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冒犯文化 版權信息
- ISBN:9787811106725
- 條形碼:9787811106725 ; 978-7-81110-672-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冒犯文化 本書特色
《冒犯文化》:文化正成為一個新的垃圾桶,什么都在朝里倒。在傾倒的過程中,文化被糟蹋得不成樣子。對這樣的“文化”冒犯一下又怎樣?
冒犯文化 目錄
冒犯文化 節選
《冒犯文化》是胡野秋以公共知識分子的良心,對當下塵土飛揚的文化現象的批判,一個個酷評漫議條分縷析,一針見血、拍案叫絕、犀利有趣。胡野秋的文字在有趣、機智、批判的外表下包裹著淵博的儒雅氣象和縝密的理性思維,往往發人所未能言、人所不敢言,在帶給讀者酣暢淋漓的閱讀快感之余,還催人省思,給人啟迪。
冒犯文化 相關資料
卷上 文化真相金庸的黃昏戀金大俠加入作協了,文壇騷然。人們像突然發現了一場黃昏戀,開始為這貌似懸殊的婚姻擔憂起來。其實這本沒什么稀奇的,金老以武俠起家,哪個主角到頭來不都歸屬名門望派。有個令狐沖自由散漫,被逐出華山派師門,立刻就做了恒山派掌門,有段時間實在無法在正派立足,便歸了日月神教,成了三教九流的盟主。一天也沒閑著。就連楊過這樣的孤兒,不也拜了古墓派小龍女為師,而且演繹出轟轟烈烈的師生戀嗎?至于郭靖、蕭峰更是離不開丐幫。最不濟的韋小寶,天天混吃混喝,最后還是棄暗投明做了天地會的香主,儼然一個臥底。憑啥只讓小說主角放火,不讓小說¨乍者點燈?這么些年來,金庸老先生一直在尋找回歸正統的路,從十多年前出任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到榮獲大紫荊勛章,再到八十。高齡攻讀劍橋博士,一直想從過去的神壇走下來,食點人間煙火。不能算錯。錯就錯在我們原都把金老當成了神,一直以為他視功名如糞土、金錢如草芥。筆者有幸幾次和金老見過面,陪他老人家吃過飯,還不知天高地厚地和老爺子交換過書,感覺這實在是一個可愛的老頭,雖然感覺和當年夜讀金文時的想像有大不同,但一個陌生的神和一個熟悉的人比起來,我還是喜歡這個人。很多人都在計算金老和作協之間,究竟是誰先向對方拋了媚眼,究竟是誰占了便宜,各執一端的人們,都振振有詞地為自己的論點增加論據,但都忘了一點,每個人都只能是自己,而不會是另一個人。當然,換句話說,如果我是金大俠,我肯定不會加入作協。不但不加入這個協會,連所有的協會都不參加。以此證明我是牛人。正因為如此,我不是金大俠,我做不成金大俠。我們都做不成金大俠。依我對金大俠作淺薄地推斷的邏輯,再來揣測一下中國作協,也挺有意思。有很多人憤然指出,作協中有宋祖德和郭敬明之類,言下之意,金老一不小心掉進的作協是個泥潭。實際上中國作協是一個組織,只要是一個組織,就要發展會員,天經地義。發展的會員中當然有高有低,有大有小,有男有女,有丑有俊,但不能因為組織內成色有異,就認為組織不純潔了。過去我們一直是以“純潔”來衡量組織的,因此我們習慣于一個組織只講一種語言,一個組織只做一個動作,一個組織只有一種思維,像奧威爾的《動物莊園》那樣,最后只有一頭叫“拿破侖同志”的豬是正確的。那種純潔的組織現在看來,倒是怪異的。有次和同伴在街上走路,看見對面走過一對男女,女人臉部扭曲,五官幾乎挪
冒犯文化 作者簡介
胡野秋,文化學者,作家。20世紀60年代生于安徽蕪湖。曾供職于《中國青年報》,多次獲國家級新聞獎,包括“中國新聞獎”、“全國好新聞一等獎”等新聞界最高獎。后南下深圳,供職于《深圳特區報》,并參與創辦《影視雙周刊》雜志,任副社長、總編輯。 長期從事文化戰略、文化產業及傳媒研究,同時任鳳凰衛視《縱橫中國》總策劃, 《鳳凰影響力》、《筑夢天下》策劃人。在多家報刊開設個人隨筆專欄。出版有《胡腔野調》、 《作家日》等著作。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隨園食單
- >
推拿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姑媽的寶刀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