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一飫余香死亦甜:黃樵松烈士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483874
- 條形碼:9787559483874 ; 978-7-5594-8387-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一飫余香死亦甜:黃樵松烈士傳 本書特色
“雨花忠魂:雨花英烈系列紀實文學叢書”,選取了惲代英、鄧中夏、羅登賢、鄧演達、何寶珍、毛福軒、許包野、朱克靖、任天石、侯紹裘、吳振鵬、黃樵松等雨花臺殉難烈士的英雄事跡,全面展現(xiàn)了先烈為革命奉獻的一生,細致刻畫了他們的英雄形象和對信仰的忠誠。叢書以文學的形式,真實記錄并再現(xiàn)了中國歷史大轉折時期波瀾壯闊的歷程,全面反映并詮釋了“雨花英烈精神”,凸顯了英烈事跡與英烈精神的時代意義與當代價值。
一飫余香死亦甜:黃樵松烈士傳 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了雨花臺烈士黃樵松為革命奮斗一生的光榮事跡。
黃樵松(1903—1948),原名黃德全,河南尉氏人。1922年考入西北軍學兵團,從排長升至團長。抗日戰(zhàn)爭初期,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六路軍二十七師七十九旅旅長。抗戰(zhàn)勝利后,任國民黨軍第三十軍軍長。1948年11月在太原前線籌劃陣前起義被捕,27日就義于雨花臺。在抗戰(zhàn)中,他擁護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參加娘子關、臺兒莊和保衛(wèi)武漢等戰(zhàn)役,屢建功績,是一位具有愛國思想和民族氣節(jié)的軍人。
一飫余香死亦甜:黃樵松烈士傳 目錄
001**章跟隨馮玉祥
031第二章接受蔣介石收編
069第三章娘子關之戰(zhàn)
114第四章血戰(zhàn)臺兒莊
145第五章轉戰(zhàn)鄂豫
185第六章與日軍*后一戰(zhàn)
217第七章抗戰(zhàn)勝利
254第八章空降太原
283第九章*后的劫難
323記存:之后的一些事
一飫余香死亦甜:黃樵松烈士傳 相關資料
跟隨馮玉祥
黃德全自從進了馮玉祥馮玉祥(1882—1948),字煥章,原名基善,原籍安徽省巢縣(今安徽省巢湖市),生于直隸青縣(今屬河北省滄州市),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西北軍閥。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fā)后參加灤州起義。1921年7月后任陜西督軍。1924年發(fā)動北京政變,推翻直系軍閥控制的北京政府,并將所部改稱為國民軍,任總司令兼第1軍軍長,電請孫中山北上主持大計。1926年在直奉聯(lián)軍進攻下通電辭職。1926年3月赴蘇聯(lián)考察,同年5月加入中國國民黨。9月17日在綏遠五原誓師,率領西北軍出潼關參加北伐戰(zhàn)爭。1930年3月與閻錫山組成討蔣聯(lián)軍,中原大戰(zhàn)失敗后隱居山西汾陽峪,后隱居泰山。1933年5月,在察哈爾組織民眾抗日同盟軍,任總司令。1935年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1948年1月1日被選為中國國民黨民革常務委員和政治委員會主席。1948年7月回國參加新政協(xié)會議籌備工作,同年9月1日因輪船失事遇難。馮玉祥是蔣介石的結拜兄弟,系國民政府青天白日勛章、美國總統(tǒng)二戰(zhàn)銀質自由勛章、國民政府首批抗戰(zhàn)勝利勛章三大抗戰(zhàn)勛章獲得者。的學兵團,就在演武廳受訓。直到今天,才知道這個地方原來就是岳飛槍挑小梁王的校場。
