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指控通信系統試驗測試技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2445147
- 條形碼:9787512445147 ; 978-7-5124-4514-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指控通信系統試驗測試技術 本書特色
本書對指控通信系統試驗測試技術進行了全方位、多層次的剖析,構建了一個從基礎理論到專業技術,再到實際應用的完整知識體系。內容涵蓋了指控通信系統的各個組成部分,包括通信網絡、信息傳輸、指揮控制等,對每個部分的試驗測試技術都進行了深入講解,展現了作者深厚的專業功底和對該領域的精準把握,為讀者呈現了一個全面而系統的知識架構,有助于讀者深入理解和掌握指控通信系統試驗測試的核心知識。
書中列舉了大量的實際試驗測試方法和案例,這些案例均來自于實際工程和科研項目,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通過詳細介紹各種測試方法的實施步驟、注意事項以及測試結果的分析處理,讀者可以直接將這些方法應用到實際工作中,有效提升試驗測試的效率和準確性,對于從事指控通信系統相關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來說,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實用手冊。
對于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指揮與控制工程等相關專業的高校師生來說,是一本優秀的專業教材。它能夠幫助學生系統地學習指控通信系統試驗測試技術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為學生今后從事相關領域的工作和研究奠定堅實的基礎。
《指控通信系統試驗測試技術》是一本專業性強、實用性高、創新性突出的優秀著作,對于推動指控通信系統試驗測試技術的發展,培養專業人才,提高行業技術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值得廣大相關領域的讀者閱讀和學習。
指控通信系統試驗測試技術 內容簡介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指控通信系統采用新型技術,其系統組成、功能和性能的迭代發展對試驗鑒定提出了新的試驗能力需求。本書結合指控通信系統的發展現狀和已有的成果,分別從指控系統的現狀、通信系統的現狀、通信系統的設計、無線電收發設備測試以及通信系統復雜電磁環境適應性試驗方面進行了詳細闡述。
本書適用于從事相關專業科研、論證和試驗的科研技術人員參考使用。
指控通信系統試驗測試技術指控通信系統試驗測試技術 前言
指控通信系統是武器裝備信息能力的物質基礎,能夠實現作戰裝備、人員的指揮控制和通信聯絡,發揮武器平臺戰斗力倍增器的作用,對提升武器平臺單裝、系統和體系作戰效能發揮了重大作用,是提升體系對抗能力的重要支撐。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指控通信系統采用新型技術,促進了系統組成、功能和性能的迭代發展,對試驗鑒定提出了新的試驗能力需求。
本書梳理了指揮控制系統的發展現狀,并結合裝備科研試驗已有成果,整理、總結了指控通信系統發展現狀、指控通信系統設計、無線收發設備測試方法等方面的內容,力爭對從事相關專業科研、論證和試驗的科技人員有所幫助。
本書共分為5章。第1章介紹了指揮控制系統的現狀,主要包括指控系統概念、發展歷程、典型指揮控制系統以及美軍 C4ISR 作戰應用對我國的啟示。第2章介紹了通信系統的現狀,包括國外網絡信息體系發展情況、國外通信設備發展情況和典型無線通信系統及其應用。第3章介紹了通信系統的設計,包括發射機系統、接收機系統、無線收發信機系統的組成和設計等。第4章介紹了無線收發設備的測試方法,包括測試環境及儀器儀表、無線收發設備功能指標測試、無線收發設備野外通信測試等。第5章介紹了通信系統復雜電磁環境適應性試驗。
指控通信系統試驗測試技術 目錄
第1章 指揮控制系統的現狀 1
1.1 指揮控制系統概述 1
1.1.1 指揮控制系統的概念 1
1.1.2 指揮控制系統的發展歷程 3
1.2 典型指揮控制系統 7
1.2.1 美國陸軍戰場 C4ISR系統 7
1.2.2 美軍 C4ISR系統的未來發展 16
1.3 美軍 C4ISR作戰應用對我國的啟示 20
