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中國的沙漠.戈壁-西部地標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3935204
- 條形碼:9787543935204 ; 978-7-5439-3520-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的沙漠.戈壁-西部地標 本書特色
中國的沙漠,包括戈壁及半干旱地區的沙地,總面積達130.8萬平方千米,約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13.6%。其中沙質荒漠占45.3%,沙地占11.2%,戈壁占43.5%。在沙質荒漠及沙地面積中,流動沙丘占62.4%,半固定、固定沙丘占33.6%,風蝕地占4%。在戈壁中,以剝蝕作用為主的戈壁占戈壁總面積的32%,余為以洪積及洪積沖積作用為主的戈壁。
本書包括八章,介紹了中國的沙漠和戈壁知識,主要內容包括:沙漠溯源、中國沙漠的氣候特點、風沙環境、綠洲、沙漠化和沙塵暴、沙漠戈壁地區的自然資源、中國的沙漠和沙地、中國的戈壁等。
中國的沙漠.戈壁-西部地標 內容簡介
隨著社會的發展,地理知識已加入前沿生活文化的行列。
中國西部的很多地理景觀,如雪山、沙漠、戈壁、草原等都是中國之*。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西部自然野性的地理景觀也逐漸為人所知。
在《中國國家地理》2005年組織評選的“中國*美的地方排行榜”中,在17類景觀中,12類景觀的**名都位居西部。
本套叢書由一線的專業權威人士撰寫,叢書主要從自然角度選取具有西部特色的地標性地 理景觀作為主體,從科學專業的角度出發,配以豐富的圖片資料,力求深入淺出、客觀詳盡地介紹西部地理景觀知識。
本書為該套叢書之一《西部地標(中國的沙漠·戈壁)》。
中國的沙漠.戈壁-西部地標 目錄
從流沙到荒漠
沙漠是干旱氣候的產物
就地起沙——沙漠沙從哪里來
第二章 中國沙漠的氣候特點
典型的溫帶沙漠
中國沙漠氣候的形成
控制中國沙區氣候的三股大氣環流
第三章 風沙環境
風沙運動
風沙堆積
風沙危害
風沙地貌
鳴沙現象
第四章 綠洲
綠洲的概念
綠洲的特性
綠洲的類型
特殊的氣候效應
豐富多樣的綠洲生物
綠洲農業
綠洲的形成與演變
綠洲生態危機
第五章 沙漠化和沙塵暴
什么是沙漠化
沙塵暴
土地沙漠化和沙塵暴的現狀及發展態勢
第六章 沙漠戈壁地區的自然資源
沙漠戈壁地區自然資源與沙產業
豐富的光熱和風能
珍貴的水資源和植物資源
沙漠戈壁的礦產資源
第七章 中國的沙漠和沙地
中國*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
充滿生機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
中國*美的沙漠——巴丹吉林沙漠
天上掉下來的騰格里沙漠
柴達木盆地的沙漠
神秘的庫姆塔格沙漠
“紅色公牛”——烏蘭布和沙漠
“弓上的弦”——庫布齊沙漠
賽烏素——毛烏素沙地
距離北京*近的沙地——渾善達克沙地
遼闊富饒的科爾沁沙地
呼倫貝爾沙地和松嫩沙地
第八章 中國的戈壁
阿拉善高原戈壁
新疆東部的戈壁
河西走廊西北部戈壁
準噶爾盆地戈壁
塔里木盆地戈壁
柴達木盆地戈壁
主要參考文獻
中國的沙漠.戈壁-西部地標 節選
《中國的沙漠:戈壁》主要內容:隨著社會的發展,地理知識已加入前沿生活文化的行列。中國西部的很多地理景觀,如雪山、沙漠、戈壁、草原等都是中國之*。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西部自然野性的地理景觀也逐漸為人所知。在《中國國家地理》2005年組織評選的“中國*美的地方排行榜”中,在17類景觀中,12類景觀的**名都位居西部。本套叢書由一線的專業權威人士撰寫,叢書主要從自然角度選取具有西部特色的地標性地理景觀作為主體,從科學專業的角度出發,配以豐富的圖片資料,力求深入淺出、客觀詳盡地介紹西部地理景觀知識。
中國的沙漠.戈壁-西部地標 相關資料
典型的溫帶沙漠久旱不雨與驟雨成災的降水特征沙漠地區的共同點就是干旱,而降水稀少是氣候十旱的直接表現,也是植被稀疏的主要原因。我國沙區的降水量,一是有隨著距海里程的增加而遞減的總趨勢,絕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低于北半球同緯度的年平均降水量(約510毫米);二是高山、高原與盆地交錯分布的西部沙區,如新疆南北盆地及柴達木沙區。降水量都是從四周向中央遞減,以沙漠腹地最為干旱。以溫都爾廟百靈廟鄂托克旗定邊畫線,該線以東的半干旱地區,盛復可受到夏季風的影響,雨水稍多,年降水量有200—400毫米;該線以西的廣人干旱地區,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和柴達小盆地中心,年平均降水量多在30毫米以下。根據實測,塔克拉瑪干沙漠中心地帶1995~1998年的年平均降水量只有24.6毫米。尤其是吐魯番盆地中的托克遜10年的年平均降水量只有3.9毫米,為全國現有降水量的最低紀錄。1996年,這里僅6月和8月各有1個降水日,降水量分別為0.4毫米和0.1毫米。葉魯番的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6.6毫米,塔里水盆地東南緣的若羌縣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7.4毫米,青海柴達木盆地西北的冷湖鎮多年平均降水量為l7.6毫米。由位于吐魯番鹽地的托克遜和若羌、冷湖組成的三角地帶被稱為“歐亞大陸旱極”,向四周遠去,降水量逐漸增大。
- >
史學評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