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郵 新史學-民國學術文化名著
本書中作者提出了要用綜合的各種因素的觀點來分析歷史、沖破以政治史研究為中心的傳統的觀點,對中國史學現代化建設有著深遠影響。
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新史學-民國學術文化名著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7616498
- 條形碼:9787807616498 ; 978-7-80761-649-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史學-民國學術文化名著 本書特色
《民國學術文化名著:新史學》于1920年代由何炳松譯成中文,何氏翻譯此書的目的,是認為魯濱遜在《新史學》中反映的史學思想,“是很可以做我們中國研究史學的人的針砭”。
新史學-民國學術文化名著 內容簡介
《民國學術文化名著:新史學》于1920年代由何炳松譯成中文,何氏翻譯此書的目的,是認為魯濱遜在《新史學》中反映的史學思想,“是很可以做我們中國研究史學的人的針砭”。書中作者提出了要用綜合的多種因素的觀點來分析歷史,沖破以政治史研究為中心的傳統,擴大歷史認識的視野,強調歷史研究的功用在于通過歷史了解現在和推測未來。作為**部系統介紹西方史學理論及方法的名著,《新史學》對“五四”以來中國史學現代化建設有著深遠影響。
新史學-民國學術文化名著 目錄
譯者導言
譯者再志
一、新史學
二、歷史的歷史
三、歷史的新同盟
四、思想史的回顧
五、普通人應讀的歷史
六、羅馬的滅亡
七、一七八九年的原理
八、史光下的守舊精神
后記
新史學-民國學術文化名著 節選
《民國學術文化名著:新史學》于1920年代由何炳松譯成中文,何氏翻譯此書的目的,是認為魯濱遜在《新史學》中反映的史學思想,“是很可以做我們中國研究史學的人的針砭”。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隨園食單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煙與鏡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