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中國經濟特區研究-2009年第一期 總第2期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711583
- 條形碼:9787509711583 ; 978-7-5097-1158-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經濟特區研究-2009年第一期 總第2期 本書特色
《中國經濟特區研究(2009年第1期·總第2期)》:中國經濟特區的三大歷史性貢獻 蘇東斌新時期中國經濟特區發展路向的選擇——兼論構建深港珠澳自由貿易區 周運源浦東開發開放特質研究 李幼林從體制改革到制度創新 ——中國改革開放50年回顧 蔡繼明經濟危機:理論闡釋與戰略管理 南嶺產業結構調整目標下政府技術研發投入績效及其改進——個基于深圳數據的DEA研究 袁易明 王德保 等
中國經濟特區研究-2009年第一期 總第2期 內容簡介
簡介 《中國經濟特區研究(2009年第1期·總第2期)》: 中國經濟特區的三大歷史性貢獻 蘇東斌 新時期中國經濟特區發展路向的選擇 ——兼論構建深港珠澳自由貿易區 周運源 浦東開發開放特質研究 李幼林 從體制改革到制度創新 ——中國改革開放50年回顧 蔡繼明 經濟危機:理論闡釋與戰略管理 南嶺 產業結構調整目標下政府技術研發投入績效及其改進 ——個基于深圳數據的dea研究 袁易明 王德保 等
中國經濟特區研究-2009年第一期 總第2期 目錄
中國經濟特區和對外開放:政府戰略和政策
中國經濟特區的三大歷史性貢獻
中國經濟特區肩負兩個歷史性任務
天津開發區的建設經驗與啟示
集群發展經驗與政府角色
——以廣東西樵鎮紡織產業集群創新中心為例.
中國農產品的“一村一品”模式
中國經濟特區改革與發展研究
新時期中國經濟特區發展路向的選擇
——兼論構建深港珠澳自由貿易區
在制度創新中聚合經濟特區的發展動力
中國經濟新的發展階段和天津濱海開發開放中的新實踐
兩岸經濟合作與海峽西岸先行先試
浦東開發開放特質研究
經濟新區中的服務型政府建設研究
——以天津濱海新區為例
國外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一個文獻綜述
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研究
從體制改革到制度創新
——中國改革開放30年回顧
中國知識經濟發展:機遇與挑戰
經濟危機:理論闡釋與戰略管理
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美國次貸危機,中國經濟能借鑒什么
轉型期經濟增長:基于制度適應性效率的分析
深圳與珠三角地區產業發展研究
產業結構調整目標下政府技術研發投入績效及其改進
——一個基于深圳數據的dea研究
中部地區產業集群可持續發展的路徑選擇
——以洛陽市為例
基于層次分析法的珠三角區域工業競爭力研究
泛珠三角地區產業發展的空間差異
泛珠三角地區要素稟賦與產業區域結構的契合
泛珠三角產業集群形成的成本原因研究
粵港澳跨行政區域創新系統的創新模式及構建策略
歷史的足跡:經濟特區改革回顧
坎坷征途闖新路
——憶中國資本市場初創階段深圳的改革探索(上)
《中國經濟特區研究》約稿
中國經濟特區研究-2009年第一期 總第2期 節選
《中國經濟特區研究(2009年第1期·總第2期)》內容簡介:從體制改革到制度創新、——中國改革開放30年回顧、中國知識經濟發展:機遇與挑戰、經濟危機:理論闡釋與戰略管理、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美國次貸危機,中國經濟能借鑒什么、轉型期經濟增長:基于制度適應性效率的分析、深圳與珠三角地區產業發展研究、產業結構調整目標下政府技術研發投入績效及其改進、——一個基于深圳數據的DEA研究、中部地區產業集群可持續發展的路徑選擇、——以洛陽市為例、基于層次分析法的珠三角區域工業競爭力研究、泛珠三角地區產業發展的空間差異、泛珠三角地區要素稟賦與產業區域結構的契合、泛珠三角產業集群形成的成本原因研究、粵港澳跨行政區域創新系統的創新模式及構建策略……內容豐富。
中國經濟特區研究-2009年第一期 總第2期 相關資料
插圖:第一個背景: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在第五部分“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中明確提出:“繼續發揮經濟特區、上海浦東新區的作用,推進天津濱海新區等條件較好地區的開發開放,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特別是黨的十七大報告,在第五部分“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優化國土開發格局”中進一步強調指出:“更好地發揮經濟特區、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在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中的重要作用”。十七大報告和以往黨的報告有很大的不同,是把經濟特區和浦東、濱海新區放在一起,在“區域協調發展”這一篇來講,而且提出了新的期望。這是在中央提出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方針下,全國都在實踐科學發展觀的背景下,強調經濟特區仍然要加快推進改革,要在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中發揮重要作用。應該說,現在講經濟特區的新發展是有特定內容的,也就是說,今天的經濟特區要為全國各地在實踐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進程中提供藍本。第二個背景:當前改革進入深水區,正像中央領導所講的,容易改的基本都改完了,剩下來的改革都是錯綜復雜、利益攸關的大事情,全國各地都碰到了一些問題。期望經濟特區能夠在這方面有所突破,要為全國作出示范性的改革和創新。所以這一改革是“深層次的、復雜性的、全新的”,而不是一個單向性的改革。這就需要我們把改革的事項想得更全面、更深刻、更理性、更人性,包括縱向改革當中的內在關聯性更要想得很清楚,特別要在各項改革的結合點上做好文章,這應該說是難度很大的新一輪改革。第三個背景:是面對全國的開發區來說的。我國的開發區建設和發展,一開始基本上都是以政策為動力,現在卻要從以政策為動力轉到以制度創新作為動力。我們知道,從政策轉向制度是一個很大的跨越。如何通過制度創新,為開發區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現在全國的開發區都在探索。但是,希望經濟特區要走在全國前列。經濟特區至今已有28年了;仡28年,特別是剛剛開始的時候,中央給了很多政策,的確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幫助特區起步和發展?墒,特區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要加速發展時,政策沒有了,F在國家對特區改革很明確,一是“不給政策”;二是“不給資金”;三是“不給項目”。而天津濱海新區可謂有政策,也有項目,也有資金。所以,現在我省的三個經濟特區的確又遇到新的問題,求解這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史學評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經典常談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