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電子元器件可靠性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777083
- 條形碼:9787111777083 ; 978-7-111-77708-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電子元器件可靠性 本書特色
本書的理論內容立足于專業基礎,包括半導體物理、理論物理結合數量統計等數學基礎,能夠為從事此工作的科研人員提供參考;本書的應用部分,使用性強,立足于目前電子元器件市場,圖文并茂,幫助使用者了解電子元器件的種類、使用特點和可靠性應用等內容,可以幫助讀者安全可靠地使用電子元器件,為從事電路設計、電器維修和電子元器件銷售等工作的工程師提供參考書。
電子元器件可靠性 內容簡介
電子元器件是電子電路和設備的組成基礎,其良好的性能參數和可靠性決定高層系統的功能實現及穩定工作。電子元器件工程種類繁多,是一項包含研發、生產、使用的復雜工程。
本書從可靠性科學的發展入手,引出可靠性的概念,然后詳細討論可靠性數學、可靠性試驗等內容,由失效分析引出電子元器件的可靠性物理,接下來重點論述電子元器件工程的內容和電子元器件在電路中的可靠性應用兩大部分,然后講述可靠性管理,*后給出目前可靠性應用的實例。
本書的理論內容立足于專業基礎,包括半導體物理、理論物理等,并結合數理統計等數學工具,能夠為從事電子元器件可靠性相關工作的科研人員提供參考;本書的應用部分,兼具實用性強和時效性強的特點,立足于目前電子元器件市場,圖文并茂,使讀者了解電子元器件的種類、使用特點和可靠性應用等內容,并學會如何安全可靠地使用電子元器件;本書是高等院校電子信息類專業的教材,也可為從事電路設計、電器維修和電子元器件銷售等工作的工程行業從業人員提供幫助。
電子元器件可靠性電子元器件可靠性 前言
隨著新的應用領域和場景不斷涌現并快速演化,電子元器件行業在過去十年發展迅速,如今,我國已經成為全球重要的新能源汽車電池、手機和家用電器等消費電子產品的重要生產基地。
為了使學習電子元器件可靠性的讀者了解當下*熱門的可靠性應用領域:新能源汽車電池、IC卡和AI芯片,以及了解電子元器件用于這些新場景的可靠性問題,編者在編寫本書時,加入了這些新領域的可靠性應用實例。
本書共9章:第1章從可靠性科學的發展入手,引出可靠性的概念;第2章詳細講解了可靠性數學,重點討論了威布爾分布規律及其應用方法;第3章討論了抽樣理論、篩選試驗、壽命試驗等內容;第4章由失效分析引入可靠性物理,建立電子元器件失效的物理機理;第5章對電阻器、電容器、連接類器件、磁性元件等的可靠性進行了介紹和分析;第6章給出了化學電源和物理電源、防護元件的可靠性及電子元器件在安裝、運輸、儲存和測量等方面的可靠性問題;第7章講述了電子元器件在電路中遇到的各種應力,如浪涌、噪聲、輻射和靜電等,然后給出電路板中電子元器件的布局原則,*后討論提高電子元器件在電路中可靠性應用的方法;第8章介紹可靠性管理、可靠性生產、可靠性保證等內容;第9章通過應用實例,講述新能源汽車電池、IC卡和AI芯片的可靠性問題。
電子元器件可靠性 目錄
前言
第1章概述1
1.1可靠性發展1
1.1.1國外可靠性發展1
1.1.2我國可靠性發展4
1.1.3可靠性發展的階段5
1.2質量觀與可靠性概念5
1.2.1當代質量觀5
1.2.2可靠性的定義6
1.2.3經濟性和安全性8
1.3可靠性工作的內容9
1.3.1元器件工程9
1.3.2可靠性工作內容9
1.3.3可靠性數學10
1.3.4可靠性物理11
1.3.5可靠性工程11
1.3.6可靠性設計和可靠性預計12
1.3.7可靠性試驗12
1.3.8教育交流12
習題12
第2章可靠性數學13
2.1可靠性數學的重要性13
2.1.1可靠性問題的復雜化13
2.1.2電子元器件失效的概率性14
2.2可靠性數據的收集14
2.3可靠性基本術語和主要特征量16
2.3.1可靠度R或可靠度函數R(t)16
2.3.2失效概率或累積失效概率F(t)16
2.3.3失效率與瞬時失效率λ(t)17
2.3.4失效密度或失效密度函數f(t)18
2.3.5壽命18
2.3.6總結20
2.4電子元器件的失效規律20
2.4.1浴盆曲線20
2.4.2早期失效期21
2.4.3偶然失效期21
2.4.4耗損失效期21
2.5威布爾分布及其概率紙的結構和用法22
2.5.1威布爾分布函數22
2.5.2威布爾概率紙26
2.5.3威布爾概率紙的應用27
2.6指數分布——偶然失效期的失效分布32
2.7正態分布或高斯分布33
2.7.1正態分布規律33
2.7.2失效率的狀態分布33
2.7.3正態分布概率紙35
2.8計算機威布爾概率紙的構造及軟件分析法38
習題41
第3章可靠性試驗43
3.1可靠性試驗的意義43
3.1.1可靠性試驗的目的與內容43
3.1.2可靠性試驗的分類44
3.1.3用于可靠性試驗的失效判據49
3.1.4用于可靠性試驗的技術標準50
