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天下無賊:說不盡的《水滸》人物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066814
- 條形碼:9787101066814 ; 978-7-101-06681-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天下無賊:說不盡的《水滸》人物 本書特色
電視版的文化苦旅,高雅文化大篷車!
點擊免費閱讀更多章節:天下無賊說不盡的《水滸》人物
天下無賊:說不盡的《水滸》人物 內容簡介
蛻去刀光劍影的嘈雜,撥開忠奸善惡的爭論,十個耳熟能詳的《水滸》人物給我們展現出現亂世紅塵中的善良與陰謀、愛戀與仇恨、痛快與無奈、洞徹與迷茫、希望與絕望……
天下無賊:說不盡的《水滸》人物 目錄
第二講 英雄有淚:解讀林沖冤案
第三講 雪白血紅:解讀林沖復仇
第四講 怨女情長:解讀潘金蓮的愛情
第五講 雙雄斗法:解讀武松與西門慶的爭斗
第六講 血染刀頭:解讀武松復仇
第七講 亦佛亦魔:解讀黑旋風李逵
第八講 美女情仇:解讀扈三娘的愛情悲劇
第九講 假僧真佛:解讀花和尚魯智深
第十講 吳用有用:解讀吳用的智謀
第十一講 壯志未酬:解讀托塔天王晁蓋
第十二講 一言難盡:解讀宋江其人
第十三講 路在何方:解讀宋江招安
天下無賊:說不盡的《水滸》人物 節選
**講 小人得志:解讀高俅發跡
《水滸》開頭的這段故事,本以為可說可不說。決定說,是因為細一想,覺得這段故事很重要。品《水滸》,這一段故事不可放過。
話說北宋仁宗年間,京城鬧起了瘟疫,也就是流行性傳染病,死了不少人。皇帝向大臣征求對付瘟疫的辦法。范仲淹給皇帝出了個主意,陛下,你得請天師,請天師到京師來祈神做法,只要天師一做法,保管天下瘟疫全無。皇帝說,行,就這么著了。于是寫了一道詔書,派洪太尉帶著詔書去江西一個叫龍虎山的地方請天師。龍虎山在今天的江西省貴溪縣境內,傳說東漢張道陵曾修道于此,那是道教正一教的發源地。
洪太尉到了龍虎山,由山上幾個道人指點,獨自走上了一條山路。走著走著,前面竄出一只猛虎。還好,老虎看了他一眼,走了,沒吃他。接著走,走著走著,前面又鉆出一條巨蛇。還好,巨蛇看了看這個穿著官袍的白胡子老頭,又鉆到別處去了,沒咬他。洪太尉見老虎不吃他,大蛇不咬他,膽子就壯起來,接著大膽地往前走。
沒多一會兒,遇上一個騎黃牛的道童。那道童說,你是不是奉圣旨來找我們天師的?是不是請我們天師去幫你們對付瘟疫啊?下山吧,天師不在,想是已經往京師去了。洪太尉大驚,你怎么知道的?道童笑道,天師早就料知此事了。洪太尉心想,還是神仙厲害,于是連滾帶爬下了山。
下得山來,山下那幾個道士問,你見到天師沒有?洪太尉說,沒有,只見到一個道童,說天師不在家。道士說,天啊,那就是我家天師,別看年少,法力無邊,你可以放心回去了,天師知道了你的事,就一定幫你辦好,等你回到京師,他早已經做完法事,把瘟疫消滅了。洪太尉這就放下心來,決定在龍虎山游玩一番。
這一游玩,惹下一樁天大的事端。山上有一座大殿,叫做“伏魔之殿”,門上封著歷代天師的封條,本不許閑人進?蛇@洪太尉硬是要進,道士也惹不起當官的,只好讓他進。這伏魔大殿空蕩蕩陰森森,中間立著一個石碑,上有“遇洪而開”四個大字。洪太尉高興了,遇洪而開,我不就是洪嗎?!
于是他命人搬開石碑,又挖出馱石碑的石龜,露出龜下的萬丈黑洞。不得了,只聽一聲巨響,一道黑氣從黑洞中沖天而起,在天上化作一百零八道金光,向人間散落下去。原來,這是三十六天罡星和七十二地煞星,本好好地困在這里,這下子被好奇的洪太尉不小心放了出來,投胎轉世為后來的梁山一百單八將。這就是《水滸》**回的故事:張天師祈禳瘟疫,洪太尉誤走妖魔。
作者為什么要寫這樣一個故事,而且把這樣一個故事放在書首,這不是畫蛇添“首”嗎?完全可以從高俅高二哥直接寫起嘛。初讀《水滸》,我就是這樣想的。現在想想,不對。這個故事,太重要了,非寫不可,而且非放在書首不可。
為什么?
