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jīng)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jīng)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沉思錄II(《沉思錄》作者馬可·奧勒留之先師巨著) 版權(quán)信息
- ISBN:7802118115
- 條形碼:9787802118119 ; 978-7-80211-811-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沉思錄II(《沉思錄》作者馬可·奧勒留之先師巨著) 本書特色
《沉思錄》作者馬可•奧勒留之先師巨著
古羅馬哲學家的金玉良言 現(xiàn)代社會的心療良方
讓我平靜地接受我無法改變的事情;讓我勇敢地改變我可以改變的事情;請賜予我智慧,讓我識別哪些事情我可以改變,哪些事情我無法改變。
——愛比克泰德
沉思錄II(《沉思錄》作者馬可·奧勒留之先師巨著)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古羅馬斯多葛派著名哲學家愛比克泰德的談話錄。書中作者以尋求個人的心靈自由、安寧為宗旨,主張回歸內(nèi)在的心靈生活,倡導遵從自然規(guī)律過一種自制的生活,追求理想的幸福。他的學說及觀點對其后的哲學和宗教都產(chǎn)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羅馬皇帝馬可•奧勒留早年曾讀過他的作品,對他欽佩有加,自認為是愛比克泰德的私淑弟子,其名著《沉思錄》深受愛氏作品的影響……時至今日,愛比克泰德的思想對背負巨大生活壓力、心靈躁動不安的現(xiàn)代人來說,依然具有很強的啟發(fā)和指導意義?梢赃@樣說,愛比克泰德的金玉良言,是現(xiàn)代社會的心療良方。
沉思錄II(《沉思錄》作者馬可·奧勒留之先師巨著) 目錄
引領人們走向?qū)庫o、滿足與幸福的傳世經(jīng)典
卷一
區(qū)分什么你能控制,什么你不能控制
傷害我們的是我們對事情的看法
與你有關(guān)的事要全神貫注
卷二
讓你的意愿與自然和諧一致
好的生活是內(nèi)心平靜的生活
持久的滿足勝過及時的行樂
卷三
與他人交往要有所警惕
將人生視如赴宴
責任體現(xiàn)在人際關(guān)系中
一而再、再而三地寬恕他人
沉思錄II(《沉思錄》作者馬可·奧勒留之先師巨著) 相關(guān)資料
我感謝老師拉斯蒂克斯,他使我熟悉了愛比克泰德的經(jīng)典語錄和言論。
——【古羅馬】馬可•奧勒留(皇帝,《沉思錄》作者)
最令人注目的是,愛比克泰德和馬可•奧勒留兩個人在許多哲學問題上是完全一致的。這就提示著,盡管社會環(huán)境影響到一個時代的哲學,但是個人的環(huán)境之影響于一個人的哲學卻往往并不如我們所想象的那么大。哲學家通常都是具有一定的心靈廣度的人,他們大都能夠把自己私生活中的種種偶然事件置之度外;但即使是他們,也不能超出他們自己時代更大的善與惡的范圍。在壞的時代里,他們就創(chuàng)造出來種種安慰;在好的時代里,他們的興趣就純粹地集中在理性方面。
——【英】羅素
我不知道除了馬可•奧勒留和愛比克泰德之外,還有誰的作品如此切合實際,鼓舞人心,充滿常識,適合你我這種凡人(討厭裝腔作勢、虛榮做作和廢話連篇)。只需在每晚和第二天清晨集中精力讀上一章——事實上非常簡短——你就會贊同我所說的話了。
——【英】阿諾德•貝內(nèi)特(作家,《如何一天度過24小時》作者)
斯多葛哲學最有代表性的闡釋者有兩位:奴隸出生的愛比克泰德和身為皇帝的馬可•奧勒留•安東尼。他們具有相同的主張,愛比克泰德是安東尼以哲理語言闡述其觀點的典范。但這兩位哲學家闡釋的方法完全不同:愛比克泰德以一種令人熟知的、簡潔的方式,與其聽者交流;而安東尼以簡短、缺乏連貫的語句寫下自己對人生的思考。
——【英】喬治•朗(《沉思錄》權(quán)威英文版譯者)
愛比克泰德的思想,它預示了時下主要的一種心理療法背后的理論:“天災人禍不足奇,想不開才出問題。”愛比克泰德關(guān)心的焦點是找到一種忍受人生的辦法。他對心理學的貢獻是提出了一條準柏拉圖式的、 “忍受和放棄”的合理化原則:永遠不要說什么“我已經(jīng)失去它了”這類的話,而只說“我已經(jīng)把它還回去了”……我必須被流放,誰又能阻止我?guī)е⑿、愉快和滿足上路呢?“我要把你關(guān)進牢房!蹦汴P(guān)住的只是我的肉體。我必須死,因此我就非得怨恨地死去嗎?……這些都是哲學應該預演的課程,應該每天都寫下來,并且付諸實踐。
——【美】墨頓•亨特(《心理學的故事》的作者)
塞涅卡、愛比克泰德與馬可•奧勒留是斯多葛派哲學最杰出的三個人。馬可•奧勒留受愛比克泰德的影響甚大,從這部《沉思錄》可以看出來。
——梁實秋(文學家,《沉思錄》譯者)
拉斯蒂克斯是繼續(xù)把奧勒留引向深入的老師,但將之引向古羅馬帝國的卻是另一位著名的斯多葛派哲學家、奴隸出身的愛比克泰德。他與馬可•奧勒留未曾謀面,但可以說是對馬可•奧勒留在精神和思想上影響最大的人。
——何懷宏(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沉思錄》譯者)
愛比克泰德的哲學,在突出張揚個體自由的同時,并沒有把它同共同體的道德割裂開來,而是把個人從心理學這個最微觀的角度與整個世界(神)這個最宏觀的共同體辯證地統(tǒng)一在了一起。所以,從完整的古希臘智慧——理性智慧和倫理智慧兩個方面來看,真正集希臘哲學思想之大成者是愛比克泰德而非亞里士多德。他的哲學對我們當今的中國人也有廣泛的啟示作用。
——王文華(國際關(guān)系學院碩士生導師)
當奴隸的都渴望自由,但是一旦他被釋放成了所謂的“自由人”,他是否贏得自由,而不再是個奴隸了呢?做一個自由的人究竟意味著什么呢?究竟什么是奴役什么是自由?——這就是貫穿在愛比克泰德全部哲學思考中的主線!孕枰軐W和獻身哲學,都是為了使人能夠掙脫奴役,做一個真正的人,一個自由的人。
——楊適(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教授)
沉思錄II(《沉思錄》作者馬可·奧勒留之先師巨著) 作者簡介
愛比克泰德(Epictetus,約55-130年),古羅馬著名的斯多葛派哲學家。出生于羅馬佛里吉亞的一個奴隸家庭。童年時被賣到羅馬為奴,后師從斯多葛派哲學家魯弗斯,并獲自由。此后,在羅馬教學,建立了自己的斯多葛學園。后來又被羅馬皇帝驅(qū)逐至希臘尼科波里斯,以講學終其一生。
愛比克泰德對斯多葛派學說有極其重要的發(fā)展和突破,是繼蘇格拉底后對西方倫理道德學說的發(fā)展作出最大貢獻的哲學家。他把注意力集中在對具體的生活倫理學的思考上,重心性實踐,主張遵從自然過一種自制的生活,他的思想對后來的哲學與宗教都產(chǎn)生過深遠的影響。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山海經(jīng)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莉莉和章魚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我與地壇
- >
經(jīng)典常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