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蘇北地區重大水利建設研究(1949—1966)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026829
- 條形碼:9787565026829 ; 978-7-5650-2682-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蘇北地區重大水利建設研究(1949—1966) 內容簡介
本書依托大量的原始檔案和報刊等一手資料, 以及文獻匯編、回憶錄等史料, 探討了新中國成立以來, 中共中央、江蘇政權 [蘇北區黨委 (1953年前) 和中共江蘇省委 (1953年后) 關于治理淮河、沂沭泗水系的戰略決策形成的背景、治理規劃的制定、重大水利工程的建設情況, 論述“大躍
蘇北地區重大水利建設研究(1949—1966) 目錄
**章 蘇北地區概況及水系分布
**節 江蘇的建置沿革
第二節 蘇北地區的水系變遷
一、宋、金以來黃河奪淮的歷史
二、黃河奪淮對蘇北水環境的影響
第二章 淮河下游水系重大水利建設
**節 新中國成立初期淮河流域的嚴重災情及治淮方針的確定
一、淮河流域的嚴重災情
二、中共中央兩次水利工作會議的召開
三、治淮方針與原則的確定
四、治淮委員會的成立與三次淮委會議的召開
五、治淮規劃的編制
第二節 國家治淮部署中的蘇北水利工程——1949-1957年蘇北治淮的成績
一、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蘇北水利工程
二、“一五”計劃時期的蘇北水利工程
第三節 蘇北灌溉總渠的開挖
一、從淮河入海水道到蘇北灌溉總渠
二、蘇北灌溉總渠的興建
三、遺留問題的解決
四、開挖入海水道的漫長歷程
第四節 三河閘的興建
一、工程規劃及技術設計
二、施工前的準備
三、三河閘工地的拼搏
第五節 洪澤湖的綜合治理
一、洪澤湖大堤的修復與改建
二、洪澤湖蓄水位之爭
三、湖周地區的治理與開發
第六節 淮河人江水道的整治
一、從暫時的尾閭到重要的泄水通道
二、清障以暢其流
三、筑堤以束水歸槽
四、被“文革”打斷的綜合治理
第三章 沂沭泗水系重大水利建設
**節 新中國成立初期沂沭泗流域的災情及易災原因
第二節 流域規劃的制定
一、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治導會議
二、流域規劃的制定與修正
第三節 導沂重點工程的實施
——新沂河的開挖與續建
一、河線查勘與工程設計
二、洪泛區挖出的新河道
三、三次續建工程
第四節 蘇魯兩省協力治水的成果——新沭河的開辟
一、開挖干河
二、河道加固工程
第四章 里下河“鍋底洼”的治理
**節 淮河下游的“鍋底洼”
一、里下河地區的歷史狀況
二、歷史上的自然災害及易災原因
第二節 從治澇防洪到綜合整治的治理思路
一、以治澇、防洪為主的治理規劃
二、綜合治理思路的形成
第三節 里下河地區的工程布局
一、“四分開,兩控制”
二、“大引,大排,大調度”
第五章 “大躍進”對水利建設的特殊影響
——江蘇省的“水利大躍進”運動
**節 “大躍進”運動前后的國家形勢
一、國內政治的發展形勢
二、中央水利方針的制定
第二節 江蘇的水利躍進規劃
一、*初的全省性水利規劃便帶有“冒進”性
二、極“左”方針在江蘇的貫徹
三、高指標的“4月草案”
四、層層加碼的“7月提綱”
第三節 “大躍進”時期水利工程概述
一、防洪工程
二、排澇工程
三、灌溉工程
第四節 “淮水北調,分淮人沂”工程
一、以“旱改水”為中心的農業改制
二、從鹽河整治到淮水北調
三、工程的設計和規劃
四、“大躍進”時期蘇北水利戰線上的重頭戲
第五節 “引江濟淮,江水北調”工程
一、從引江灌溉到江水北調
二、數易其稿的引江規劃
三、引江河道的開挖
第六節 遍地開花的大中型工程
一、駱馬湖水庫工程
二、石梁河水庫灌區
三、入江水道上的萬福閘
第六章 “大躍進”時期江蘇水利建設的敗筆
——梯級河網化運動
**節 浮夸性質的水利規劃
一、以梯級河網化為中心的“躍進規劃”
二、“躍進規劃”充分體現了“大躍進”的時代特征
第二節 轟轟烈烈的梯級河網化運動
一、分類試點
二、運動的全面開展
三、運動的調整和收場
第三節 對梯級河網化運動的評價
第七章 江淮聯動
——江都水利樞紐工程的建設
**節 站址的選擇
一、*初的方案是濱江站
二、移址江都
第二節 工程的布局
一、主體抽水機站
二、配套建筑物
第三節 巨大的經濟效益
一、灌溉效益
二、排澇效益
三、泄洪效益
四、發電效益
第八章 蘇北地區水利建設中的社會動員
**節 水利民工的動員與組織
一、建國初期水利民工的上工動員
二、工程的組織、管理與表彰
三、“大躍進”運動后期動員政策的調整
第二節 水利民工的工資標準
一、1949-1952年時期以工代賑的標準
二、1953一1957年時期水利民工的勞動報酬
第三節 土地征用的補償標準與辦法
一、1949-1952年的補償辦法
二、1953-1957年的補償辦法
三、1960-1962年補償辦法的調整
第四節 水利移民問題研究
一、20世紀50年代中期洪澤湖蓄水工程移民的安置
二、“大躍進”時期駱馬湖水庫移民的遺留問題
附錄
附錄一:文獻
附錄二:表和圖
附錄三:表目錄和圖目錄
參考文獻
后記
補記
蘇北地區重大水利建設研究(1949—1966) 節選
《蘇北地區重大水利建設研究(1949-1966)/李良玉教授與其博士生文叢》: 無論是大型水利工程的興建,還是小型的農田水利建設,都涉及社會動員的問題。所謂的“社會動員”,就是*大限度地集中社會資源,通過公眾運動的方式,使某項政治方針、社會政策或者公益計劃,成為社會公共理想、公共意志、公共目標、公共行為的完整的實現過程。水利建設中的社會動員,包括水利民工的動員與組織、水利民工的勞動報酬問題、水利工程的土地征用問題、房屋拆遷的補償問題,以及水利移民的安置問題。本章擬分別闡述20世紀50年代前期和中期、“大躍進”時期和國民經濟調整時期,蘇北地區的水利建設在社會動員方面的不同政策,從一個特殊的角度反映當代特定時期的時代特點,以及水利建設中各種身份的普通農民的不同遭遇。 **節 水利民工的動員與組織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的各項基礎建設戰線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如何組織起數目龐大的民眾參加基本建設,其中的社會動員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 就水利建設來講,民工幾乎全部來源于農民。對水利民工的社會動員,可以分成兩個階段:**個階段,工程開工之前,號召農民報名參加水利工程,并使報名人數達到計劃所需數量,然后將農民從家里帶到工地上去;第二個階段,工程開工后,組織民工進行施工,并保證工程在預算工期內完成。 ……
蘇北地區重大水利建設研究(1949—1966) 作者簡介
趙筱俠,1982年生,山東青島人。2006年畢業于青島理工大學,獲管理學學士學位;2009年畢業于魯東大學,獲歷史學碩士學位2012年畢業于南京大學,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為浙江海洋大學人文學院與教師教育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史、中國當代史、社會史研究。主持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課題“水利‘大躍進’運動的歷史考察”。在《江蘇社會科學》《福建論壇》。《江蘇大學學報》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 >
唐代進士錄
- >
姑媽的寶刀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