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明心篤志-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與創新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2400863
- 條形碼:9787512400863 ; 978-7-5124-0086-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明心篤志-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與創新 本書特色
《明心篤志: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與創新》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明心篤志-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與創新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數十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各級領導、心理健康教育專業人士及學生工作干部關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講話稿和論文。根據我校全員心理教育的工作特點以及心理教育與深度輔導相結合的工作模式,緊緊圍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質培養這一核心目標,分別從學校工作、院系教育和學生個人的心理教育等不同層面,全面展示了我校心理教育的工作理念、研究成果與經驗總結。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及其他相關育人工作者的參考資料。
明心篤志-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與創新 目錄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探索與實踐——在第十一次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會議上的發言
正確評價大學生心理問題
育心育人為“兩領人才”保駕護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風采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機制與實踐模式探索
科學構建發展輔導體系全面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宣傳工作內涵及原則
北京市大學生心理衛生狀況調研
大學生深度輔導的實踐模式與工作機制研究
第二篇 心同理同 理論創新篇
大學生心理素質的理論建構
當代大學生發展任務的理論分析
大學生學習倦怠的原因分析與對策思考
大學生怎樣處理好人際關系
團體心理輔導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特殊影響機制
堅持創新精神,不斷推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測評工作
心理督導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運用
試論依戀模式對大學生戀愛關系的影響
第三篇 耕心之旅 方法技術篇
心理解剖對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的啟示
箱庭療法在心理咨詢實踐中的應用
通過元認知策略指導促進大學生自主學習的研究
非言語技巧在大學生咨詢面談中的運用
如何做好高校心理咨詢預約接待
高校大學生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中的轉介問題探討
生物反饋的方法和技術運用
訓練師在高校心理素質拓展中的角色
運用團體輔導干預大學生宿舍人際沖突的工作機制研究
第四篇 勵心篤行 實踐探索篇
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的工作機制與實踐探索
不同年級大學生心理輔導內容探析
論經濟困難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構建院系級發展輔導體系的研究與實踐張鳳
大學生全人發展,我們身在何方——以香港理工大學為例淺談全人教育
精英教育中大學生健康心理素質培養初探
輔導員在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中的作用
高校研究生常見心理困擾及干預對策研究
“三標一體”質量模型在大學生發展輔導工作中的運用
基于生涯發展理論的高校學生黨支部設置模式的若干思考
輔導員在學生心理輔導中應重視的四個問題
大學新生適應問題淺析
對工科專業研究生心理壓力的訪談研究
普通高等學校開展心理戰教育初探許慧遠
金融危機形勢下數理專業本科生生涯發展輔導探索與實踐
我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與對策分析
試論大學四年級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發展輔導的新思路
明心篤志-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與創新 節選
《明心篤志: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與創新》收錄了數十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各級領導、心理健康教育專業人士及學生工作干部關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講話稿和論文。根據我校全員心理教育的工作特點以及心理教育與深度輔導相結合的工作模式,緊緊圍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質培養這一核心目標,分別從學校工作、院系教育和學生個人的心理教育等不同層面,全面展示了我校心理教育的工作理念、研究成果與經驗總結!睹餍暮V志: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與創新》可作為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及其他相關育人工作者的參考資料。
明心篤志-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與創新 相關資料
輕度心理問題主要是指神經癥、輕度的人格異常和性心理障礙等,主要是由于心理負擔過重、心理長期處于緊張狀態或受到某種強烈刺激所致;重度心理問題主要是指病態人格和精神病,表現為心理活動與行為紊亂,缺乏自知力,且一般持續時間較長,其形成原因也比較復雜。心理評估,嚴格講應該是相關專業人士,如臨床心理學家、心理咨詢師等根據嚴格的程序和方法實施的一項工作。所使用的評估方法主要包括測驗、會談以及觀察技術。對大規模人群的心理問題進行評估主要采用測驗法。目前,用于心理問題評估的測驗很多,有專項評估工具,如焦慮評定量表、抑郁評定量表等,也有綜合性評估工具,如明尼蘇達多相人格測驗、臨床癥狀自評量表等。目前國內使用的心理問題評估工具多數是從國外引進修訂的,其中使用頻率較高、用于大規模人群心理問題評估的工具主要有臨床癥狀自評量表、艾森克人格問卷等。評估工具的適用范圍、信度、效度的局限性,以及評估者對心理問題界定的標準不同,是導致如前所述的對大學生心理問題評估產生差異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談及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比例時,應充分考慮到有的評估工具沒有經過本土化過程,有的沒有與時代發展相符合的全國常模,有的沒有對中國大學生心理特點作出更加科學的研究,因此,不能泛泛而論,否則就會導致錯誤的判斷。對心理問題評估,通常采用三種方法:一是通過測驗的方法對大學生心理問題進行評估。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方式是自評量表。量表共包含90個項目,根據癥狀嚴重程度分5級評分,涉及感覺、思維、情感、意識、行為習慣、人際關系和飲食習慣等多方面的內容,能較準確地反映出被測評者在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等10個方面的自覺癥狀。近年來,應用該工具對大學生進行群體性心理問題測評的研究很多,其中影響較大的有兩個:一是北京市“大學生心理素質培養”課題組于1999年對北京市23所大學的近6000名大學生進行的測評,其結果顯示,大學生中可能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占16.51%;二是“八五”中華社科基金課題“當代大學生社會心理問題及其對策”課題組于1998年對我國15個省的47所高校的近3500名大學生進行的測評,其結果顯示,大學生中可能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占18.58%。二是通過大學生與普通人群的比較來看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在上述兩次測評中,大學生與中國正常人群的比較結果顯示,在所調查的10個癥狀指標上,大學生高于正常人群,這說明,從心理健康角度看,大學生相對于一般人群來說,由于其發展壓力大以及所處環境等多因素的影響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 >
巴金-再思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朝聞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推拿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