先賣個關子,*后再說。
說《水滸》必先說高俅,說高俅必先說徽宗。金圣嘆批《水滸》,說水滸之亂,根源在上,高俅一出,天下必亂。然而,沒有徽宗,高俅何以出?說到根上,水滸之亂,源在徽宗,根在當時的政治制度。不合理的政治制度決定了一個不該當皇帝的人當了皇帝,不該當皇帝的皇帝也就決定了高俅這個不該做高官的人做了高官。
無論是在虛構的小說里還是在真實的歷史中,宋徽宗趙佶都不是一個當皇帝的材料,可他硬是當了,這實在是托了宋帝國專制制度的洪福。宋徽宗當皇帝的理由僅僅是他爹是皇帝。他爹死了,他哥當;他哥死了,沒有合適的兒子,就輪到他當了。于是,他把一個國家弄得內憂外患,民不聊生,*后連皇位也沒保住,被北方一個崇尚暴力的游牧民族掠到東北去了。這是國家的悲劇,也是他本人的悲劇。
有四件事,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一是,《宋史》記載,在考慮皇帝人選時,有人就反對趙佶做皇帝,說他“輕佻”。《水滸》的作者似乎也認為他“輕佻”,就把他和李師師的緋聞寫得十分具體。二是,他修過一個特別大的園林,大到什么程度?大到宋軍與金兵作戰時,可以用園林里養的動物做軍食。我不明白,他為什么要建這么大的一座園林呢?把建園林的錢直接用來加強國防不好嗎?三是,宋徽宗是個藝術家,精書畫,通音律,工筆花鳥畫的造詣也達到了空前絕后的境地,還創造了一種瘦金體書法。寫一筆好字不難,創造一種字體就太難了,創造一種一般人寫不好的極具風骨的字體,難上加難。有人說他的瘦金體字有貴族氣,我沒看出來。我看出來的,是極具骨力,極具鋒芒,極具英雄氣和士大夫氣。我甚至想,這樣的字體,應當是岳飛創造的,怎么偏偏是徽宗呢?四是,作為亡國之君,他*終被金兵掠走,掠到了金國重鎮五國城,也就是今天的黑龍江省依蘭縣,并在那里寫下一首詩,一首千古絕唱:
徹夜西風撼破扉,
蕭條孤館一燈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
目斷天南無雁飛。
這首詩總是讓我想起另外兩個帝王,一個是南唐后主李煜,一個是清帝乾隆。李煜和徽宗有著同樣的藝術才華,也有著同樣的政治上的昏庸。而乾隆,政治上算不上昏庸,詩卻寫得太臭,生平寫詩數萬首,竟連一首好詩,甚至一句好詩也沒有。數萬首詩作加在一起不及徽宗四句詩中的一句。
我想,徽宗要是不當皇帝而畢其一生從事藝術創作,大宋朝也許會少一個昏君而多一位偉大詩人,多一位達•芬奇或者貝多芬;他自己晚年也就用不著在荒涼的北國郁郁而終了。
有人說,《水滸》是一部只反貪官、不反皇帝的小說,然而,徽宗皇帝在浩浩一部大書中卻沒有得到半點稱頌。給人的感覺,這人就是一個弱智,一個沒正事兒的二混子,一個典型的政治植物人。外有番邦犯境,內有宋江方臘,國將不國,民不聊生,可在《水滸》中你看見過這位皇帝對國事用過一分心思嗎?他的心思,似乎全在高俅一伙亂臣和一個叫李師師的妓女身上。林沖是誰他不知道;宋江要是不上梁山,宋江是誰他更不知道。他的國家怎么好得起來呢?他的下場又怎么好得了呢?沒有趙佶這樣一個皇帝,就沒有高俅的發跡;而沒有高俅的發跡,就沒有水滸之亂。金圣嘆說水滸之亂,“亂自上作”,斯言不謬。
京劇《野豬林》中,高俅的兒子高衙內為了挑起高俅對林沖的殺心,假托林沖之口,對高俅有幾句評價:你本地痞二流,慣會拍馬吹牛,沒有文才少智謀,本領就會踢球。高俅真的只會踢球嗎?不然。
書中說,高俅刺槍使棒、吹彈歌舞、相撲玩樂、詩詞歌賦無一不通,但也只是個通,不是精;精的,只有踢球。就因為踢一腳好球,他原來的名字是一個毛字邊的毬,后來才改成人字邊的俅。他會踢球,皇帝偏偏也喜歡踢球,他想不飛黃騰達都不行。
趙佶還沒當皇帝的時候,一次踢球,一腳球剛好踢到高俅跟前。當時的高俅本是駙馬府的一個家奴,替駙馬給就要當上皇帝的小舅子送高檔玉器的,一時興起,回了一腳。這一腳可了不得了,踢出了他一生的榮華富貴,踢反了天下多少豪杰!
