聯的經驗和教訓》述評(與劉培林,《經濟學季刊》2003年第3卷第1期)
自生能力和國企改革(與劉培林,《經濟研究》2001年第9期)222政策性負擔與企業的預算軟約束——來自中國的實證研究(與劉明興、章奇,《管理世界》2004年第8期)
政策性負擔、道德風險與預算軟約束(與李志贄,《經濟研究》2004年第2期)
新結構經濟學文集 作者簡介
林毅夫,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名譽院長。1994年創立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現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并擔任主任一職。2008年被任命為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負責發展經濟學的高級副行長,成為擔此要職的發展中國家第一人。2012年在世界銀行的任期屆滿,返回北大,繼續教學研究工作。 林毅夫現任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曾任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在國內外多個有關發展政策、農業、減貧的委員會、領導小組兼職。 林毅夫于1986年獲得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榮膺英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并獲得法國奧佛涅大學、美國福特漢姆大學、英國諾丁漢大學、香港城市大學、英國倫敦經濟學院和香港科技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
- >
月亮虎
- >
朝聞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山海經
- >
莉莉和章魚
- >
唐代進士錄
- >
煙與鏡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