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中國經濟風云人物列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733166
- 條形碼:9787508733166 ; 978-7-5087-3316-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經濟風云人物列傳 本書特色
《中國經濟風云人物列傳》是由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的。
中國經濟風云人物列傳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關于成功者的著作。以往,成功者總是被加上層層光環,但是本書作者認為,平實才是一個人生活的常態,企業家也不例外。所以,本書力求用*平實的語言,*真實的事例告訴我們有關奮斗和奮斗的歷程,也告訴我們成功是因為人性中閃光的品質,比如堅韌、勇敢、執著、誠信和責任,而不是因為其他。
中國經濟風云人物列傳 目錄
中國經濟風云人物列傳 節選
《中國經濟風云人物列傳》是一本關于成功者的著作。以往,成功者總是被加上層層光環,但是《中國經濟風云人物列傳》作者認為,平實才是一個人生活的常態,企業家也不例外。所以,《中國經濟風云人物列傳》力求用*平實的語言,*真實的事例告訴我們有關奮斗和奮斗的歷程,也告訴我們成功是因為人性中閃光的品質,比如堅韌、勇敢、執著、誠信和責任,而不是因為其他。
中國經濟風云人物列傳 相關資料
插圖:20世紀80年代初的中國,正值改革開放初期,市場經濟方興未艾,下海經商漸成潮流。許多敢于試水的人紛紛成了弄潮兒,柳傳志的聯想也應運而生。柳傳志1966年大學畢業,1970午到中國科學院工作,做計算機。當時做計算機主要是為了標志中國的科學技術水平,做完之后不是把它變成產品,進行批量生產銷售出去,而是放在一邊,接著再做第二臺,技術人員寫論文,提升職稱,然后漲上很少的幾塊錢了事。從打倒“四人幫”之后,柳傳志連續參加過三臺機器的設計,也獲得過三次獎,在大家都覺得順理成章時,柳傳志卻覺得沒有意義,因為這實際上對國家的經濟發展沒有起到真正的幫助。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中國科學院院長周光召提出了關于科學院科技改革的做法。他建議把科學院的研究所分成兩類,一類做基礎性研究,主要是研究物理、數學等方面的內容;另一類做應用型研究,希望通過辦企業把研究成果推向市場。當時幾乎沒有人敢做,柳傳志卻很想試試。那一年柳傳志40歲,正值“不惑之年”,很想去嘗試這件事情,一方面希望能夠體現和證明自身的價值;另一方面,就是看到太多的研究成果變成一篇篇論文束之高閣,“于國于家無益”。柳傳志希望通過辦企業,去嘗試“高科技產業化”這件事。于是,他與十位同事一起走出學術象牙塔,在1984年以20萬元人民幣的投資,共同創辦了中科院計算所新技術發展公司,也就是聯想的前身。這一全新的開始,讓在當時便有著超前理念的柳傳志看到了機遇:“我自己本身感到是機遇來了,特別的興奮,但那卻只限于少部分人。”柳傳志的家原來就在計算所這一片的像自行車棚一樣的房子里。中國當時,不管是科學院還是其他地方,大概從1966年“文化革命”之后就沒蓋過房子了。人不斷增加,大家就這么擠著。一些比柳傳志年齡大將近10歲的老科學家都一樣擠在單磚砌的房子里,房上就是一層石棉瓦,冬天非常冷。柳傳志一家4口人就擠在一間12平方米的房子里。為了解決空間的擁擠,當時家里所有人都學會了自己動手擺家具,所有的床、桌子全都是折疊的,白天把床折疊起來變成沙發,晚上就把桌子板凳折疊起來,再把床拉開。他們家最多的時候住過7個人,連岳父、岳母在內。他們在房間里拴繩晾衣服,下面就是做飯的鍋,結果有一天,襪子就掉到了湯鍋里。