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中國水泥發展史 版權信息
- ISBN:7801598571
- 條形碼:9787801598578 ; 978-7-80159-857-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水泥發展史 本書特色
本書全面敘述了中國水泥工業發展歷史,為全面客觀地評述中國水泥史,作者將中國水泥工業發展過程置于中國近代社會史和世界水泥發展史的進程中進行考察和研究,注重了歷史的相關性和繼承性,以及歷史的經驗。
中國水泥發展史 內容簡介
中國水泥工業經過百余年的發展,2003年,水泥年產量已達8.6億噸,約占世界總產量的40%,雄居世界**位。然而,至今尚無一本全面敘述中國水泥工業發展歷史的書。
中國水泥史跨越的時代雖不長,但其內容浩瀚,對她的研究,非個人之力所能承擔,非短期之內所能完成。作者在退休之后,出于對事業的責任感,抽出時間對中國水泥史作了些初步研究探索,現將其結果匯編成冊,拋磚引玉,希望能引起更多人來關注水泥工業的發展。
為全面客觀地評述中國水泥史,作者將中國水泥工業發展過程置于中國近代社會史和世界水泥發展史的進程中來進行考察和研究,注重了歷史的相關性和繼承性,以及歷史的經驗。
水泥,是建筑用膠凝材料。中國古代曾有過輝煌的建筑膠凝材料史。早在公元前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時期,我們的祖先就懂得用“白灰面”涂抹山洞,此后又學會用黃泥漿砌筑土坯墻,至公元前7世紀,開始出現了石灰。在公元5世紀的南北朝時代,出現了一種名叫“三合土”的建筑材料,然而,由于社會與經濟的停滯,我國建筑膠凝材料發展到“三合土”階段似乎就停止不前了。在歐美國家,建筑膠凝材料的發展則在羅馬砂漿的基礎上不斷提高,*終發明了波特蘭水泥。相應的,水泥工業成長壯大,其生產技術不斷進步。當時的中國從外國輸入水泥,輸入生產技術,許多人當時把水泥稱為“洋灰”。
中國水泥工業在各個時期的發展都與當時國內外所發生的政治事件有關。清朝末期,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閉關自守的大門,世界列強紛紛入侵中國,輸入商品,開辦工廠,恣意掠奪,其中包括輸入水泥和在中國開辦水泥廠。清末的“洋務運動”中,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建設需要大量水泥,促使中國民族水泥工業興起。20世紀初的日俄戰爭后,日本水泥資本隨日本侵略勢力的入侵進入中國,開辦了一批日資水泥企業。**次世界大戰中,世界列強熱衷于國內戰爭,無暇顧及對中國的進一步掠奪,中國民族水泥工業乘機獲得較大發展。抗日戰爭期間,淪陷區民族工業遭挫折和破壞,敵后的西南、華中和西北地區由于戰爭和經濟建設需要而產生了一些小水泥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百廢待興,大興土木,在計劃經濟體制時期國家建設了一大批水泥企業,改革開放使中國現代水泥企業紛紛誕生。
中國水泥生產技術水平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不斷提高,由低到高大致分為立窯、濕法回轉窯、日產2000噸熟料預分解窯新型干法和日產5000噸熟料預分解窯新型干法等4個層次。每一個層次的發展基本上都是先購買外國成套技術設備,然后進行自主開發,實行設備國產化,*后達到全國普遍推廣。中國水泥史上設備國產化的進程中有4個里程碑:昆明水泥廠(后改名云南水泥有限公司)是國產設備建設立窯廠的里程碑;湘鄉水泥廠(后改名韶峰水泥集團有限公司)是國產設備建設濕法回轉窯廠的里程碑;江西水泥廠(后改名江西萬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是國產設備建設日產2000噸熟料預分解窯新型干法廠的里程碑;安徽海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國產設備建設日產5000噸熟料預分解窯新型干法廠的里程碑,中國水泥工業現代化步伐從此大大加快。
