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美與人性的教育-席勒美學思想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081038
- 條形碼:9787010081038 ; 978-7-01-008103-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美與人性的教育-席勒美學思想研究 本書特色
在那里,人的行為不是來自對傳統習俗的粗劣摹仿,而是源于人自身所具有的美的天性;人在自由顯現中敢于以天性的質樸和優雅來應付任何錯綜復雜的關系,人既無須為了維護自己的自由去傷害別人的自由,更不必為了顯示優美去拋棄自己的尊嚴。
——摘自席勒《審美教育書簡》
事實上,只要哪里存在著一種真正的人性教育,一種快樂的自由創造的審美游戲,我們就可以斷定,美的自由王國已經開始在哪里顯現出來。
——題記
美與人性的教育-席勒美學思想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純粹從席勒美學文本解讀角度深入探討了席勒審美教育思想。本書認為,席勒美學通過對人性和美的特性本質聯系的闡述,同時回答了“人是什么?”和“美是什么?”這個自古希臘以來一直困擾人的問題。席勒建立在人性的完滿與自由顯現基礎上的審美游戲理論,同時具有認識論和存在論意義。本書*大的特色是以“走向事情本身”的方式對席勒美學*關鍵(同時也是*富有爭議)的語詞“schein”進行了全面的解讀,并將其貫穿(還原)到整個席勒美學思想研究之中,使本書的三個部分(“游戲沖動”、 “自由顯現”和“美的王國”)成為一個豐富的、有機的、密不可分的整體,從而也使本書給人一種行文流暢、一氣呵成的感覺。
美與人性的教育-席勒美學思想研究 目錄
為什么選擇席勒(自序)
導論 人性的完滿何以成為可能
一、人的天性
二、時代的狀態
三、美的道路
**章 游戲沖動
**節 感性沖動:現時的界限
一、人的自然本性
二、人的現實生活
三、身體在審美教育中的位置
第二節 形式沖動:人的絕對存在
一、來自理性天性的沖動
二、本義的和轉義的形象
三、心靈對于人的意義
第三節 游戲沖動:活的形象的誕生
一、在法則和需要之間
二、活的形象與*廣義的美
三、游戲的人與游戲的本性
第二章 自由顯現
**節 顯現的表征與闡釋
一、顯現的歷史形態
二、純粹、正直而自主的顯現
三、顯現與游戲的內在聯系
第二節 自由顯現與人性的解放
一、夢想與現實的界限
二、對需求和匱乏的超越
三、在自然和法則中的自由
第三節 讓天性本身成為藝術家
一、整個感覺方式的革命
二、自由心境與審美趣味
三、通向理想的唯一道路
第三章 美的王國
**節 奧林匹斯山上的游戲
一、眾神的游戲與雅典奧運圣火
二、對美好生活的堅定信念
三、自然性、神性和人性的自由顯現
第二節 審美的一體化作用
一、美是現象中的自由
二、溶解性的美與振奮性的美
三、美的情感與心靈
第三節 和諧社會理想的實現
一、時代性格有害的傾向及其根源
二、人如何真正成為時代的公民
三、審美游戲的啟蒙意義和現代意義
結語 在審美游戲中走向自由
一、入的*高目標是自由
二、唯有通過審美人們才可以走向自由
三、在游戲中通達美的自由王國
參考文獻
跋 游戲、審美與教育
后記 感恩的心
美與人性的教育-席勒美學思想研究 作者簡介
盧世林,l963年生,湖北武漢人,武漢大學哲學學院美學專業博士,湖北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審美教育、美學原理和教育學原理研究和教學工作。2007年在日本訪學期間任日本中央大學文學部客座副教授、日本慶應大學文學部高級訪問學者。曾在《人民日報》、《教育研究》、 《理論月刊》、 《當代作家》等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和詩歌、小說等文學作品五十余篇,此外還著有大眾文化讀物若干。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自卑與超越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