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水泥-建筑材料標準匯編(上)(第4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6645577
- 條形碼:9787506645577 ; 978-7-5066-4557-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水泥-建筑材料標準匯編(上)(第4版) 內容簡介
本卷匯編共收錄2007年7月30日以前發布的水泥基礎標準、管理標準、產品標準和試驗方法標準共82項,其中國家標準42項、行業標準40項。共分為4部分:一、基礎標準 國家標準10項,行業標準6個;二、管理標準 國家標準4項;三、產品標準 國家標準10項,行業標準10項;四、試驗方法標準 國家標準18項,行業標準24項。
水泥-建筑材料標準匯編(上)(第4版) 目錄
gb/t 203—1994 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爐礦渣
gb/t 1596—2005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t 2847—2005 用于水泥中的火山灰質混合材料
gb/t 4131—1997 水泥的命名、定義和術語
gb/t 5483—1996 石膏和硬石膏
gb 6566—2001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t 6645—l986 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電爐磷渣
gb 9774—2002 水泥包裝袋
gb 12573—1990 水泥取樣方法
gb/t 18046—2000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爐礦渣粉
jc/t417—1991(1996) 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鉻鐵渣
jc/t 418—1991(1996) 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爐鈦礦渣
jc/t 452—2002 通用水泥質量等級
jc/t 667—2004 水泥助磨劑
jc/t 853—1999 硅酸鹽水泥熟料
jc/t 912—2003 水泥立窯用煤技術條件
二、管理標準
gb 4915—2004 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gb/t 16780—2007 水泥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
gb/t 16911—1997 水泥生產防塵技術規程
gb 18068—2000 水泥廠衛生防護距離標準
三、產品標準
gb 75—2007 通用硅酸鹽水泥
gb 200—2003 中熱硅酸鹽水泥 低熱硅酸鹽水泥 低熱礦渣硅酸鹽水泥
gb 201—2000 鋁酸鹽水泥
gb 748—2005 抗硫酸鹽硅酸鹽水泥
gb/t 2015—2005 白色硅酸鹽水泥
gb 2938—1997 低熱微膨脹水泥
gb/t 3183—2003 砌筑水泥
gb 10238—2005 油井水泥
gb 13590—2006 鋼渣硅酸鹽水泥
gb 13693—2005 道路硅酸鹽水泥
jc/t 311—2004 明礬石膨脹水泥
jc 437—l996 自應力鐵鋁酸鹽水泥
jc 600一2002 石灰石硅酸鹽水泥
jc/t 659—2003 低堿度硫鋁酸鹽水泥
jc/t 736—l985(1996) 特快硬調凝鋁酸鹽水泥(原zbq 11002—85)
jc/t 737—l986(1996) 工型低堿度硫鋁酸鹽水泥(原zbq 11003—86)
jc/t 740—2006 磷渣硅酸鹽水泥
jc/t 870--2000 彩色硅酸鹽水泥
jc 933—2003 快硬硫鋁酸鹽水泥 快硬鐵鋁酸鹽水泥
四、試驗方法標準
gb/t 176—1996 水泥化學分析方法
gb/t 205—2000 鋁酸鹽水泥化學分析方法
gb/t 208—1994 水泥密度測定方法
gb/t 749—2001 硅酸鹽水泥在硫酸鹽環境中的潛在膨脹性能試驗方法
gb/t 750—1992 水泥壓蒸安定性試驗方法
gb/t 1345—2005 水泥細度檢驗方法 篩析法
gb/t 1346—2001 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凝結時間、安定性檢驗方法
