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呼吸之間:李謹伯談靜坐與修道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7092476
- 條形碼:9787807092476 ; 978-7-80709-247-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呼吸之間:李謹伯談靜坐與修道 本書特色
《呼吸之間》根據2008年2月9日至13日李老在山西講授內丹修道之學的錄音稿整理而成。正文兩側的注解,則是作者廣泛引用道家的經書典籍,與李老的講授內容互為啟發、互相佐證;同時,也可作為李老相關說法的延伸閱讀的素材。李謹伯老先生生于1920年,出身于銀行世家,擁有豐富而傳奇的人世。1947年,李老因昔日忘我地工作而身患惡疾。李老為此尋師訪道,先后獲得道家多位高人的青睞,并得到他們秘傳的修道真訣。李老至誠用功、潛心實踐,真正掌握了道家內丹修煉中的上百種秘訣。退休后,李老不辭辛勞地為國內外的友人同好傳授內丹之道,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作出了貢獻。
呼吸之間:李謹伯談靜坐與修道 內容簡介
我們修身也好,修佛也好,修道也好,總之一個字要“修”。修就是修正,可見我們平時的思想和行為是不正的,需要修正。通過什么方法來修?我們的古人早已為我們總結并實踐了一整套方法:通過正身靜坐,通過內觀返視,通過調整呼吸,就這么簡單。 本書為丹道高人李謹伯老先生數十年修道方法的真傳,指導人們如何具體修道,以達到健康長壽,開發潛在功能,生發智慧,*終提高生活品質的目的。李謹伯老先生年屆九旬依然鶴發童顏,耳聰目明,思維清晰,健步如飛,可見其修道體悟真實不虛。若能按照李老的指導如實去修,也一定會有很大的收獲。
呼吸之間:李謹伯談靜坐與修道 目錄
呼吸之間:李謹伯談靜坐與修道 節選
《呼吸之間》為丹道高人李謹伯老先生數十年修道方法的真傳,指導人們如何具體修道,以達到健康長壽,開發潛在功能,生發智慧,*終提高生活品質的目的。李謹伯老先生年屆九旬依然鶴發童顏,耳聰目明,思維清晰,健步如飛,可見其修道體悟真實不虛。若能按照李老的指導如實去修,也一定會有很大的收獲。
呼吸之間:李謹伯談靜坐與修道 相關資料
夾脊竅和中丹田竅,這兩個竅是接人氣的。人與人交流,打開這兩個竅,就叫“開心”。這兩個竅打開的方法極容易,打開就叫開心、舒心。我見到您,我很開心,你這個竅也就打開了。我見到您,愁眉苦臉,那你趕緊自我防衛,這個竅也就閉上了,怕我跟你借錢。你不會喜歡我,我也不會喜歡你,這兩個竅不開,也就沒“人氣”。我一見你,我就眉開眼笑,我已經在接您的人氣了,您也就比較喜歡我了,這時候就“有人氣,有人脈,氣場對”。現在我們知道了,現代人為什么不“開心”呢?大家天天防著別人,兩竅緊閉,自然不接人氣,活得不開心,痛苦也就沒辦法解開。如果這個人經常愁眉苦臉,還會“相由心生”,他就長出煩惱線來了,就是兩眉中間靠兩邊的這種紋路;再愁眉苦臉,他就長出“懸針紋”來了,就在兩眉的正中間這個位置,形狀像豎立著的針。懸針紋是非常不好的紋路,老年必孤獨啊。為什么呢?長期接不到人氣,別人也接不到這個人的人氣,兩不相干各走一邊,自然就只活自個兒,就孤獨了。我從那個年代過來,人與人之間關系很緊張,也是不接人氣,兩眉中間就出現一條懸針紋,結果老年果然孤獨,只好修道。大家在座的還都沒有,多好啊,我很羨慕你們。這個懸針紋,古人講“上克父母,下克子女,老年孤獨,必定暴亡”,連臨終都是非正常死亡,真是很兇的一條線。但是只要你心態好,做了好事,這個懸針就拐彎了,一拐彎就是好線——萬幸啊,我這條懸針紋拐彎了。人活著要為別人做好事,做好事活著才有意義。如果很煩惱接不到人氣的人,能夠勉強自己更多地為別人服務,他的懸針紋就會拐彎;這時候,這條線叫陰騭紋,也就是有陰德之紋。否則的話,克人克己,孤獨,非正常死亡,很兇的。外國人往往長在下巴這兒,這也是懸針紋。從懸針紋到陰騭紋,其實就是從不接人氣到接了人氣,心胸前后兩竅開了,心胸寬廣,貴人幫助,自然逢兇化吉了——這也是修道啊,會修道當然會做人處事,就這么簡單。所以人不能把自己的苦難和煩惱看那么重,整天在那里愁眉緊縮自我封閉,還得愛別人,幫別人。孔子說“唯仁者能愛人,能愛己”,也是這個道理。所以人和人之間交往,還需要有一種接受人氣的交換,才能開心。人活著不能老為自己,總該為別人做些事,才有意義。還有兩條陰騭紋,在下巴兩旁,越深越長越好,因為只有你做盡善事好事,才能長得出來。此外,從鼻根兩旁彎向下巴的叫法令紋——法令紋越深越長,越高貴,這個人的陰德就越高。這樣我們就知道了修道要開
呼吸之間:李謹伯談靜坐與修道 作者簡介
李謹伯,生于一九二○年。銀行世家出身,西南聯大畢業,年輕時參加革命,為中國的解放事業屢屢出生入死。新中國成立后,曾于中共天津市委統戰部、天津市財政經濟委員會、第一機械工業部等部門任職。因早年忘我工作,李老于二十七歲時身惠重病,幸獲民問奇人用傳統醫術一導引布氣法一救治得愈,從此開始接觸中國傳統文化。后四處參訪明師,屢有奇遇。李老至誠學習,精心實踐,得以精通道家丹道養生絕學,對佛教、密宗等亦有特別研究。曾二十多次出國講學,在我國內地、港澳臺地區及英、法、德等國政界、商界、學術界擁有眾多追隨者。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二體千字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自卑與超越
- >
巴金-再思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