從經濟體制的變化看,中國水泥工業先后經歷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市場經濟體制和社會主義的計劃經濟體制,又經歷了由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半封建、半殖民地市場經濟體制下創建的民族水泥工業,不僅作為新中國水泥工業的發展基礎而給以肯定,而且他們的籌資方法、領導體制和市場競爭等情況,對正在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中的水泥企業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創建的水泥企業大都采用技術落后的濕法窯和立窯,他們卻是中國現代水泥工業的基礎,是我國水泥工業發展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對國民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催生出一大批以預分解窯新型干法為標志的新一代水泥企業。預分解窯新型干法是當代*先進的、可持續發展的水泥生產方法。中國水泥工業正經歷著用預分解窯新型干法淘汰濕法窯和立窯的歷史任務,以適應人類社會協調發展的要求。
企業是社會生產基石,水泥工業主要由眾多水泥企業所組成。中國水泥工業在歷史進程中不斷發生企業的興衰,一些企業誕生或壯大,一些企業消亡或衰落。在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的過程中,發生了同樣的現象,一些企業興盛,一些企業沒落。以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為代表的一批水泥骨干企業在改革開放大潮中,不斷創新,努力奮進,茁壯成長,成為時代的幸運者。本書介紹了這些企業的壯大過程和成就,并以專門章節敘述了“海螺水泥”和“山水集團”,其他企業則在有關章節中敘述。
歷史是人民創造的。中國水泥史是由千千萬萬的中國水泥工作者所譜寫的。在中國水泥工業發展的不同時期涌現出許多佼佼者,如:民國時期水泥界叱咤風云的“水泥大王”王濤;共和國初期水泥工業發展的總指揮、“布衣”部長賴際發;水泥界的傳奇人物劉公誠;改革開放時期發展現代水泥工業的旗手郭文叁,等等。他們的經歷和業績分別在有關章節中做了介紹。
本書謹以“發展史”為名,獻給讀者。作者雖然盡*大努力從多方搜集史料,但限于能力和條件,收集到的資料不夠全,有些發展過程的敘述尚不夠全面、完整,在評述中還難免有所偏頗,望讀者批評指正。
書中的歷史事實都是以文獻資料、對有關人員的采訪和作者親身經歷作為依據。所用資料名稱按引用順序列于附錄之中。
學史可明志,溫故而知新。企盼本書的出版對中國水泥工業發展有所裨益。
中國水泥發展史 目錄
**章水泥的發明
第二章水泥生產技術的進步
第三章中國*早的水泥廠
第四章中國民族水泥工業的興起
第五章日本水泥資本進入中國
第六章民國初期民族水泥工業的壯大與企業競爭
第七章戰爭中民族水泥工業的苦難
第八章水泥企業的國有化
第九章臺灣水泥工業發展概述
第十章新中國計劃經濟時期大中型水泥廠的建設
第十一章中國水泥預分解窯新型干法的研究與發展
第十二章中國水泥立窯的發展與淘汰
第十三章海螺水泥的崛起
第十四章山水集團的脫穎而出
第十五章新世紀迎來中國水泥新型干法發展新高潮
第十六章國有水泥企業產權制度的改革
第十七章新中國水泥品種與產品標準
第十八章中央建材主管部門及其所屬服務性企事業單位
第十九章“水泥大王”王濤
第二十章“布衣部長”賴際發
第二十一章傳奇人物劉公誠
資料目錄
后記
中國水泥發展史 作者簡介
王燕謀,科學家、高級工程師。1932年11月生于張家港市楊舍鎮。早年就讀于楊舍小學、梁豐中學。195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6年畢業于南京工學院(今東南大學)。分配于中國建材研究院工作,1958年在蘇聯列寧格勒建筑工程學院(今俄羅斯圣彼得堡建筑大學)學習。1962年獲蘇聯科學技術副博士學位。回國后重返中國建材研究院,專題研究水泥,歷任副院長,院長等職。1964年晉升為工程師。1982年任國家建材局副局長、局長及二、三、四界局科技委主任和中國硅酸鹽學會五界理事長等職。在職期間,主要為中國建材工業技術進步取得重大效果而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同時,曾主編出版了:《當代中國的建筑工業》、《新中國建筑材料工業的創業者》、《中國建筑工業概論》、《硫鋁酸鹽水泥》、《中國玻璃纖維增強水泥》等著作。曾任中共"十四大"代表,第八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專業委員會顧問,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等職。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自卑與超越
- >
煙與鏡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