校場在開封的小南門外,有五頃四的地,也就是540畝,四周有3尺多高的土埂,作為界址。明成化二年(1466)《河南總志》卷二載:“在南熏門外一百七十六步,中建閱武廳”,是北宋時期練兵與舉行軍事賽事的地方,亦為北宋王朝選拔武狀元的場所。土埂或許不是當年壘起的土埂,但壘土埂的土仍然是當年的,雨水使其坍塌,又被重新壘起,如同改換朝代。整個校場雜草叢生,荒蕪且肅殺。四周沒有多少住戶,只是中間靠北有幾排營房,烘托出校場的生機。閱兵臺在營房的前面,坐北朝南,這是被叫作演武廳的“廳”,其實就是一個高出地面七八尺的土墩子。四周條石疊放,以固土。臺前有石階,以便上下。起初是將領登臺,觀排兵布陣,看馬上功夫。官方稱之為閱武廳,突出了主體功能:閱。更多時候是兵士登臺展示,冷兵器時代的短兵相接,刀槍劍戟、斧鉞鉤叉等武藝的比拼,似乎高挑視角更透徹,且適合眾人圍觀,久而久之,民間稱之為演武廳,突出了演,是兵士們演示武藝的地方。
1922年10月的一個上午,學兵營的教官站在演武廳對學兵們說:“我們現(xiàn)在所站的地方,是當年岳飛槍挑小梁王的校場。”
教官的話使學兵們的臉上漾起了驚詫。
黃德全也是第一次聽說。
跟隨馮玉祥
黃德全自從進了馮玉祥馮玉祥(1882—1948),字煥章,原名基善,原籍安徽省巢縣(今安徽省巢湖市),生于直隸青縣(今屬河北省滄州市),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西北軍閥。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fā)后參加灤州起義。1921年7月后任陜西督軍。1924年發(fā)動北京政變,推翻直系軍閥控制的北京政府,并將所部改稱為國民軍,任總司令兼第1軍軍長,電請孫中山北上主持大計。1926年在直奉聯(lián)軍進攻下通電辭職。1926年3月赴蘇聯(lián)考察,同年5月加入中國國民黨。9月17日在綏遠五原誓師,率領西北軍出潼關參加北伐戰(zhàn)爭。1930年3月與閻錫山組成討蔣聯(lián)軍,中原大戰(zhàn)失敗后隱居山西汾陽峪,后隱居泰山。1933年5月,在察哈爾組織民眾抗日同盟軍,任總司令。1935年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1948年1月1日被選為中國國民黨民革常務委員和政治委員會主席。1948年7月回國參加新政協(xié)會議籌備工作,同年9月1日因輪船失事遇難。馮玉祥是蔣介石的結拜兄弟,系國民政府青天白日勛章、美國總統(tǒng)二戰(zhàn)銀質自由勛章、國民政府首批抗戰(zhàn)勝利勛章三大抗戰(zhàn)勛章獲得者。的學兵團,就在演武廳受訓。直到今天,才知道這個地方原來就是岳飛槍挑小梁王的校場。
校場在開封的小南門外,有五頃四的地,也就是540畝,四周有3尺多高的土埂,作為界址。明成化二年(1466)《河南總志》卷二載:“在南熏門外一百七十六步,中建閱武廳”,是北宋時期練兵與舉行軍事賽事的地方,亦為北宋王朝選拔武狀元的場所。土埂或許不是當年壘起的土埂,但壘土埂的土仍然是當年的,雨水使其坍塌,又被重新壘起,如同改換朝代。整個校場雜草叢生,荒蕪且肅殺。四周沒有多少住戶,只是中間靠北有幾排營房,烘托出校場的生機。閱兵臺在營房的前面,坐北朝南,這是被叫作演武廳的“廳”,其實就是一個高出地面七八尺的土墩子。四周條石疊放,以固土。臺前有石階,以便上下。起初是將領登臺,觀排兵布陣,看馬上功夫。官方稱之為閱武廳,突出了主體功能:閱。更多時候是兵士登臺展示,冷兵器時代的短兵相接,刀槍劍戟、斧鉞鉤叉等武藝的比拼,似乎高挑視角更透徹,且適合眾人圍觀,久而久之,民間稱之為演武廳,突出了演,是兵士們演示武藝的地方。