3.2抽樣理論及抽樣方法51
3.2.1抽樣檢驗的理論基礎52
3.2.2抽樣的特性曲線54
3.2.3抽樣方案及程序55
3.3可靠性篩選試驗59
3.3.1可靠性篩選的種類59
3.3.2篩選方法的評價60
3.3.3篩選方法的理論基礎61
3.3.4幾種常見可靠性篩選試驗的作用原理及條件65
3.3.5篩選項目及篩選應力的確定原則67
3.3.6篩選應力大小及篩選時間的確定68
3.3.7失效模式與篩選試驗方法的關系69
3.3.8幾種典型產品的可靠性篩選方案介紹71
3.4失效分布類型的檢驗73
3.4.1分布擬合流程73
3.4.2χ2檢驗法74
3.4.3K-S檢驗法75
3.5指數分布情況的壽命試驗77
3.5.1試驗方案的確定78
3.5.2壽命試驗數據的統計分析——點估計和區間估計81
3.6恒定應力加速壽命試驗86
3.6.1加速壽命試驗的提出86
3.6.2加速壽命試驗的理論基礎87
3.6.3加速壽命試驗方案的考慮90
3.6.4加速壽命試驗的數據處理91
3.6.5加速系數的確定96
3.7電子元器件失效率鑒定試驗97
3.7.1置信度與失效率97
3.7.2試驗方案的要求97
3.7.3失效率試驗程序98
習題102
第4章可靠性物理103
4.1失效物理的基礎概念103
4.1.1失效物理的目標和作用103
4.1.2材料的結構、應力和失效104
4.2失效物理模型和應用107
4.2.1失效物理模型107
4.2.2失效物理的應用110
4.3氧化層中的電荷112
4.3.1電荷的性質與來源112
4.3.2對可靠性的影響114
4.3.3降低氧化層電荷的措施115
4.4熱載流子效應115
4.4.1熱載流子效應對器件性能的影響115
4.4.2電荷泵技術117
4.4.3退化量的表征119
4.4.4影響因素119
4.4.5改進措施120
4.5柵氧擊穿120
4.5.1擊穿情況120
4.5.2擊穿機理122
4.5.3擊穿的數學模型與模擬123
4.5.4薄柵氧化層與高場有關的物理/統計模型123
4.5.5改進措施125
4.6電遷移125
4.6.1電遷移原理125
4.6.2影響因素127
4.6.3失效模式128
4.6.4抗電遷移措施129
4.6.5鋁膜的再構129
4.6.6應力遷移129
4.7與鋁有關的界面效應130
4.7.1鋁與二氧化硅130
4.7.2鋁與硅130
4.7.3金與鋁132
4.8熱電效應133
4.8.1熱阻133
4.8.2熱應力134
4.8.3熱穩定因子134
4.8.4二次擊穿136
4.9CMOS電路的閂鎖效應136
4.9.1物理過程137
4.9.2檢測方法138
4.9.3抑制閂鎖效應的方法138
4.10靜電放電損傷139
4.10.1靜電的來源140
4.10.2損傷機理與部位140
4.10.3靜電損傷模式140
4.10.4靜電損傷模型及靜電損傷靈敏度141
4.10.5防護措施142
4.11輻射損傷142
4.11.1輻射來源142
4.11.2輻照效應143
4.11.3核電磁脈沖損傷143
4.11.4抗核加固144
4.12軟誤差144
4.12.1產生機理144
4.12.2臨界電荷145
4.12.3改進措施145
4.13水汽的危害146
4.13.1水汽的來源與作用146
4.13.2鋁布線的腐蝕146
4.13.3外引線的銹蝕147
4.13.4電特性退化147
4.13.5改進措施147
4.14失效分析方法148
4.14.1失效分析的目的和內容148
4.14.2失效分析程序和失效分析的一般原則149
4.14.3常用微觀分析設備概述152
4.14.4電子元器件的失效機理及其分析簡述154
習題155
第5章基礎元器件的可靠性156
5.1電阻器和電位器、保險電阻的可靠性156
5.1.1電阻器156
5.1.2電位器162
5.1.3熔斷電阻器164
5.1.4電阻器與電位器的可靠性設計165
5.1.5電阻器與電位器的失效機理與分析167
5.2電容器的可靠性173
5.2.1常用的電容器173
5.2.2可靠性應用184
5.2.3電容器的可靠性設計187
5.2.4電容器的失效機理與分析188
5.3連接類器件的可靠性195
5.3.1連接器195
5.3.2繼電器198
5.3.3連接類器件的失效機理與
電子元器件可靠性 作者簡介
王守國,1994年本科畢業于西北大學,后攻讀碩士和博士,畢業后留校西北大學工作至今,任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教師,先后主講《半導體陶瓷材料與器件》《微電子器件與電路可靠性》《MOS器件原理》《模擬集成電路設計》等課程。本書的作者具有從事電子元器件工程項目20多年的工作經驗,熟悉本專業工程的特點,具有大量的一手資料和實物。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莉莉和章魚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