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文心雕龍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4828751
- 條形碼:9787534828751 ; 978-7-5348-2875-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心雕龍 本書特色
論文則《文心雕龍》,評史則《史通》,二者均有益后學,不可不觀也。
——北宋·黃庭堅
篇章既富,評騭遂生。東則有劉彥和之《文心》,西則有亞里士多德之《詩學》,解析神質,包舉洪纖,開源發流,為世楷模。
——魯迅
讀了這部書,可以了解我國從先秦到南朝齊代的文學發展史,文學理論的原則與脈絡,文學體裁的分類與流變,文學批評與文學鑒賞的標準和風范,它可以說是當時的一部文學百科全書。
——王元化
蓋《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師乎圣,體乎經,酌乎緯,變乎騷。
文心雕龍 內容簡介
《文心雕龍》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部宏偉巨制,對文學起源、文體類別、神思、風格、修辭、鑒賞、作家人品、文學語社會變遷等一系列重大問題進行了系統論述。作者劉勰的文學觀,以儒家為主,兼容道家和佛家思想。他對人物和作品的評點,見解精辟,開中國文學批評史之先河,對后世影響深遠。作品風格剛健,富有詩意。
文心雕龍 目錄
前言
凡例
原道**
征圣第二
宗經第三
正緯第四
辨騷第五
明詩第六
樂府第七
詮賦第八
頌贊第九
祝盟第十
銘箴第十一
誄碑第十二
哀吊第十三
雜文第十四
諧隱[(言隱)]第十五
史傳第十六
諸子第十七
論說第十八
詔策第十九
檄移第二十
封禪第二十一
章表第二十二
奏啟第二十三
議對第二十四
書記第二十五
神思第二十六
體性第二十七
風骨第二十八
通變第二十九
定勢第三十
情采第三十一
熔裁第三十二
聲律第三十三
章句第三十四
麗辭第三十五
比興第三十六
夸飾第三十七
事類第三十八
練字第三十九
隱秀第四十
指瑕第四十一
養氣第四十二
附會第四十三
總術第四十四
時序第四十五
物色第四十六
才略第四十七
知音第四十八
程器第四十九
序志第五十
考書目
文心雕龍 節選
《文心雕龍》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部宏偉巨制,對文學起源、文體類別、神思、風格、修辭、鑒賞、作家人品、文學語社會變遷等一系列重大問題進行了系統論述。作者劉勰的文學觀,以儒家為主,兼容道家和佛家思想。他對人物和作品的評點,見解精辟,開中國文學批評史之先河,對后世影響深遠。作品風格剛健,富有詩意。
文心雕龍 相關資料
原道第一
1.1文之為德也大矣,與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黃色雜,方圓體分,日月疊壁,以垂麗天之象;③山川煥綺,以鋪理地之形:④此蓋道之文也⑤。仰觀吐曜,俯察含章,⑥高卑定位,故兩儀既生矣⑦。惟人參之,性靈所鐘,是謂三才。⑧為五行之秀⑨,實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注釋】
①文:“文”在《文心雕龍》中有多種含義,這里是廣義的“文”,泛指一切事物的外部文采,即萬物的形態色澤和聲韻之美。德:意為“得道”,指“道”的體現。②玄黃:語出《周易·坤卦·文言》“天玄而地黃”。玄,高空的深藍色,指天的顏色;黃,指地的顏色。方圓:古人誤以為天圓地方。③疊璧:《尚書·顧命》的《正義》里傳說日月曾經一度像璧玉那樣重疊起來。垂:懸。麗:附著。④煥:光彩。綺:有花紋的絲織品。理地:使地有文理。⑤道:本篇的“遺”有多種含義,這里指自然之道,具體含義是客觀事物本身發展變化的規律。⑥吐曜:發光,指日月星。含章:蘊涵文采,指山川風光。⑦兩儀:指天地。⑧性靈:指人的天性智慧。鐘:聚集。三才:天地人。⑨五行:金木水火土,古人認為這是構成天地萬物的五種元素。
【譯文】
文采作為“道”的體現,它的意義真是偉大啊,它與天地一起產生。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有了天地就有了深藍色和黃色的不同,圓形和方形的分別。日月像重疊的璧玉,懸掛在天空,顯示出光輝燦爛的景象;山河像美麗的錦繡,鋪陳在天地,展示著地形的文理:這大概就是自然規律產生的文采。抬頭仰望天空日月星辰發出的光芒,俯視地上山川原野蘊涵的文采,上下的位置確定后,天地便產生了。后來又有賦予著聰明智慧的人類參與進來,就和天地并稱為“三才”。人是萬物中的靈長,實在是天地的核心。作為天地核心的人類產生了,語言也就隨之確立了;語言確立了,文學也就跟著產生了,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
1.2傍及萬品①,動植皆支:龍鳳以藻繪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②云霞雕色,有逾畫工之妙;草木賁華,無待錦匠之奇。③夫豈外飾?蓋自然耳:至于林籟結響,調如竽瑟;④泉石激韻,和若球锃⑤。故形立則章成矣,聲發則文生矣。夫以無識之物,郁然有彩,有心之器,其無文歟?⑥
【注釋】
①傍:指推廣。②藻繪:美麗的外貌。藻,文采;繪,彩畫。炳蒔:光彩動人的形式。炳,光彩鮮明;蔚,色彩繁多。凝:聚集。③賁(bi必)華:開花。賁,裝飾。奇:美化,加工。④籟:風吹孔竅所發出的聲音。竽:吹奏樂器,像
文心雕龍 作者簡介
劉勰(約公元465——520),字彥和,生活于南北朝時期,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文學理論家。祖籍山東莒縣東莞鎮 大沈莊(大沈劉莊)。他曾官縣令、步兵校尉、宮中通事舍人,頗有清名。晚年在山東莒縣 浮來山創辦(北)定林寺。劉勰雖任多官職,但其名不以官顯,卻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龍》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學史上和文學批評史上不可或缺的地位。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唐代進士錄
- >
煙與鏡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