趙佶看好了他這一腳球,更看好了他這一身奴骨,怎么辦呢?正式當上皇帝以后,給個東京殿帥府太尉干干吧。一個好奴才,官來得就這么容易。皇帝只要看重了你,你就是一個混蛋也可身居高位。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一切由皇帝說了算,皇權不受制約。殿帥府,相當于今天的國防部;太尉,相當于今天的國防部長。
高俅會踢球。他踢的球跟今天的足球不是一回事,但一定有相通之處,一定是很好的體育運動和娛樂活動。高俅如果不去什么東京殿帥府,不去當什么太尉,一心一意地做個踢球的運動員或者教練員,他也一定會成為一個正面的角色而不是一個小丑。然而,那樣一個社會,那樣一種世道,硬是把一個踢球的高手造就成一條政治惡棍,皇帝一腳球飛過來,高俅一腳球踢回去,從此社會少了一個踢球的高手,官場多了一名無恥的政客。帝國專制制度對所有的人都是制造悲劇,高俅和徽宗一樣,不是悲劇人物又是什么?
高俅會幫閑。在專制社會,人才的任務是幫忙,奴才的任務是幫閑。幫忙需要真本領,平內亂,御外侮,抗天災,撫民生,哪一樣是高俅干得了的?外敵入侵時,需要的是林沖那樣的猛將!但是,一個太平天子,或者說,一個自以為天下太平的天子,*需要的不是幫忙,而是幫閑,就是我閑來無事的時候,你能讓我開心。
幫閑,需要的是另外一種本領,光會陪我踢球就能讓我開心嗎?會踢球的人不只高俅一個吧?高俅陪皇帝踢球,小說只寫了冰山一角,深層次的東西,要讀者自己去體味?梢酝茰y,高俅陪皇帝踢球,不是傻踢,不是一味地賣弄自己的球技,而是小心翼翼地用各種手段讓皇帝開心。什么時候要踢出精彩,什么時候要用自己的笨拙襯托一下皇帝的靈巧,都大有講究、大有學問的。這不是踢球的學問,而是幫閑的學問,是做奴才必須掌握的一門學問。我認為高俅應當寫兩本書,一本叫《踢球絕技》,一本叫《幫閑秘訣》,流傳下來,一定比《水滸》價值還大。
其實高俅在幫閑方面的才能早有閃光。那是他還沒有發跡的時候,引誘一個浪蕩子吃喝嫖賭,被浪蕩子的爹王員外告上了衙門,結果被當堂打了四十板子,又被明令趕出京城!皷|京里的人民,不容許他在家宿食”。如此下場,是因為他幫閑幫錯了地方。你縱有幫閑的天才,也不能用在百姓身上吧?百姓再有錢,再“員外”,又怎么比得了皇親國戚?怎么受得了一個敗家子胡吃海造?到了駙馬府,高俅的幫閑天才才有了展示的機會。皇親國戚不愁銀子,愁的是銀子怎么花,愁的是誰能讓我吃得開心,喝得高興,玩得盡興,樂得舒服。誰能?高俅高二哥啊!
高俅會整人。奴才加小人,一旦做了官,不整人是不可能的。為什么?身居高位,總得讓人服你,可如何讓人服?你可敬,別人會服你,比如梁山上的晁蓋。你可親,別人也會服你,比如梁山上的宋江。你不可敬,不可親,要讓人服,只有可怕了,你可怕,別人才會服你。當然,這樣的服是假服,是口服心不服,口服心不服是一種不徹底的服。
高俅知道自己不可敬,也不可親,所以他但求人怕。如何才能使人怕?那就是整人。這個“整”字,內涵豐富,大有學問。高俅心里十分清楚,有真本事的人,憑真本事吃飯的人,是瞧不起他的,他自然而然要恨這些人。恨,加上要使人怕,加上小人特有的品性,你說他能不整人嗎?
中國有句古話,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意思是說,君子得罪一下不要緊,因為他是君子,不會用太損的手段報復你。小人就不行了,小人整起人來是不擇手段的。
這話對不對?
對,也不對。不對在于,這話似乎是說,小人,只要你不得罪他,他就不會整你。這就太不懂得小人了。小人之所以是小人,就在于他整你的時候,不會考慮你是不是得罪過他,只要你對他有所妨礙,只要他覺得整你對他有好處,他就會整你,管你得罪沒得罪過他。當然,如果你得罪過小人,他更會變本加厲地往死里整你。
……
天下無賊:說不盡的《水滸》人物 作者簡介
張望朝,央視《百家講壇》及山東衛視《新杏壇》主講人,1965年11月出生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1983年考入黑龍江大學法律系,1987年大學畢業后至今,多數時間從事政法調研工作和文學創作、文化講座活動,曾任中共黑龍江省委政法委員會研究室副主任、《政法內參》編輯部主任等職,現為中共黑龍江省委政法委員會調研員,中國作家協會黑龍江分會會員,著有長篇小說《刑事》、中篇小說《高考前那些事兒》等多部文學作品;在央視《百家講壇》先后主講《楊子榮》、《楊靖字》,在山東衛視《新杏壇》主講《張望朝品水滸》,播出后引起一定程度的社會反響和一些觀點上的爭議。
- 主題:文化類書籍
水滸傳是四大名著里面我最感興趣的,他對中國社會的揭示很深刻,本書作者活靈活現地講解了宋代官場潛規則啊!風趣、深刻!中國歷史上最繁榮的大宋,也是官場最黑暗的時期。
- >
自卑與超越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史學評論
- >
山海經
- >
隨園食單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