gb/t 2022—1980 水泥水化熱試驗方法(直接法)
gb/t 2419—2005 水泥膠砂流動度測定方法
gb/t 2420—1981 水泥抗硫酸鹽侵蝕快速試驗方法
gb/t 5484—2000 石膏化學分析方法
gb/t 5762—2000 建材用石灰石化學分析方法
gb/t 8074—1987 水泥比表面積測定方法(勃氏法)
gb/t 12957—2005 用于水泥混合材的工業廢渣活性試驗方法
gb/t 12959—1991 水泥水化熱測定方法(溶解熱法)
gb/t 12960—2007 水泥組分的定量測定
gb/t 17671—1999 水泥膠砂強度檢驗方法(iso法)
gb/t 19140—2003 水泥x射線熒光分析通則
jc/t 312—2000 明礬石膨脹水泥化學分析方法
jc/t 313—1982(1996) 膨脹水泥膨脹率試驗方法
jc/t 420—1991 水泥原料中氯的化學分析方法
jc/t 42l—2004 水泥膠砂耐磨性試驗方法
jc/t 453—2004 自應力水泥物理檢驗方法
jc/t 455—1992 水泥生料球性能測定方法
kc/t 578—1995 評定水泥強度勻質性試驗方法
jc/t 601—1995 水泥膠砂含氣量測定方法
jc/t 602—1995 水泥早期凝固檢驗方法
jc/t 603—2004 水泥膠砂干縮試驗方法
jc/t 668—1997 水化水泥膠砂中硫酸鈣含量的測定方法
jc/t 721—2006 水泥顆粒級配測定方法 激光法
jc/t 734—2005 水泥原料易磨性試驗方法
jc/t 735—2005 水泥生料易燒性試驗方法
jc/t 738—2004 水泥強度快速檢驗方法
……
水泥-建筑材料標準匯編(上)(第4版) 節選
nbsp; 言
水泥是一種重要的建材產品,主要的工程建設材料。近年來,隨著我
國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基礎建設不斷擴大,國家對工程質量的要求也趣
來越高。為了適應行業技術進步的要求和滿足廣大水泥生產企業、質量監
督檢驗部門、行業管理部門貫徹執行標準的需要,我們曾于2003年編制了
《建筑材料標準匯編 水泥2003版凈,受到廣大讀者歡迎。
五年來,我國陸續制、修訂了一批水泥行業相關的國家標準和行業
標準,特別是GB 175—2007<<通用硅酸鹽水泥二》的發布實施對水泥產品
有較大的影響,為了使大家更好地貫徹新標準,建筑材料工業技術監督
研究中心與中國標準出版社第五編輯室對2003年出版的《建筑材料標
準匯編 水泥2003版》進行了修訂、增補。本次修訂與前一版相比主
要有如下變化:
——增補了2003年6月以后新制定和新修訂的水泥國家標準和
行業標準;
——增加了水泥機械設備標準部分。
修訂后的匯編共收錄2007年12月31日以前發布的水泥行業相
關的國家標準42項、行業標準120項,分為上、下兩冊。上冊包括:基
礎標準、管理標準、產品標準、試驗方法標準四部分;下冊包括:試驗儀
器設備標準、水泥機械設備標準兩部分。
本匯編收集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屬性(推薦性或強制性)已在
目錄上標明,標準年號用四位數字表示。鑒于部分國家標準是在標準
清理整頓前出版的,現尚未修訂,故正文部分仍保留原樣,讀者在使用
這些標準時,其屬性以本匯編目錄上標明的為準(標準正文“引用標準”
中的標準的屬性)請讀者注意查對。
本匯編目錄中注有“*”者表示該標準有修改單,標準中相關內容
已按修改單改正。
本匯編讀者對象為建材、建設行業主管部門以及水泥的生產企業、
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建設施工單位、物流管理部門及工程監理、質量技
術監督機構等單位的技術管理人員。
參加本匯編匯集整理工作的有:甘向晨、金福錦、陳斌、趙婷婷、
陳瑚等同志。
編 者
2007年12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鋁酸鹽水泥化學分析方法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鋁酸鹽水泥的化學分析方法的標準法和在一定條件下被認為能給出同等結果的代用
法。
本標準適用于鋁酸鹽水泥、硫鋁酸鹽水泥和適合采用本方法的其他鋁酸鹽類水泥以及制備上述水
泥的熟料的化學分析方法。
2 引用標準
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
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2573—1990水泥取樣方法
3試驗的基本要求
