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中國農村公共服務改革與發展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070490
- 條形碼:9787010070490 ; 978-7-01-007049-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農村公共服務改革與發展 內容簡介
本書是關于研究“中國農村公共服務改革與發展”的專著,書中具體包括了:中國農村公共服務發展概要、稅費改革以來的農村公共服務、研究方法與調研區域、中國農村公共服務現狀、中國農村公共服務供給制度安排、農村公共服務改革的綜合政策建議等內容。
中國農村公共服務改革與發展 目錄
2 中國農村公共服務發展概要
2.1 人民公社時期的農村公共服務
2.1.1 人民公社體制的基本特征
2.1.2 人民公社時期的農村公共服務提供
2.1.3 人民公社時期農村公共服務供給制度特征
2.2 家庭承包制后至稅費改革前的農村公共服務
2.2.1 家庭承包制后農耔公共服務的供給主體
2.2.2 家庭承包制后農村公共服務的經費來源
2.2.3 家庭承包制后至稅費改革前農村公共服務供給制度特征
2.3 稅費改革以來的農村公共服務
2.3.1 稅費改革中的農村公共服務供給特征
2.3.2 新形勢下農村公共服務面臨的挑戰
3 概念框架
3.1 國外公共服務范疇及制度安排模式
3.1.1 國外公共服務的范疇
3.1.2 國外公共服務制度安排模式
3.2 中國農村公共服務制度安排
3.2.1 農村公共服務的基本原則
3.2.2 中國農村公共服務供給制度的安排機制
4 研究方法與調研區域
4.1 概念界定
4.2 研究方法
4.3 數據來源及獲取方式
4.4 調研區域情況及樣本農戶基本情況概述
4.4.1 調研區域情況
4.4.2 樣本農戶基本情況概述
5 中國農村公共服務現狀
5.1 農村衛生服務
5.1.1 農村醫療衛生服務
5.1.2 農村公共衛生服務
5.1.3 農村衛生機構改革農民意愿調查
5.1.4 農村合作醫療情況
5.2 農業技術推廣服務
5.2.1 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供給
5.2.2 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需求
5.3 農村信息服務
5.3.1 中國農村信息服務現狀
5.3.2 農村信息服務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5.3.3 農村信息服務需求——農戶層面
5.4 農村社會保障
5.4.1 農村社會保障現狀
5.4.2 農村社會保障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6 中國農村公共服務供給制度安排
6.1 主要結論
6.2 政策建議
6.2.1 農村公共服務改革的綜合政策建議
6.2.2 農村公共服務改革的具體政策建議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中國農村公共服務改革與發展 節選
2 中國農村公共服務發展概要
2.1 人民公社時期的農村公共服務
2.1.1 人民公社體制的基本特征
人民公社是現代中國計劃經濟體制下農村社會組織的基本形式。1958年,在中共中央的號召下,全國各地農村以鄉為單位普遍成立了人民公社;1978年以后,隨著中國農村改革的全面展開,人民公社制度逐步解體。因此,人們通常把1958~1978年的中國農村稱做是“人民公社時期”。
作為在中國農村的一種社會組織形式,人民公社的特征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實行“政社合一”的組織體制。公社首先是一個基層政權組織。公社成立之后,原鄉政府的各種政治、經濟和社會管理機構被改組成為公社的行政部門。同時,公社又是一個集體經濟組織。它根據“生產資料歸公社、生產大隊和生產隊三級所有,經濟核算以隊為基礎”的原則,對轄區內所有經濟活動進行統一規劃和安排。第二,實行高度集中的經濟管理方式。公社可以無償平調其下屬單位的人員、資金和物資,禁止社員從事任何個體經營性活動,只給社員保留少量“自留地”用以調節生活資料的生產和供應。第三,實行供給制與工分制相結合的分配制度。生活資料的70%按人口平均分配,其余30%按照社員的勞動量即工分分配。
2.1.2人民公社時期的農村公共服務提供
人民公社時期,中國農村基層相繼建立了農業技術推廣站、農業機械管理站、水利站、畜牧獸醫站、經營管理站等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服務機構;建立了供銷合作社,作為農村的唯一流通部門,負責農業生產資料和農民生活資料的供應;設立了糧管站,負責糧食的統一購銷、儲存與調配。此外,還設立了文化站、廣播站和衛生院,承擔農民的精神文化服務和醫療保健服務職能(見圖2.1)。
……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二體千字文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