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shù)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fā)明與發(fā)現(xiàn)
-
>
神農(nóng)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海岸帶黃土與古冰川遺跡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772741
- 條形碼:9787502772741 ; 978-7-5027-7274-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海岸帶黃土與古冰川遺跡 本書特色
★ 16開精裝,海洋出版社出版
★ 是李培英、徐興永、趙松齡三位海洋專家著作
★ 附插圖及表共計313幅,材料豐富,多為**手材料
★ 內(nèi)容充實、分析合理、立論有據(jù)、邏輯性強
海岸帶黃土與古冰川遺跡 內(nèi)容簡介
《海岸帶黃土與古冰川遺跡》16開精裝,是李培英、徐興永、趙松齡三位海洋專家著作,附插圖及表共計313幅,以海岸帶黃土和沿海低山丘陵區(qū)古冰川遺跡為中心,對目前所能認識到的環(huán)境演變的若干理論問題做出了明確的闡述,內(nèi)容充實、分析合理、立論有據(jù)、邏輯性強,展示了我國黃土研究、陸架環(huán)境研究和沿海古冰川研究所取得巨大成果。
海岸帶黃土與古冰川遺跡 目錄
作者:李培英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條形碼:9787502772741
出版時間:2008-12-1
開本:16開
頁數(shù): 337
版次:1版
定價:118元
內(nèi)容簡介
東亞黃土分布明顯地受季風影響,如:受來自海上的東亞季風影響強時,以古土壤活動層為主;而受西風帶影響強時,以黃土沉積為主。隨冰期、間冰期氣候環(huán)境的旋回,前者指示干冷,后者指示暖濕,黃土和古土壤呈現(xiàn)出交替出現(xiàn)的關系,根據(jù)黃土與古土壤的分布狀況可以追溯季風活動的軌跡。因此,中國北方廣為分布的厚層黃土,與深海沉積物和極地冰芯并駕齊驅,三者共同成為研究全球變化的自然檔案。這部自然檔案連續(xù)記錄了自然環(huán)境演變史、冰期和間冰期氣候交替變動過程和人類活動的印記。近年來新近紀黃土的發(fā)現(xiàn)與確認,表明中國黃土高原的黃土記錄,有可能提供較極地冰芯和一般深海沉積時間更長、內(nèi)容更為完整的、長達2200萬年以來全球變化的記錄。
除了中國西北地區(qū)存在廣為分布的厚層黃土堆積以外,中國東部還存在海岸帶黃土和海底黃土,它們也有原生黃土和次生黃土之分。當我國黃土高原在過去的2000多萬年中穩(wěn)定地記錄當?shù)氐沫h(huán)境變化時,我國東部則處在與黃土高原不同的沉積環(huán)境,會形成另一種類型的“沉積檔案”。從地質構造基礎來看,我國東部存在松遼沉降帶和華北沉降帶,在過去的2000多萬年中,它們曾連成一片,形成巨型湖泊群,落入其中的黃土物質,堆積了數(shù)千米厚的松散沉積物,成為我國東部若干油田的蓋層。由此可見,當風力搬運物質進入黃土高原區(qū)就堆積成厚層黃土,而落在巨型湖泊地區(qū)時就成為穩(wěn)定的、厚層湖泊沉積的一部分。
目錄
**章 中國內(nèi)陸黃土與海岸帶黃土研究概況
**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內(nèi)陸黃土研究
一、內(nèi)陸黃土早期研究
二、內(nèi)陸黃土近期研究
第三節(jié) 海岸帶黃土研究
一、海岸帶黃土研究概述
二、海岸帶黃土近期研究
三、冰磧物與黃土的關系
第二章 海岸帶黃土形成的動力背景
**節(jié) 冬、夏季風風系
一、冬季風風系
二、夏季風風系
第二節(jié) 其他季風風系
一、季風的形成與活動
二、印度季風
三、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季風
四、西非季風
五、東亞季風
第三章 海岸帶黃土形成的古湖泊環(huán)境
**節(jié) 古華北湖周邊地質背景
一、大興安嶺
二、小興安嶺
三、長白山山脈
四、燕山山脈
五、太行山
六、山東丘陵
第二節(jié) 山東丘陵地質構造
一、燕山運動
二、喜馬拉雅運動
第三節(jié) 第四紀早期的古湖泊群
一、東北平原古湖泊群
二、河北平原古湖泊群
三、黃河流域古湖泊群
四、長江流域古湖泊群
第四節(jié) 華北古陸橋與渤海海峽跌水的形成
第五節(jié) 古華北湖的形成與消亡
第六節(jié) 古華北湖盛衰變動的環(huán)境效應
一、斷陷盆地與古湖形成之關系
二、華北盆地中的古湖
三、古陸橋的形成與斷裂
四、更新世早期古華北湖對山東丘陵環(huán)境的影響
五、嶗山一帶古冰川活動的基本特征
第七節(jié) 晚更新世末期出現(xiàn)的湖底沙漠化
一、騰格里湖湖底沙漠化
二、巴丹吉林湖底沙漠化
三、成海海底沙漠化
四、里海海底沙漠化
五、居延海盆地的湖底沙漠化
六、青海湖湖底沙漠化
第八節(jié) 黃土堆積體演化格局
第九節(jié) 古華北湖對山東丘陵古冰川活動的影響
第四章 海岸帶黃土形成的冰緣環(huán)境
**節(jié) 冰緣環(huán)境
一、國外關于冰緣環(huán)境的研究
二、國內(nèi)關于冰緣環(huán)境的探索
第二節(jié) 晚更新世末期陸架冰緣環(huán)境
一、大幅度降溫
二、風速增大
三、降雪界限偏南
四、沿海霜期延長
第三節(jié) 東部沿海主要冰緣地貌類型
一、風暴活動型
二、寒冷凍結型
第四節(jié) 冰期時期冰緣環(huán)境中的喜冷動物群
一、猛犸象及其生存環(huán)境
二、猛犸象與人類的關系
三、猛犸象的絕滅
四、中國沿海猛犸象的分布
五、永凍層中的猛犸象
六、喜冷動物群與環(huán)境變化的關系
第五節(jié) 陸架邊緣地帶的冰緣記錄
一、風成沙與風成沙丘
二、風成沙地
三、黃土埠群
四、休止角型結構
五、冰消期——大沽河水復蘇期
第六節(jié) 陸架冰緣記錄
一、斑塊狀分布的塌陷沉積
二、冰緣揉皺結構
三、類冰楔型沉積結構
第七節(jié) 古寒潮活動的地質效應及冰緣地質災害
一、古寒潮活動的地質效應
二、冰緣地質災害
第五章 渤海海岸帶黃土
**節(jié) 海岸帶黃土形成的環(huán)境背景
一、地質背景
二、地貌背景
三、第四紀早期的古環(huán)境特征
四、晚更新世末期的古環(huán)境特征
第二節(jié) 海岸帶黃土的分布特征
……
第六章 蘇北古湖岸黃土
第七章 海底沙漠化及其衍生沉積
第八章 東部沿海古冰川遺跡
第九章 古冰川、古湖泊與海岸帶黃土的關系及環(huán)境演化
參考文獻
海岸帶黃土與古冰川遺跡 節(jié)選
海岸帶黃土與古冰川遺跡 作者簡介
李培英,1955年11月18日出生,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現(xiàn)在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從事海洋科學研究。
徐興永,1994-1998 長安大學(原西安地質學院) 學士學位 1998-2001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碩士學位 2001-2004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博士學位 2004-2006 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博士后 2006.12至今 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工作 山東省海岸工程學會理事,青島市海岸工程學會理事。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朝聞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