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yǎng)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tǒng)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shù)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chuàng)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qū)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xiàn)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油務員-(適用于技師.高級技師)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365091
- 條形碼:9787508365091 ; 978-7-5083-6509-1
- 裝幀:暫無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油務員-(適用于技師.高級技師) 節(jié)選
2003年底,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全面啟動了國家高技能人才培訓工程。為了加快電力行
業(yè)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與中國電力企業(yè)聯(lián)合會共同啟動了“電力高技能
人才培訓項目”,組織編寫了《電力行業(yè)特有工種技師、高級技師培訓規(guī)范》(以下簡稱《培
訓I規(guī)范》,以指導電力行業(yè)高技能人才培訓l工作的開展。
河南電力技師學院作為河南省電力公司生產(chǎn)技能人員培訓中心,自1997年起全面開展
電力行業(yè)高技能人才培訓工作,在電力行業(yè)高技能人才培訓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但在培
訓過程中深感電力高技能人才培訓I教材匱乏且針對性不強,無法滿足《培訓l規(guī)范》的要求。
為進一步規(guī)范高技能人才培訓工作,提供適用的配套教材,河南省電力公司專門成立編寫委
員會,指導河南電力技師學院組織編寫了《電力行業(yè)高技能人才培訓系列教材》。
在本書編寫過程中,各編寫組在編寫委員會的指導下,積極組織研討,充分聽取電力行
業(yè)專家有關編寫的意見和建議;認真進行職業(yè)能力分析,以國家職業(yè)標準及相關規(guī)程、規(guī)范
為依據(jù);結合各工種職業(yè)技能鑒定規(guī)范及新知識、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的內容,采用模
塊化結構進行編寫。教材內容主要針對技師培訓需求,兼顧高級工、高級技師培訓,以適用
為主、夠用為度,突出了專業(yè)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內容相結合的職業(yè)培訓特色。
本書主要包括應用文寫作等相關知識,化學分析基礎等專業(yè)基礎知識,變壓器油、汽輪
機油及抗燃油、六氟化硫絕緣介質、變壓器油中溶解氣體分析與診斷等專業(yè)知識,特別增加
了綜合技能訓l練知識部分,突出了技能培訓。
本書由馬曉娟主編,**單元模塊一由鄭香云編寫;**單元模塊二由張伯海編寫;第
二單元模塊一、二,第三單元模塊二由惠自洪編寫;第二單元模塊三的課題一,第三單元模
塊十由曲在輝編寫;第二單元模塊三的課題二~五,第三單元模塊五由鄭國彥編寫;第三單
元模塊一的課題一~四、六、七,模塊三,模塊四的課題一~三,模塊七、九,第四單元由
馬曉娟編寫;第三單元模塊一的課題五由黃淑營編寫;第三單元模塊四的課題四、五由王偉
編寫;第三單元模塊六、八由趙亞軍編寫。
本書由河南電力試驗研究院李德志主審。
