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y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y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信賴保護原則的中國化建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707952
- 條形碼:9787522707952 ; 978-7-5227-0795-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信賴保護原則的中國化建構 內容簡介
中國當下信賴保護原則呈現如下圖景:理論學說以域外法為基礎,存在引進目的與本土需求的斷裂。規(guī)范層面,信賴保護條款形成限制行政權變動既有法律關系,以及對法律關系變動給予補救措施的兩階層構造。實踐中法院傾向將信賴保護認定為保護權益的審判工具,形成“信任”與“依賴”兩種基本路徑,并主要作為權益保護得以落實的依據。 據此,《信賴保護原則的中國化建構》提出:在中國行政法中,信賴保護原則不應具有涵射整個體系的基本原則地位,更適宜被看作一種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正當權益的工具,以更加注重權益實際保護而非限制既有法律狀態(tài)變動的方式發(fā)揮作用,進而借助《行政法總則》制定,實現完全“中國化”。
信賴保護原則的中國化建構 目錄
一 問題的引出:信賴保護原則在中國行政法中的研究困境
二 研究方向與范圍
三 基本命題與論證思路
**章 信賴保護原則的中國法學理框架:一個學術史的考察
**節(jié) 中國行政法的時代邏輯與域外法模板選擇
一 信賴保護原則進入中國之時的行政法邏輯
二 作為模板的域外法理論:中國大陸學人的選擇
第二節(jié) 信賴保護原則的目的性引進:權益保護
一 權益保護與法秩序穩(wěn)定的優(yōu)先序列
二 保護誰的權益
三 小結
第三節(jié) 信賴保護原則的結構性體系
一 保護對象的三重爭議
二 要件化適用規(guī)則
三 “存續(xù)保護到財產補償”的保護模式
第四節(jié) 小結:制度體系與時代背景的偏離
第二章 信賴保護原則的中國實定法注釋
**節(jié) 信賴保護條款存在與否的司法考察
一 對《行政許可法》第8條與第69條的理論質疑
二 法院對《行政許可法》第8條與第69條的態(tài)度:內涵重于形式
三 “誠實守信”在司法審判中的地位
第二節(jié) 中國行政法“信賴保護條款”的解釋與發(fā)現
一 為什么需要發(fā)現實定法“信賴保護條款”?
二 《行政許可法》第8條與第69條規(guī)范解釋
三 中國信賴保護條款的規(guī)范“族群”
四 小結
第三節(jié) 面對“依法裁判”:中國法信賴保護原則的規(guī)范基礎
一 “李代桃僵”:民法“善意取得”規(guī)則的類推適用
二 “左右互搏”:信賴利益與《國家賠償法》“直接損失”
三 “異軍突起”:知識產權審判中的信賴保護
四 以信賴保護注釋耽誤起訴期限的“其他原因”
五 小結
第四節(jié) 小結:中國信賴保護原則的適用區(qū)域與邊界
……
第三章 信賴保護原則的司法言說
第四章 信賴保護原則在中國法中的三重定位
反思 以現實的態(tài)度對待信賴保護原則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信賴保護原則的中國化建構 作者簡介
胡若溟,浙江大學法學博士,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助理研究員,兼任浙江省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理事。在《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行政法學研究》、《社會主義研究》等刊物發(fā)表論文數篇。主持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浙江省綜合行政執(zhí)法條例草案起草及立法相關問題研究”。
- >
隨園食單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山海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經典常談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