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滑菇與黃傘生產全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9128323
- 條形碼:9787109128323 ; 978-7-109-12832-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滑菇與黃傘生產全書 內容簡介
本書總結介紹了我國自引種以來滑菇、黃傘的各種生產栽培技術模式,對適合我國農村國情的栽培技術均做了詳細介紹,具有較強的實用性,此外還介紹了滑菇、黃傘的制種技術、加工技術等。在編寫過程中,力求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普遍和特殊相結合。在介紹滑菇生產各環節操作技術的同時,對技術的理論依據作了具體闡述,為的是讓讀者了解為什么要這樣做;在介紹滑茹育種、深加工等技術時,適當編寫了一些此方面的*新研究成果,涉及了食用菌領域的一些高新技術,可供致力于滑茹等食用菌育種和深加工方面的技術人員參考。
滑菇與黃傘生產全書 目錄
滑菇
**章 滑菇概述
**節 滑菇的生物學特性
一、形態學特征
二、營養與藥用價值
三、生活史
四、生態學特性
第二節 滑菇栽培品種
第三節 滑菇生長的生理生化基礎
一、滑菇對營養物質的吸收
二、滑菇子實體階段胞外酶活性研究
三、滑菇生長與營養基質中養分消耗規律研究
第二章 滑菇菌種制作
**節 制種常用設備、儀器和藥品
一、制種主要設備
二、制種所需儀器
三、制種所需藥品
第二節 滅菌和消毒
一、培養基(料)的滅菌和消毒
二、培養環境的滅菌和消毒
三、培養器皿和用具的消毒
四、分離材料和皮膚表面消毒
五、產品的消毒與防腐
第三節 菌種的分離與培養
一、菌種概念
二、培養基類型及制作
三、無菌操作技術
四、菌種分離
五、母種擴大培養
六、原種和栽培種制作
七、菌種的標簽
第四節 滑菇菌種選育
一、雜交育種
二、誘變育種
三、原生質體融合育種法
第五節 菌種保藏
一、斜面低溫保藏
二、液體石蠟保藏
三、孢子濾紙保藏
四、自然基質保藏
五、原種和栽培種短期保存
第六節 菌種的衰退和復壯
一、衰退的實質
二、衰退的原因
三、防止衰退的措施
第三章 滑菇代料栽培
**節 代料栽培概述
……
第四章 滑茹段木栽培
第五章 滑茹反季栽培
第六章 滑茹高產栽培技術
第七章 滑茹病蟲害防治
第八章 滑茹的采收及加工
黃傘
第九章 黃傘生產技術
主要參考文獻
滑菇與黃傘生產全書 節選
**章 滑菇概述
**節 滑菇的生物學特性
一、形態學特征
滑菇個體較小,多叢生或束生,子實體和菌落呈現出特殊的黃色。
(一)子實體
子實體由菌絲集結而成,是滑菇的繁殖器官、產孢構造,也是食用的部分,它相當于高等植物的果實,由菌蓋、菌褶、菌柄等3部分組成。從栽培的滑菇形態看,可以分為2種,一種是菌蓋較小,菌蓋上附有纖毛,菌肉厚,菌柄較粗;另一種是菌蓋較大,蓋上無纖毛,菌肉較薄,菌柄較細長。
1.菌蓋菌蓋位于子實體頂部,初生時半球形,成熟時中凸或平展,菌蓋直徑3~8厘米;菌面為淡黃色或暗褐色,邊緣處顏色略淡,后期蓋面出現放射狀條紋;新鮮菌蓋表面覆有黏液,干燥時略有光澤;蓋肉淡黃色。菌蓋黏液隨濕度的增大而增多,菌蓋的厚薄及開傘程度也會因品種及環境的變化而有差異。
2.菌褶菌褶是孕育擔孢子的場所,在菌蓋下部直生、密集、無囊狀體,不等長,初期為白色或淡黃色,成熟時變為銹褐色或赭石色;菌褶邊緣呈波浪狀,近蓋緣處波較密。菌褶表面覆以子實層,其上生有許多擔子,每個擔子可產生4個擔孢子。
3.菌柄菌柄著生于菌蓋的下邊,中生,呈圓柱形,是支撐菌蓋、菌褶和輸送養料及水分的器官。長短與粗細因環境條件不同而有差異。一般長2.5~8厘米,直徑0.3~1.5厘米,上下等粗或下部略粗;柄肉纖維質,內部充實或稍微中空,上著生一個黃褐色薄膜質的上菌環,易消失;菌環上部的菌柄淡黃褐色,菌環下部的菌柄色深,有黏液和黃褐色鱗片。
……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史學評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虎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