本套系列培訓教材的編寫得到了河南省電力公司及電力行業(yè)有關專家的大力支持,并得
到了商丘中分儀器廠趙寶玉和開封供電公司鄭鈞的熱情幫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不足之處,懇請讀者提出批評指正。
編者
2007年12月
課題三汽輪機油試驗方法及要點
一、破乳化度
(一)概要
石油和合成液破乳性能按照GB/T 7305~2003《石油和合成液水分離性測定法》進行
測定,運行中汽輪機油破乳化度按照GB/T 7605—1987《:運行中汽輪機油破乳化度測定法》
進行測定。
GB/T 7305—2003方法和GB 7605—1987方法所用儀器和試驗步驟基本相同。不同之
處是結果判斷和精密度有差別。因GB/T 7605—1987方法是測定運行中汽輪機油的。
取試樣和蒸餾水各40ral注入量筒內,在測定溫度下,以1500r/rain的轉速攪拌5min,
記錄油與水分分離時間。
(二)測試要點
(1)試驗所用的量筒,必須清洗干凈,避免由于量筒清潔度不夠,乳濁液粘附在量筒壁
上,造成試驗結果誤差。
(2)攪拌金屬棒安裝時垂直在量筒正中心,避免攪拌棒偏離中心將量筒打破。
(3)攪拌電機的轉速為1500r/min-+-50r/rain,使用前應測量一下,攪拌速度過快或過
慢都會影響試驗結果的準確性。
(4)試驗溫度要恒定在54。C±1。C。因為溫度對油的黏度有影響,會造成乳化分離時間
的差別。
二、泡沫特性
泡沫特性按照GB/T 12579—2002《潤滑油泡沫特性測定法》進行測定。
(一)概要
此標準適用于未加用以改善或遏止形成穩(wěn)定泡沫傾向的添加劑的潤滑油。在試樣中通入
一定流量空氣,其試驗步驟分3個程序:24。C±0.5'C、93。C±0.5℃、24。C±0.5'C,記錄
泡沫體積。
(二)測試要點
(1)新的或使用一段時間后的氣體擴散頭,應進行滲透率的測定。
(2)試驗浴按規(guī)定要求保持恒溫:必須使試樣量筒浸入浴中至少達900ml刻線處。
(3)所用的量筒、進氣管、氣體擴散頭每次必須清洗干凈,并用干燥空氣吹干,避免影
響試驗結果的準確性。
三、防銹性能試驗
防銹性能按照GB/TI11143--1989《加抑制劑礦物油在水存在下防銹性能試驗法》進行測定。
(一)概要
該方法用來檢驗添加防銹劑的汽輪機油與水混合時對鋼棒的防銹能力。
將300mL試樣和30mL蒸餾水混合,把圓柱形的試驗鋼棒全都浸在其中,在60。C下進
行攪拌。試驗時間為24h,試驗結束后觀察試棒銹蝕的痕跡和銹蝕的程度。
(二)測試要點
此項試驗關鍵在于鋼棒的處理,應經(jīng)精磨、研磨和拋光,使鋼棒沒有劃痕,呈均勻精細
的磨光表面。鋼棒不要用手直接接觸,用一塊干凈、干燥的無絨棉布或絲毛織物輕輕揩試,
然后裝到塑料支柄上,立即浸入試樣中。在試驗中間可以取出鋼棒觀察銹蝕情況,若已嚴重
銹蝕,可立即停止試驗。
四、空氣釋放值
空氣釋放值按照SH/T 0308—1992《潤滑油空氣釋放值測定法》進行測定。
(一)概要
該方法適用于汽輪機油、液壓油或其他要求測定空氣釋放值的油品。
將試樣加熱到25。C、50。C、75。C并通人一定量的壓縮空氣,使試樣劇烈攪動,空氣在
試樣中形成小氣泡和霧沫空氣。停氣后記錄試樣中霧沫空氣體積減少到O.2%時所需的時
間,該時間即為氣泡分離時間,以min表示。
(二)測試要點 ·
(1)試驗過程應保持溫度恒定,通入空氣的壓力為表壓0.02MPa,必要時進行調節(jié)。
(2)用小密度計測量其密度時,可用鑷子動一下小密度計使其上下浮動,靜止時再讀一
次數(shù),使其讀數(shù)準確,以便精確記錄氣泡分離時間。
五、氧化安定性
未使用的含抗氧劑的礦物汽輪機油氧化安定性按照SH/T 0124—2000《含抗氧劑的氣
輪機油氧化安定性測定法》進行測定,運行中的汽輪機油可按照GB/T 12581—2006《加抑
制劑礦物油氧化特性測定法》方法進行i貝0定,也可按照GB/T 14541—2005《電廠用運行礦
物汽輪機油維護管理導則》資料性附錄C旋轉氧彈法進行測定。
(一)概要
SH/T 0124—2000方法適用于測定含抗氧劑的汽輪機油氧化安定性,是評定汽輪機油
抗氧化能力的快速測定法。