1922年10月的一個上午,學兵營的教官站在演武廳對學兵們說:“我們現(xiàn)在所站的地方,是當年岳飛槍挑小梁王的校場。”
教官的話使學兵們的臉上漾起了驚詫。
黃德全也是第一次聽說。
“我不是說岳飛在這個地方如何槍挑了小梁王,而是說他在這個地方展示了高超的武藝,對于一個軍人來說,精忠報國不是喊出來的,而是靠真刀實槍砍殺出來的。”教官說,“今天在這里,大家也要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領。”
這是學兵的結業(yè)考試。
教官公布流程后,就進入了考試。其實考的是實戰(zhàn)科目。學兵團組織學習與訓練時,有所側重,一般兵士為軍人教科書、八百字課、簡明軍律、精神書、軍歌和各兵種實戰(zhàn)科目;正副目加考軍事戰(zhàn)術與軍事勤務;初級軍官加考初級戰(zhàn)術、軍人寶鑒、典范令、曾胡治兵語錄和《左傳》摘要等。要領考查的筆試與面試在十多天前就已經結束,今天考的是障礙穿越、軍體拳術、大刀砍藝、實彈射擊。
學兵入學測試時,黃德全的文化成績是最好的。在省立淮陽縣中學讀書時,黃德全是優(yōu)秀生,本想讀書入仕,出人頭地,可政局不穩(wěn),民不聊生,于是,他報名參加了馮玉祥的學兵團。按當時的文化成績,他能進軍官班學習,可他沒有當兵士的經歷,最后進了正副目班。從一個坐在課堂里讀書的學生,到在戰(zhàn)場上摸爬滾打的戰(zhàn)士,轉換的艱辛除了堅定意志就是超負荷的體能訓練,五個多月的學兵生活,他從沒有懈怠……考試從清晨一直到午后,終于有了結果。
黃德全名列前茅。
按照學兵訓練的安排,要選出第一名,于是,前10名選手列隊演武廳正中,面西,與夕陽齊眉,太陽光不是太強,但西望靶物時,還是有點炫目。靶是一塊半尺見方的綢布固定在一根木棒上,被棉線牽著,在北風的吹拂下飄忽不定。教官為選手編了號,并配手槍一支,兩發(fā)子彈,插于腰間。規(guī)則是叫號射擊,測試選手的反應能力、出手速度和命中率。也就在這時,有麻雀從空中飛過,教官問:“誰打下?”話音未落,槍聲響起,“砰砰!”兩只麻雀掉在高樹勛高樹勛(1898—1972),字健侯,河北省鹽山縣高金莊人。1914年投奔馮玉祥當兵,官至青海省代省長。中原大戰(zhàn)失敗后,投靠蔣介石,為第26路軍副軍長兼第27師師長、第17軍軍長。江西“剿共”時潰敗出走,被蔣介石解除軍職。1933年參加馮玉祥組織的抗日同盟軍,任騎兵師師長,后任河北省保安處副處長,直到保安部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6師。1944年任冀察戰(zhàn)區(qū)總司令,1945年任第十一戰(zhàn)區(qū)副司令長官兼任新8軍軍長。1945年10月率部在邯鄲前線起義,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出席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工作。1949年以后,長期擔任河北省副省長職務。1955年被毛澤東授予一級解放勛章。座位前,只有伸手之距。
高樹勛肅然起敬,站起來鼓掌,隨即掌聲四起。
一飫余香死亦甜:黃樵松烈士傳 作者簡介
趙永生,鹽城市散文學會會長,曾任鹽城市作家協(xié)會理事。1985年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在《鐘山》《雨花》《人民日報》等發(fā)表多篇小說、散文與報告文學作品,出版有《幾度半山回首望》《穿越時空的對話》等多部文學著作。
- >
推拿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史學評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