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韋卓民年譜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240730
- 條形碼:9787562240730 ; 978-7-5622-4073-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韋卓民年譜 內容簡介
韋卓民,華中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前身之一)老校長,飲譽海內外的著名哲學家、教育家、翻譯家和宗教學家。他學貫中西,一生潛心學術,筆耕不輟,為后人留下了近百種著作或譯著。本年譜以時間為序,較詳細地記錄了韋卓民先生的生平,全書分八編對應幾個不同時期:青少年時代、留學美歐前后、重建華中大學、喜洲辦學、武昌復校、新中國成立初期及“文革”蒙難歲月等,重點突出了韋先生辦學與治學的經歷。附錄有關于韋先生的回憶性文章以及韋先生的著述、譯著目錄,可供相關研究者參考。
韋卓民年譜 目錄
韋卓民年譜 節選
《韋卓民年譜》內容簡介:韋卓民,華中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前身之一)老校長,飲譽海內外的著名哲學家、教育家、翻譯家和宗教學家。他學貫中西,一生潛心學術,筆耕不輟,為后人留下了近百種著作或譯著。本年譜以時間為序,較詳細地記錄了韋卓民先生的生平,全書分八編對應幾個不同時期:青少年時代、留學美歐前后、重建華中大學、喜洲辦學、武昌復校、新中國成立初期及“文革”蒙難歲月等,重點突出了韋先生辦學與治學的經歷。附錄有關于韋先生的回憶性文章以及韋先生的著述、譯著目錄,可供相關研究者參考。
韋卓民年譜 相關資料
插圖:我國教育已經普遍到了什么程度,迄今尚無確實統計,根據初步的調查結果:我國有四千一百萬兒童,應該承受小學教育,但是現在實際入學的兒童不過一千一百余萬,競有三千多萬兒童失學,這是一個非常嚴重而待解決的問題。就教員而言,這三千多萬失學兒童,應該需要一百多萬才夠分配,而求這樣巨量的師資,目前決難辦到。中學教育更不堪言,我國現時中學生不過五十余萬,美國人口僅及我國四分之一,尚有七百多萬中學生,我們與之比擬,相差實在太遠。至于大學和專科學校學生數目更少。據抗戰前之統計,全國人數尚不能超過四萬,由此可知我國教育程度,距理想目標實在太遠,至此又令我想到大學生與出路的問題上來:大學生人數既少到這樣,尚有人整日價地鬧喊著“無出路”,時在今日,正值國家遭逢厄難,社會情形也變動得比較厲害,在這種時代要一個比較適意的職業,的確不甚容易,惟可怪者,許多大學畢業學生有事競不能做,甚或不肯做,學生不能干,學校應該負責研究其不能干的理由,質言之,教育,社會也非沒有工作,而多是畢業學生不肯去干。大學生若求享樂,定難找到出路,若求真實服務,則到處都是機會。其次我要談到華中本身上來,華中究競是哪一種學校呢?大家都知道,在國內高中以上的學校有兩種:一為大學與獨立學院,一為專門學校,依教育部規定,后者以二年或三年為修業期,所施教育,是應用某種事業之一種技能(農科、圖專皆屬其列)。至于大學,則有文,法,商,教育,理,工,醫,農等八院。文學院分中外文學,史地,音樂等系;法學院分法律,政治,經濟等系;商學院分理財,會計,銀行等系;教育學院分心理,教育,行政等系;理學院分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地質等系;工學院分機械,土木,工程,礦冶等系,醫學院則有醫生,看護,公共衛生等訓練;農學院則有農林、畜牧等科。據教育部規定,大學至多分設以止所述八院,不能再有第九之設立;若只辦三院,則需設有理,工,醫,農中之任何一院,方得稱為大學。我們設有文理教育三院,所以也稱大學,某生在某學院畢業即授以某種學士,惟經濟學系雖屬文學院,卻授以商學士,故共有四種學位的授予。教育部對于大學課程,正在規定,我們學校前兩年的課程仍舊一樣,也無多大限制,不過四年之中非修滿一百四十六學分,不能畢業,本來課程之名稱,學分之數目,院系之多少,無需多事規定,其要者乃在于如何健全學生學術頭腦,以及養成特殊技能。我國大學普通可以分為兩種:一為歐洲大陸式,一為美國式。就一般而言,國省立大學多近于大陸式(大陸學生如德國,須經過十二年學歷,方可升入大學,我國亦然;其不同者是我國大學修業期為四年,德國大學只二年)。德國大學教育與其他國家確有不同,凡學生畢業考試及格,論文合格者,即授以哲學博士學位(柏林大學神學院例外),但德國教育確能造就許多專門人才,德國的九年中等教育,全為準備升大學之階梯。中學畢業學生對于求學工具以及基本知識均已獲得,故能進入大學領受專門教育而不感覺半點困難,我國中學既未臻完善,大學若采用這種教育方式,必屬難能;觀乎我國之中等教育,對于一切基本學科,尚未筑成相當之基礎,就中文程度而言,至大學仍需學習,外國語言能力,更屬不夠。這種情形在德絕對沒有,他們高出我們的程度,實在驚人。據我校英文系教員多年研究的結果,以湘鄂皖贛諸省中學校之學生平均程度為標準,年來投考華中之英文入學考試,僅相當于美高中一年級程度,這是一種非常落后的現象。今日中學生所習之數學,程度雖加緊提高,但成績競不如從前的了,其緣因在于中學課程太繁,時間不充分,故以我國此種中學基礎,去模仿歐洲大陸國家之大學制度,是只有百弊而無一利的。我們正看出這種弊病,所以特求極力補救。課程一項,不在于繁多。蓋世上一切知識,絕非在這四年中,即可以研究得精通的,其要者乃在于此四年修業期中,打定一個基礎,使學生以后能繼續研究學習。我國大學亦有仿效美國制度者,這大都以教會大學為多。美國大學教育制度,十余年來,日求改善,我國競模仿其陳舊不適用的制度,殊屬失計。觀乎美國大學生多無專門技能,茍進一步從事專門研究,作學術上之貢獻,至少尚需受三年研究院教育。美國一般人最珍視時間,而于教育上,則確不免過于浪費,德國中學畢業生,入美國大學只需兩年,便可卒業,由此可知美國十六年的教育,僅相當于德國十四年的程度,其時間值浪費可見。直到前幾年感受了經濟不景氣,推進教育才注重節省光陰。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