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國資的未來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331485
- 條形碼:9787300331485 ; 978-7-300-33148-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資的未來 本書特色
中國宏觀經濟學會會長徐善長,人文財經觀察家、《**財經日報》創辦人秦朔,《中國企業報》原總編輯李錦,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原主任楚序平,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所長項安波,多位學界政界專家聯袂力薦!
經濟強,國家強!國企、國資作為中國經濟支柱如何進一步做優做強做大,如何引領國計民生?鄭志剛教授多年深耕,獨特視角給出回答。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國企改革怎樣平衡社會責任和創造利潤不是簡單的經濟問題,更關乎國本、關乎民眾福祉。
國資的未來 內容簡介
國企改革、國有資本投資管理體系近年來是國內各界關注的焦點,作為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國資在優化資源配置、推進產業升級等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國企改革將如何發展,未來即將形成的國有資本投資管理體系應該具有哪些特征?監管、改革將怎樣影響國資的未來?
本書在對國企改革歷程進行回顧和邏輯梳理的基礎上,通過對典型案例的剖析,深刻反思實踐和認識誤區,進一步展開國際經驗比較和相關理論探究,提出未來國有資本投資管理體系的中國模式。
國資的未來國資的未來 前言
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與國有資本投資管理體系改革涉及的更為根本和基礎的問題是:國企未來應該建立怎樣的現代企業制度?
對現代企業制度的討論,讓我們從回顧修飾企業制度的定語——“現代化”或者 “現代性”這一概念開始。霍布斯鮑姆曾經說過, “工業革命標志著有文字記錄以來世界歷史上*根本的一次人類生活轉型”,它 “代表了一種新的人際經濟關系、一種新的生產體制、一種新的生活節奏、一個新的社會、一個新的歷史時代”。所謂的 “現代化”或者 “現代性”指的是與過去 (例如中世紀的歐洲)相比,通過工業革命人類社會生活在以下方面發生了質的改變,人類社會開始擺脫蒙昧、貧窮、落后,步入富足、平等、進步的現代文明。其一,以紐科門、瓦特、博爾頓等發明的蒸汽動力代替人力與畜力,人類逐步從繁重的 “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休閑與娛樂成為人類生活的新的內涵之一。其二,人類的生活空間從一天步行往返的 “十里八鄉”擴展到天涯咫尺的環球旅行,甚至不排除未來移民火星的可能性。其三,不斷被重新定義的奢侈品概念。英國工業革命早期被當時民眾普遍認為的奢侈品諸如糖和咖啡等早已離開奢侈品的清單,而如今對于什么是奢侈品,對很多人而言,既可能說得清楚,也可能說不清楚。用亞當·斯密的話來說,“(工業革命推動的)國民財富的積累能讓普通勞工過上比新石器時代非洲的王子還要好的生活”。
國資的未來 目錄
上篇 作為國有資產監管體系改革前奏的國企混改
第1章 國企改革:從股份制改造到所有制混合 /3
1.1 為什么需要對國企進行改革? /3
1.2 國企改革的三個階段 /17
第2章 國企改革的理論探究 /24
2.1 國企治理問題真正的制度根源究竟在哪里? /24
2.2 為國企混改尋找理論支撐 /31
2.3 對于國企治理問題,如何對癥下藥? /36
2.4 從 “價格改革雙軌制”看國企混改的理念與邏輯 /42
第3章 如何實現國企混改? /50
3.1 誰將成為國企混改引入的合格戰投? /50
3.2 國企混改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兩個認識誤區 /54
第4章 國企混改的成功模式 /64
4.1 國企混改的中國聯通模式 /64
4.2 有限合伙構架與重慶鋼鐵的 “混改” /67
4.3 格力股改:走完國企改制的 “*后一公里” /73
第5章 國企混改的失敗案例 /79
5.1 混改后的海航為什么依然難逃破產的命運? /79
5.2 商學院能從北大方正破產重整案例中學到些什么? /85
5.3 金融機構:從所有者缺位到治理缺失 /90
中篇 國有資本投資管理體系:N家淡馬錫模式
第6章 混改后國有資本投資管理體系面臨的挑戰 /101
6.1 格力控股權轉讓與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范式的轉變 /101
6.2 引入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自然就會形成 “政府與企業間隔離層”? /105
6.3 授權放權清單:國企改革開啟 “權力回歸”之路 /115
第7章 關于國有資本投資管理實踐的認識誤區 /121