3.1 試驗的次數與要求
每項測定的次數規定為兩次。用兩次試驗平均值表示測定結果。
在進行化學分析時,除另有說明外,必須同時做燒失量的測定;其他各項測定應同時進行空白試驗,
并對所測結果加以校正。
3.2質量、體積、體積比、滴定度和結果的表示
用克(g)表示質量,精確至O.000 1 g。滴定管體積用毫升(mL)表示,讀至0.02 mL。滴定度單位用
毫克/毫升(mg/mL)表示;滴定度和體積比經修約后保留有效數字四位。各項分析結果均以百分數計,
表示至小數兩位。
3.3允許差
本標準所列允許差為絕對偏差,用百分數表示。
同一試驗室的允許差是指:同一分析試驗室同一分析人員(或兩個分析人員),采用本標準方法分析
同一試樣時,兩次分析結果應符合允許誤差規定。如超出允許誤差范圍,應在短時間內進行第三次測定
(或第三者的測定),測定結果與前兩次或任一次分析結果之差值符合允許差規定時,則取其平均值,否
則應查找原因,重新按上述規定進行分析。
不同試驗室的允許差是指:兩個試驗室采用本標準方法對同一試樣各自進行分析時,所得結果的平
均值之差應符合允許差規定。
3.4 灼燒
將濾紙和沉淀放人預先已灼燒并恒量的坩堝中,烘干。在氧化性氣氛中慢慢灰化,不使火焰產生,灰
化至無黑色炭顆粒后,放入馬弗爐中,在規定的溫度下灼燒。在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稱量。
3.5 恒量
經**次灼燒、冷卻、稱量后,通過連續對每次30 min的灼燒,然后冷卻、稱量的方法來檢查恒定質
量,當連續兩次稱量之差小于O.000 5 g時,即達到恒量。
3.6檢查氯離子(硝酸銀檢驗)
按規定洗滌沉淀數次后,用數滴水淋洗漏斗的下端,用數毫升水洗滌濾紙和沉淀,將濾液收集在試
管中,加幾滴硝酸銀溶液(見4.9),觀察試管中溶液是否渾濁。如果渾濁,繼續洗滌并定期檢查,直至用
硝酸銀檢驗不再渾濁為止。
4試劑和材料
分析過程中,只應使用蒸餾水或同等純度的水;所用試劑應為分析純和優級純。用標定與配制標準
溶液的試劑,除另有說明外應為基準試劑或光譜純。
除另有說明外,%表示“%(m/m)”。本標準使用的市售溶液體積具有下列密度(P)(20℃,單位g/
cm。)或%(m/:
——鹽酸(HCl) 1.18~1.19 g/cm。;
——氫氟酸(HF) 1.13 g/em。或40%;
——硝酸(HN03) 1.39~1.41 g/cm。或65%~68%;
——硫酸(H2SO。) 1.84 g/em。或95%~98%;
——冰乙酸(CH3COOH) 1.049 g/em。或99.8%;
一一過氧化氫(H202) 1.11 g/cm。或30%;
——氨水(NH3H20) 0.90~O.91 g/cm。或25%~28%。
在化學分析中,所用氨水或酸,凡未注濃度者均指市售的濃酸或濃氨水。用體積比表示試劑稀釋程
度,例如(1+2)表示:1份體積的濃鹽酸與2份體積的水混合。
4.1 鹽酸(1+1);(1+2);(1+3);(1+11)。
4.2 硝酸(1+6);(1+9);(1+49)。
4.3硫酸(1+1);(1+9)。
4.4 氨水(1+1);(1+2)。
4.5 乙酸(1+1)。
4.6氫氧化鉀溶液(200 g/L):將200 g氫氧化鉀(KOH)溶于水中,加水稀釋至1 L。貯存于塑料瓶中。
4.7氫氧化鈉溶液(15 g/L):將15 g氫氧化納(NaOH)溶于水中,加水稀釋至1 L。貯存于塑料瓶中。
4.8無水碳酸鈉(Na 2CO。):將無水碳酸鈉用瑪瑙研缽研細至粉末狀保存。
4.9硝酸銀溶液(5 g/L):將5 g硝酸銀(AgNO。)溶于水中,加10 mL硝酸(HNO。)用水稀釋至1 。
4.10 鉬酸銨溶液(50 g/L):將5 g鉬酸銨[(NH。)。M0702。·4H20]溶于水,加水稀釋至100 mL,過濾
后貯存于塑料瓶中。此溶液可保存約一周。
4.11 抗壞血酸溶液(10 g/L):將1 g抗壞血酸(V·C)溶于100 mL水中,過濾后使用。用時現配。
4.12 抗壞血酸溶液(5 g/L):將O.5 g抗壞血酸(V·C)溶于100 mL水中,過濾后使用。用時現配。
4.1 3 焦硫酸鉀(K2S20,):將市售焦硫酸鉀在瓷蒸發皿中加熱熔化,待氣泡停止發生后,冷卻,砸碎,貯
存于磨口瓶中。
4.14 氯化鋇溶液(100 g/I。):將100 g二水氯化鋇(BaClz·2H20)溶于水中,加水稀釋至1 L。
4.1 5 二安替比林甲烷溶液(30 g/L鹽酸溶液):將15 g二安替比林甲烷(C23H24N。O:)溶于500 mL鹽
酸(1+11)中,過濾后使用。
4.16鄰菲羅啉溶液(10 g/L):將1 g鄰菲羅啉溶于100 mL乙酸(1+1)中,用時現配。
4.17 乙酸銨溶液(100 g/L):將10 g乙酸銨溶于100 mL_水中。
