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十字路口的賈家:18封信聊透《紅樓夢》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473806
- 條形碼:9787559473806 ; 978-7-5594-7380-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十字路口的賈家:18封信聊透《紅樓夢》 本書特色
多元視角解讀《紅樓夢》,讓名著重新活起來
在《紅樓夢》的原始文本之外,三位作者引入了更為多元的材料:時下流行的影視作品、知名作家的文學評論、各學科領域的理論觀念、古往今來的《紅樓夢》的二次創作、親身經歷的點點滴滴……以個人的生活體驗和個性化的解讀,給經典“去魅”,解放名著宇宙的無限可能。
深入探討《紅樓夢》中的人生命題,折射現實與人性三位作者聚焦《紅樓夢》中愛、自由、現實等關鍵命題,關注書中大大小小的人物對其做出的定義與選擇,從中探尋人物性格,探討創作動機,也進一步反觀現實。在思想的碰撞之中,挖掘名著更深層次的內涵。
獨特的私人書信形式,在觀點交換與觀念交鋒中走進《紅樓夢》本書以三位作者的書信往來展開,提供了形式上的獨特性與趣味性,內容上也少了一分表演,多了一分面對面式的真情流露。18封信相互呼應,觀點上或有共鳴,或有拓展,或有沖突,在引發思考的同時,也是三人個性的鮮活體現。
十字路口的賈家:18封信聊透《紅樓夢》 內容簡介
本書借書信往來這一傳統而別致的載體,展現了三位作者對《紅樓夢》中人事情理的分享與探討。三人選擇以自身經歷見聞為引,剖析書中人物的行為性格,解構曹雪芹的創作動機與手法。他們在大名著中品小人物,由舊故事中得新見解,從《紅樓夢》記錄的生活點滴中撿拾超越性別的真情、發問愛與婚姻,也從曹雪芹獨到的選材與運筆中見證傳統觀念的烙印、探討規則與自由的沖突。信件往來之間,觀點論述有時相互支撐,有時彼此爭鋒,從中總能感受到現代人視角下名著的溫度與活力,也展現出思想碰撞創造的遼闊世界。
十字路口的賈家:18封信聊透《紅樓夢》 目錄
**輯 打破界限,撕掉標簽
**封信 每個人讀的都是自己 劉曉蕾
第二封信 被名著“毒害”的人生 莊秋水
第三封信 以新眼觀舊書,舊書皆新 楊 早
第二輯 小人物也有自己的光環
第四封信 *好的材料是你深知的材料 莊秋水
第五封信 如果我來開局《紅樓夢》 楊 早
第六封信 曹雪芹是如何對付傳統的 劉曉蕾
第三輯 純粹有多美,自由有多貴
第七封信 成規不存,意義焉附? 莊秋水
第八封信 十字路口的賈家 楊 早
第九封信 對愛情的老調重彈 劉曉蕾
第四輯 千萬不要小瞧林黛玉
第十封信 用文學抵抗遺忘 劉曉蕾
第十一封信 千萬不要小看林黛玉 楊 早
第十二封信 真正活過的誘惑 莊秋水
第五輯 婚姻是《紅樓夢》的主線?
第十三封信 賈寶玉為什么恐婚? 楊 早
第十四封信 故事如何收場? 莊秋水
第十五封信 把婚姻置之死地而后生? 劉曉蕾
第六輯 愛、現實和自由
第十六封信 困在系統里的人 莊秋水
第十七封信 在墻上開一扇窗 劉曉蕾
第十八封信 很大很大的黑房間里的一絲微光 楊 早
附 錄
三十四個故事解碼《紅樓夢》
十字路口的賈家:18封信聊透《紅樓夢》 作者簡介
劉曉蕾,南京大學文學博士,作家,大學教師;北京理工大學“最受歡迎的公共課教師”;“得到”APP《劉曉蕾講透〈金瓶梅〉》主理人,曾在《文匯報》《騰訊大家》開設專欄,著有《情僧、英雄與正經人:14位人物解透紅樓夢》《作為欲望號的〈金瓶梅〉》《劉曉蕾〈紅樓夢〉十二講》。
楊早,北京大學文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著有《五道廟與沙灘:輿論啟蒙下的北京1904—1918》《民國了》《元周記》《野史記》《說史記》《早讀過了》《拾讀汪曾祺》等,編有《六十年與六十部:共和國文學檔案》《沈從文集》《汪曾祺別集》,譯有《合肥四姊妹》。
莊秋水,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作家,出版人。著有《風入羅衣:中國文學中的服飾與人情》《三百年來傷國亂:晚清至民國中國記憶》等;擔任紀錄片《張謇》策劃撰稿,獲江蘇省“五個一工程”獎。
- >
我與地壇
- >
煙與鏡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姑媽的寶刀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