7.1 以國資監管代替國資投資管理 /121
7.2 把國企的經營管理問題與治理問題混為一談 /124
7.3 國資監管的重點是 “防火防盜防經理人”? /126
7.4 轉讓價格或資金來源存在爭議就是國有資產流失? /127
第8章 國有資本投資管理體系的N家“淡馬錫”模式 /131
8.1 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未來:從一家 “淡馬錫”到N 家“淡馬錫” /131
8.2 N家 “淡馬錫”模式的特征 /136
8.3 產業集團如何轉型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 /142
第9章 探索中的國有資本投資管理體系改革 /148
9.1 國有資本投資管理體系改革的 “天津模式” /148
9.2 云南白藥的整體上市 /149
9.3 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是如何 “管資本”的? /152
下篇 國企公司治理的規范
第10章 如何使國企外部董事更好地履職? /161
10.1 國企外部董事發揮作用的先決條件 /161
10.2 如何設計獨董相關制度才能使獨董變得 “既獨又懂”? /164
10.3 獨董履職與董事會制度文化建設 /172
10.4 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制度變革的核心邏輯 /179
10.5 獨立董事制度改革的一些前瞻性思考 /185
第11章 舉步維艱的員工持股計劃 /192
11.1 經理人股權激勵計劃的重要性 /192
11.2 零成本員工持股計劃:是股票獎勵還是利益侵占? /193
11.3 上市公司高管拿多少薪酬才是合理的? /199
第12章 國企如何平衡社會責任和創造利潤? /204
12.1 如何理解國企熱衷于犈犛犌投入的現象 /204
12.2 對ESG概念過度強調可能會帶來的惡果 /208
12.3 從硅谷銀行被接管看犈犛犌實踐的挑戰 /211
結語 國企未來應該建立怎樣的現代企業制度? /216
國資的未來 相關資料
徐善長 中國宏觀經濟學會會長、國家發改委原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司司長國企改革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和核心環節。多年來,圍繞國企改革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仍有很多需要進一步攻堅克難的地方。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國企改革面臨新形勢、新任務。鄭志剛教授的新書為這一輪國企改革實踐提供了視角獨特的前瞻性思考,值得國企改革理論研究者和實踐者一讀。 秦朔 人文財經觀察家、“秦朔朋友圈”發起人、《第一財經日報》創辦人國企改革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依然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議題和進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圍繞國企改革的方向,鄭志剛教授在他的新書《國資的未來》中創新性地提出國企改革的“N家淡馬錫模式”,既借鑒和吸收了國際成功的經驗,又結合了中國的國情和實際,具有一定的理論前瞻性和現實操作性,值得國企改革理論界和實務界討論和思考。
國資的未來 作者簡介
鄭志剛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吳玉章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經濟學博士。作為國企改革的研究者,提出并系統論證了國企混改的理論基礎——“分權控制理論”,總結提出了“在股權結構上國資占優,但在董事會組織中戰投占優”的“國企混改中國聯通模式”和以有限合伙企業作為主要股東實現股東內部專業化分工的“國企混改重慶鋼鐵模式”;著有《好公司都是設計出來的》《成為董事長:鄭志剛公司治理通識課》《從萬科到阿里:分散股權時代的公司治理》《分散股權時代的中國公司治理:理論與證據》《國企混改:理論、模式與路徑》等,其中《國企混改:理論、模式與路徑》一書曾獲中國企業改革發展優秀成果一等獎。還以政策咨詢專家、專欄作家和獨立董事等身份參與和推動正在深化的國企改革理論研究與國企改革實踐,兼任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第三屆獨立董事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公司治理50人論壇”成員、北京市國有資產法治研究會副會長、FT中文網專欄作家,以及太平石化金融租賃、泰康資產、瑞泰科技等多家公司的獨立董事。
- >
二體千字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自卑與超越
- >
巴金-再思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