創業是艱難的,因為當時不僅物質條件簡陋——中科院提供給他們的辦公場所是小小的傳達室,在精神上也是一片茫然——這些剛剛走出象牙塔的知識分子根本不知道該如何運用手中的20萬元錢,也沒有主營方向,只能學著別人的樣子做買賣,什么能賺錢就賣什么,于是就免不了上當受騙,免不了要交些學費。柳傳志遇到的第一個難題便是資金緊缺:“資金問題是第一大問題。當時研究所給我投資了20萬元錢,真的要做企業,比如開發產品就需要錢。很多人會認為20萬如果拿到今天是一筆很多的錢,但買雞蛋、豬肉的確能買更多,但要買我的生產工具電腦的話,當時電腦7萬塊一臺,只能買3臺,而且很不幸,才一個多月的時間就被人騙走了14萬,所以當時資金很緊缺!1987年,原本身強力壯的柳傳志開始出現身體不適,頭暈、失眠等癥狀,甚至常常在夜里突然驚醒,醫生診斷是美尼爾綜合癥,卻無法解釋病因。柳傳志自己心里很清楚,這病是被嚇出來的。原來,在聯想業務初期曾經有一筆價值300萬元的生意,柳傳志和同事費盡千辛萬苦從科學院借到了錢,然后將錢匯到深圳直接進口微機?慑X匯過去了,微機卻遲遲不見蹤影。柳傳志當時急紅了眼,直飛深圳。那家公司負責人的家里卻沒人,他便守在門口整整一夜。柳傳志坦言:“當時拿塊磚頭拍他腦袋的心都有……”300萬元,對現在的聯想來說可能只算得上九牛一毛,但在當時,對于柳傳志卻是太重要了,這筆錢甚至關系到聯想的前途和命運。以至于當期待中的微機終于運到北京,柳傳志因為過于興奮而落下了直到今日還常常折磨他的后遺癥。在經過幾番磕磕絆絆的摸索之后,他們逐步適應了市場經濟的規律,決定把計算機作為主要經營方向。1985年,柳傳志和同事們'靠出賣勞動力、幫人查驗、裝配計算器等掙了70多萬元,他們決定投資開發倪光南的聯想式漢卡。經過不斷的改進、翻新版本,聯想漢卡很快占領了市場,公司的名稱“聯想”就來自其第一個拳頭產品“聯想式漢字系統”。1988年,聯想漢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創業初期,聯想人通過辦展會、做平面廣告、門牌廣告等多種方式對“計算所”品牌進行了塑造,而“誠信”成為當時的聯想人所一貫堅持的理念。柳傳志常說:“一個好的技術力量、好的適應價格、好的銷售服務、去爭取和贏得一個好的用戶市場,這就是我們信譽的全部內容。”而這一時期“研究員站柜臺”、“誠信對客戶”等故事成為打造“計算所”品牌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1988年4月16日,計算所新技術發展公司“開創高科技外向型產業動員大會”在人民大會堂召開,之所以選擇在人民大會堂召開,則表明了聯想人樹立自己品牌的堅定信心。聯想最初的業務主要是負責在中國內地代理銷售惠普(Hewlett-Packard)公司以及東芝(Toshiba)公司的計算機產品,但柳傳志不甘于一直做這種“為人作嫁”的工作,一直在積極準備自己制造和銷售PC的計劃。當然在代理銷售的過程中,聯想也從這些外國公司中吸收了如何開發銷售渠道的先進經驗,并很快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自己的銷售網絡。憑借這個銷售網絡,在后來的幾年中聯想自己制造的系列PC的銷售量出現了穩步增長的趨勢。
中國經濟風云人物列傳 作者簡介
王麗英,1968年生人。經管、人文、勵志類圖書策劃人。曾先后在中華工商時報社商務周刊、北京啟智源圖書中心工作。歷任采編、編輯、編輯部主任等職,曾參與、策劃出版多部經濟管理、勵志類圖書。主要有《中國民營書業發行概覽》、《中小企業進銷存管理》等。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隨園食單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