4.18碳酸鉀一硼砂混合熔劑:將1份質量的無水碳酸鉀(K2CO。)與1份質量的無水硼砂于瑪瑙研缽混
勻研細,貯存于磨口瓶中。
4.19碳酸銨溶液(100 g/L):將10 g碳酸銨溶解于100 mL水中。用時現配。
4.20 pH4.3緩沖溶液:將42.3 g無水乙酸鈉(CH3COONa)溶于水中,加80 mL冰乙酸(CH3COOH),
用水稀釋至1 L,搖勻。
4.21 pH5.5緩沖溶液:將172 g無水乙酸鈉(CHsCOONa)溶于水中,加20 mL冰乙酸(CH3COOH),
用水稀釋至1 L,搖勻。
4.22 pH6.O總離子強度配位緩沖溶液:將294.1 g檸檬酸鈉(C6HsNa30,·2H20)溶于水中,用鹽酸(1
+1)和氫氧化鈉(見4.7)調整溶液pH至6.0,然后加水稀釋至1 L。
4.23 pHl0的緩沖溶液:將67.5 g氯化銨(NH4C1)溶于水中,加570 mL氨水,加水稀釋至1 L。
4.24 氟化鉀溶液(150 g/L):稱取150 g氟化鉀(KF·2H20)于塑料燒杯中,加水溶解后,用水稀釋至
1 L,貯存于塑料瓶中。
4.25 氟化鉀溶液(20 g/L):稱取20 g氟化鉀(KF·2H20)于塑料燒杯中,加水溶解后,用水稀釋至
l L,貯存于塑料瓶中。
4.26 氯化鉀溶液(50 g/L):將50 g氯化鉀(KCl)溶于水,用水稀釋至1 L。
4.27 氯化鉀一乙醇溶液(50 g/L):將5 g氯化鉀(KCl)溶于50 mL水中,加入50 mL95%(y/y)乙醇
(C2HsOH),混勻。
4.28三乙醇胺[N(CH2CH20H)。]:(1+2)。
4.29酒石酸鉀鈉溶液(100 g/L):將100 g酒石酸鉀鈉(C4H4KNaO。·4H20)溶于水中,稀釋至1 L。
4.30二氧化硅(Si0:)標準溶液
4.30.1 標準溶液的配制
稱取0.200 0 g經1 000~1 100℃灼燒過30 min以上的二氧化硅(Si02),精確至O.000 1 g,置于鉑
坩堝中,加入2 g無水碳酸鈉(見4.8),攪拌均勻,在1 000~1 100℃高溫下熔融15 min。冷卻,用水將熔
塊浸出于盛有熱水的300 mL塑料燒杯中,待全部溶解后冷卻至室溫,移入1 0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
釋至標線,搖勻,移入塑料瓶中保存。此標準溶液每毫升含有0.2 mg二氧化硅。
吸取10.00 mL上述標準溶液于1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釋至標線,搖勻,移入塑料瓶中保存。此
標準溶液每毫升含有O.02 mg二氧化硅。
4.30.2工作曲線的繪制
吸取每毫升含有O.02 mg二氧化硅標準溶液O、2.OO、4.00、5.00、6.。0、8.00、10.00 mL分別放入
10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釋約40 mL,依次加入5 mL鹽酸(1+11)、8 mL95%(y/y)乙醇、6 mL鉬酸
銨溶液(見4.10)。放置30 min,加入20 mL鹽酸(1+1)、5 mL抗壞血酸溶液(見4.12),用水稀釋至標
線,搖勻。放置1 h后,使用分光光度計,10 mm比色皿,以水作參比,于660 nm處測定溶液的吸光度。用
測得的吸光度作為相應的二氧化硅含量的函數,繪制工作曲線。
4.31 二氧化鈦(TiO。)標準溶液
4.31.1 標準溶液的配制
稱取0·100 0 g經950℃灼燒過10 min以上的二氧化鈦(Ti02),精確至O.000 1 g,置于鉑(或瓷)坩
堝中,加入2 g焦硫酸鉀(見4.13),在500~600℃下熔融至透明。熔塊用硫酸(1+9)浸出,加熱至50~
60℃使融塊完全溶解,冷卻后移入1 000 mL容量瓶中,用硫酸(1+9)稀釋至標線,搖勻。此標準溶液每
毫升含有O.1 mg二氧化鈦。
吸取100.00 mL上述標準溶液于500 mL容量瓶中,用硫酸(1+9)稀釋至標線,搖勻。此標準溶液
每毫升含有O.02 mg二氧化鈦。
4.31.2工作曲線的繪制
吸取每毫升含有O.O2 mg二氧化鈦標準溶液O、2.50、5.00、7.50、10.00、12.50、15.00 mL分別放
入100 mL容量瓶中,依次加入10 mL鹽酸(1+2)、10 mL抗壞血酸溶液(見4.11)、5 mL95%(y/y)乙
醇、20 mL二安替比林甲烷溶液(見4.15)用水稀釋至標線,搖勻。放置40 min后,使用分光光度計,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與地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