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在歷史與人文之間徘徊-童慶炳文學專題論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3088539
- 條形碼:9787303088539 ; 978-7-303-08853-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在歷史與人文之間徘徊-童慶炳文學專題論集 本書特色
文學理論是“二元對立”的思維方法具有破壞性。因為這種思維方法就是“階級斗爭”“你死我活”的產物。實際上,世界上的事物并不總是對立的。冬天嚴寒中綻放的梅花是美麗的,春天融融暖意中盛開的桃花也是醉人的。
本書收集了七個專題的論文,其中提出了我的一些看法,只是自己的一孔之見,有謬誤之處敬請讀者批評。
在歷史與人文之間徘徊-童慶炳文學專題論集 內容簡介
文學理論是“二元對立”的思維方法具有破壞性。因為這種思維方法就是“階級斗爭”“你死我活”的產物。實際上,世界上的事物并不總是對立的。冬天嚴寒中綻放的梅花是美麗的,春天融融暖意中盛開的桃花也是醉人的。
本書收集了七個專題的論文,其中提出了我的一些看法,只是自己的一孔之見,有謬誤之處敬請讀者批評。
本書收集了童慶炳教授對文學理論的七個專題研究的論文,分別為:文學的審美特征、文學內容與形式相互征服、文學活動“二中介”、文體三層面說、中國當代文學創作的歷史——人文張力、中國古代文論的現代轉化、歷史文學三向度。
在歷史與人文之間徘徊-童慶炳文學專題論集 目錄
專題一 文學的審美特征
編著按
論題一 關于文學特征問題的思考
論題二 文學與審美
論題三 文學的格式塔質和審美本質
論題四 審美揚——文學的藝術特性
論題五 特征原則與作家的發現
論題六 藝術真實性問題漫議
論題七 怎樣理解文學是“審美意識形態”
論題八 “審美意識形態”論的再認識
論題九 新時期文學審美特征論及其意義
【附錄一】 評童慶炳《文學審美特征論》
專題二 文學內容與形式相互征服
論題一 論美在于內容與形式的交涉部
論題二 論文藝作品內容與形式的辯證矛盾
論題三 藝術作品內容與形式辯證矛盾的心理學內涵
【附錄二】 “內容與形式的相互征服”
專題三 文學活動“二中介”
編者按
論題一 恩格斯晚年的聲音與馬克思早期“藝術生產”論
論題二 普列漢諾夫論社會心理與文學藝術
論題三 文學活動的“二中介”說
【附錄三】方法論的啟示
專題四 文體三層面說
編者按
論題一 論文學文體三層面
論題二 論文學文體形成的原因
【附錄四】朝拜語言的圣地
專題五 中國當代文學創作的歷史——人文張力
編者按
論題一 人文主義的歷史維度和歷史主義的人文維度
論題二 人文關懷與歷史理性的雙重缺失
論題三 歷史——人文之間的張力
論題四 在歷史與人文之間徘徊
【附錄五】從現代性的視角看文藝的精神價值取向
專題六 中國古代文論的現代轉化
編者按
論題一 中華古代文論研究的現代視野
論題二 再論中華古代文論研究的現代視野
論題三 三論中華古代文論研究的現代視野
論題四 試論中國古代文論的價值根據
【附錄六】找到打開中國古代文論的一把鑰匙
專題七 歷史文學三向度
編者按
論題一 歷史題材創作三向度
論題二 “歷史3”——歷史題材文學創作的歷史真實
論題三 歷史文學中的封建帝王評價問題
論題四 重建·隱喻·哲學意味
論題五 “重建”——歷史文學創作的必由之路
【附錄七】大歷史觀·審美意識·現實關懷
編后記
在歷史與人文之間徘徊-童慶炳文學專題論集 節選
專題一 文學的審美特征
◎編者按◎
文學審美特征說
文學的特征問題是文學理論中一個基本問題,其重要性是不是言而喻的。長期以來文論界一直持“形象特征”說,認為文學和科學的對象是同一的,但文學用形象來說話,科學則用邏輯來說話,因此“形象”是文學的特征。這一理論幾乎成為鐵的定律,似乎不可推翻。在20世紀80年代初童慶炳先生和一些同行對此提出懷疑。童慶炳追根溯源,發現“形象特征”說來源于俄國19世紀大批評家別林斯基,是別林斯基的一個理論“失誤”,并指出這一理論正是文學創作中“公式化”理論根源之一。他的研究結果是以“審美特征”說取代“形象特征”說。“審美特征”說強調文學必須有詩意情感的灌注,文學與非文學的區別正在這里。這可以說是“新時期”開始之際一個重要的理論收獲。值得指出的是,童慶炳把他的“審美特征”說,運用于文學真實性、文學典型問題、文學作品內容與形式的關系問題以及語文教學等問題的研究中,派生出不少新說。“審美特征”說推動了文學觀念的變革,其意義是深遠的。但是童慶炳也清楚看到,文學不是“純審美”的,文學的版圖十分遼闊。他提出了“文學50元”的構想。20世紀90年代末期,他進一步完善文學審美特征說,深入論證和總結了“審美意識形態論”。看來,童慶炳的目光并未離開馬克思的視野,但他看到了更加新鮮絢麗的美景。
……
在歷史與人文之間徘徊-童慶炳文學專題論集 作者簡介
重慶炳,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百所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師范大學文藝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文藝理論學會顧問,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 中國作協理論批評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文學理論、中國古代詩學、美學、文藝心理學等方面的研究。主要著有《文學概論》、《文學活動的美學闡釋》、《藝術創作與審美心理》等。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回憶愛瑪儂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