1.3.1 我國 C4ISR作戰應用現狀 20
1.3.2 美軍 C4ISR作戰應用分析 21
1.3.3 對我國 C4ISR作戰應用的建議措施 22
第2章 通信系統的現狀 23
2.1 國外網絡信息體系發展情況 24
2.2 國外通信設備發展情況 25
2.2.1 國外通信裝備發展過程 25
2.2.2 網鏈融合發展趨勢 32
2.3 典型無線通信系統及其應用 32
2.3.1 聯合戰術無線電系統(JTRS) 33
2.3.2 單信道地面和機載無線電系統(SINCGARS電臺) 41
2.3.3 增強型定位報告系統(EPLRS) 44
2.3.4 近期數字化電臺(NTDR) 45
第3章 通信系統的設計 46
3.1 發射機系統 47
3.1.1 發射機的結構 47
3.1.2 發射機的作用 48
3.1.3 發射機的分類 48
3.2 接收機系統 49
3.2.1 接收機的結構 49
3.2.2 接收機的作用 52
3.2.3 接收機的分類 52
3.2.4 模擬接收機 53
3.3 無線收發信機系統的組成 58
3.4 無線收發信機系統的設計 59
3.4.1 無線收發信機系統架構概述 59
3.4.2 典型的無線收發信機方案 63
3.4.3 無線收發信機系統的主要技術指標 81
3.4.4 無線收發設備設計考慮因素 90
第4章 無線收發設備的測試方法 95
4.1 測試環境及儀器儀表 95
4.1.1 測試環境要求 95
4.1.2 儀器儀表要求 95
4.1.3 主要儀器儀表介紹 96
4.2 無線收發設備功能指標測試 102
4.2.1 整機功能測試 102
4.2.2 電性能指標測試 109
4.2.3 抗干擾性能指標測試 116
4.2.4 頻率誤差試驗 120
4.2.5 電源適應性試驗 120
4.2.6 功耗試驗 121
4.2.7 連續工作能力試驗 122
4.2.8 定位性能指標試驗 122
4.2.9 天通性能指標試驗 123
4.2.10 電池性能指標試驗 125
4.2.11 天線性能指標試驗 126
4.3 無線收發設備野外通信測試 128
4.3.1 多節點組網試驗 128
4.3.2 極限通信距離試驗 130
4.3.3 復雜環境模擬試驗 131
4.3.4 隨系統真實復雜環境下組網試驗 132
4.4 通用質量特性測試 132
4.4.1 可靠性試驗 132
4.4.2 安全性試驗 135
4.4.3 測試性試驗 136
4.4.4 保障性試驗 138
4.4.5 環境適應性試驗 139
4.5 電磁兼容性測試 150
4.5.1 RE1022MHz~18GHz電場輻射發射試驗 150
4.5.2 RS10310kHz~18GHz電場輻射敏感度試驗 152
4.5.3 CS11410kHz~400MHz電纜束注入傳導敏感度試驗 152
4.5.4 系統內電磁兼容性試驗 153
4.5.5 傳導安全裕度試驗 154
4.5.6 輻射安全裕度試驗 156
4.5.7 外部射頻電磁環境試驗 157
4.5.8 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試驗 158
4.5.9 靜電電荷控制試驗 158
4.5.10 電搭接試驗 159
4.5.11 天線端口干擾電壓試驗 160
4.5.12 通信電臺靈敏度試驗 161
4.5.13 同車多機互擾兼容性試驗 162
4.6 雷電測試 163
4.6.1 雷電脈沖磁場效應試驗 163
4.6.2 雷電脈沖電場效應試驗 164
4.6.3 雷電傳導耦合注入試驗 165
4.6.4 電磁脈沖試驗 166
第5章 通信系統復雜電磁環境適應性試驗 168
5.1 國外發展現狀 168
5.1.1 美軍對復雜電磁環境的認識 168
5.1.2 俄軍對復雜電磁環境的認識 169
5.2 通信系統復雜電磁環境適應性試驗方法 169
5.2.1 復雜電磁環境的分類和分級 169
5.2.2 復雜電磁環境適應性試驗的構建 170
5.2.3 復雜電磁環境適應性試驗方法 170
5.2.4 復雜電磁環境適應性評估要求 171
指控通信系統試驗測試技術 作者簡介
季文龍,男,1977年7月出生,碩士研究生,長期從事裝甲裝備信息系統試驗鑒定工作,編制相關軍用標準3部,獲得軍內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發表論文10余篇。
- >
我與地壇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二體千字文
- >
隨園食單
- >
史學評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