將裝有試樣的含有油溶性環(huán)烷酸鐵、環(huán)烷酸銅催化劑的氧化管放入溫度為120。C的加熱
浴中,通氧氣164h,揮發(fā)性酸由流動氧吹出被水吸收。試驗結束后測定揮發(fā)性酸、可溶性
酸及油泥含量。如需要測定揮發(fā)性酸逸出速率達到顯著增高的時間(誘導期),可每日測定
‘揮發(fā)性酸來繪制酸值一時間曲線。
GB/T 12581—2006測定汽輪機油的抗氧化安定性,需要長期氧化后油中總酸值達到
2.0mg KOH/g所需時間(h)。一般汽輪機油氧化時間不小于2000h才為合格,時間比較
長,使用單位驗收新油可不采用此方法。
GB/T 14541—2005資料性附錄C旋轉氧彈法測定汽輪機油氧化安定性,通過試樣與一
定數(shù)量氧氣反應的時間,可以計算出油品的抗氧化能力,并與原來新油試驗數(shù)據(jù)比較,每年
喪失的抗氧化能力的百分率。檢查和分析抗氧化能力下降的原因,找出影響油質使用壽命下
降的問題。
(二)測試要點
(1)所有氧化管和導氣管要清洗干凈,避免影響試驗的準確性。
(2)氧化管、導氣管和流量計的連接要嚴密,以免影響氧氣的通人量和對揮發(fā)酸的
收集。
(3)氧化后沉淀物的測定,操作要特別仔細,每個環(huán)節(jié)要掌握其要點,如過濾、洗凈
油、洗沉淀以及蒸干沉淀物的溶劑等,否則容易造成試驗誤差超出規(guī)定。
課題四 抗燃油試驗方法及要點
一、氯含量
抗燃油中氯含量按照DL/T 433—1992《抗燃油氯含量測定方法(氧彈法)》進行測定。
(一)概要
. 試樣在充滿氧氣的氧彈中燃燒,燃燒后生成的氯化氫氣體,被堿性過氧化氫溶液吸收,
吸收液用硝酸溶液調節(jié)pH值為3~4,以二苯偶氮碳酰肼和澳酚藍為指示劑,用標準濃度
硝酸汞溶液滴定。測定磷酸酯抗燃油中氯含量的方法,還可以采用X_熒光衍射法和庫侖法。
(二)測試要點
(1)試樣在氧彈中必須完全燃燒。待氧彈冷卻后要緩慢打開放氣閥。
(2)用80~100mL蒸餾水清洗氧彈內各個部件,要小量多次沖洗直到水溶液為中性為
止,若沖洗不凈,會造成試驗結果偏低。
二、密度
油品密度按照GB/T 1884—2000《原油和液體石油產(chǎn)品密度實驗室測定法(密度計
法)》、GB/T 2540—1981《石油產(chǎn)品密度測定法(比重瓶法)》進行測定。
(一)原理
GB/T 1884—2000密度計法是以阿基米德定律為基礎的。當密度計沉入液體時,排開
一部分液體,并受到自下而上的、等于其所排開液體重量的浮力的作用。當密度計處于靜止
時,密度計所排開的液體重量等于密度計本身的重量,即單位體積內油品的質量,稱為油品
的密度。用石油計量表把觀察到的密度計讀數(shù)換算成標準密度。
(二)測試要求
(1)將混合好的均勻試樣小心沿著密度計量筒壁注入量筒內,防止濺起和產(chǎn)生氣泡。當
試樣表面有氣泡聚集時,可用一片清潔的濾紙除去。
(2)測量時,應在沒有較大空氣流動的地方;在測量過程中溫度應沒有顯著變化,環(huán)境
的溫度變化不大于2。C。
(3)將密度計浸入試油時,應輕輕緩慢放入,以防止密度計一下沉到量筒底部,碰破密
度計。
(4)切勿橫向拿取密度計的細管一端,以防折斷。
(5)當試油過于黏稠,密度計放入量筒內不能自由沉浮,同時密度計讀數(shù)標尺上粘有深
色試油,影響讀數(shù),造成測試結果不準。此時,必須先用煤油進行稀釋。用等體積的已知密
度(J02)的煤油稀釋,測出混合油的密度(IDl)后,按P一210l—102的公式計算出試油的密
。
三、自燃點
在規(guī)定條件下油品在沒有火焰接觸時,自發(fā)著火的溫度稱為自燃點?谷加妥匀键c按照
DL/T 706—1999《電廠用抗燃油自燃點測定方法》進行測定。
將一個錐形三角燒瓶放在加熱設備內,并在加熱設備口上安裝一個反光鏡,用來觀察向
三角瓶內滴加的抗燃油是否著火,著火時記錄下自燃著火的*低溫度。
- >
朝聞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山海經(jīng)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推拿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