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民法典與民事訴訟法協同實施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706696
- 條形碼:9787522706696 ; 978-7-5227-0669-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民法典與民事訴訟法協同實施研究 內容簡介
在我國民法典實施過程中,妥善處理其與民事訴訟法的協同關系至關重要。民法典與民事訴訟法的關系呈現四重屬性,即銜接性、交融性、競爭性、互補性。基于前述四重屬性,圍繞民事主體與訴訟當事人的統一與分離,民法典與民事訴訟法中的證據規范配置,訴訟債權的證成及其法律適用,請求權競合問題的解決以及非訟事件與非訟程序立法等五個議題,從實體法與程序法交互的視角深入研討民法典與民事訴訟法實施中彼此脫節或沖突的問題,將助力民法典時代良法善治的治理效果的達成。
民法典與民事訴訟法協同實施研究 目錄
前言
**章 民事主體與訴訟當事人的分離與銜接
一 民事主體與訴訟當事人的統一性
(一)民事權利能力與當事人能力統一性原理
(二)當事人能力與民事權利能力分離的現象
二 自然人民事權利能力與當事人能力的分離與銜接
(一)胎兒
(二)死者
三 法人民事權利能力與當事人能力的分離與彌合
(一)設立中的法人
(二)清算和破產階段的法人
(三)法人 目的范圍的行為
四 非法人組織民事權利能力與當事人能力的分離與彌合
(一)“非法人組織”與“其他組織”的不一致性
(二)若干特殊組織的權利能力與當事人能力
第二章 民法典中證據規范的配置及其適用
一 證據規范及其立法配置的模式
(一)證據規范的類型與邏輯構成
(二)證據規范的立法配置模式
(三)民法中配置證據規范的意義
二 我國立法中證據規范配置的現狀與問題
(一)我國訴訟法中對證據規范配置的現狀
(二)我國《民法典》中證據規范配置的現狀
三 《民法典》中證明責任分配規范的優化解釋
(一)“證明責任”與“舉證責任”概念分立
(二)證明責任分配的理念
(三)證明責任分配標準的選擇
(四)對《民法典》中證明責任分配規范的優化解釋
四 《民法典》中其他證據規范的配置情況
(一)《民法典》中的證明方法規范
(二)《民法典》中的證明評價規范
(三)《民法典》中的證明標準規范
(四)《民法典》中的證據方式規范
第三章 “訴訟債權”的理論建構與法律適用
一 債權理論的緣起及其應用領域的擴張
(一)債權理論的緣起與擴張
(二)債權理論引入訴訟法領域的可行性
二 訴訟債權區別于私法債權的理論特質
三 訴訟債權的生成機理與主要類型
(一)公法性質訴訟債權的法律生成
(二)私法性質訴訟債權的法律生成
四 訴訟債權理論的學術價值與應用價值
(一)有助于促進程序保障理論的實質化
(二)有助于促進民法典與民事訴訟法的協同實施
(三)能夠為民事強制執行法的完善提供 優的理論基礎
五 結語
第四章 民法典中請求權競合條款的實施策略
一 民法典實施中請求權競合的復雜形態
(一)民法典中“請求權”的含義
(二)民法典時代請求權競合現象的復雜化
展開全部
民法典與民事訴訟法協同實施研究 作者簡介
王德新,法學博士,山東師范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副院長、碩士生導師,兼任山東師范大學訴訟法研究中心主任、山東省訴訟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案例法學研究會理事。著有《民事訴訟行為理論研究》《民事證據法前沿問題研究》等,發表論文40余篇,獲山東高校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山東師范大學“杰出青年”等榮譽。
書友推薦
- >
巴金-再思錄
- >
我與地壇
- >
推拿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虎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