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國古典學(第六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359310
- 條形碼:9787301359310 ; 978-7-301-35931-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古典學(第六卷) 本書特色
《中國古典學》為綜合性學術刊物,登載以中國古代經典著作為考察對象的語言、文學和文獻研究的論文,各學科的專題研究與跨學科的綜合研究并重,旨在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弘揚古典人文精神,堅持求真務實、守正出新,推動中國古典學的發展。
本刊立足于中國古典學研究,針對中國古典文學中的文本形態問題、中國古典語文學中的語言形式問題、中國古典文獻學中的物質形態問題,借助語言、文學、文獻、歷史、考古等多學科的交叉對話,展開深入的專題討論,是文獻學、古代文學、歷史學、考古學等學科綜合研究的典范。 本刊已列入《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和CNKI系列數據庫。 作者均為目前國內外中國古典學研究領域卓有成績的專家。
中國古典學(第六卷) 內容簡介
本書為綜合性學術刊物,登載以中國古代經典著作為考察對象的語言、文學和文獻研究的論文,各學科的專題研究與跨學科的綜合研究并重,旨在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弘揚古典人文精神,堅持求真務實、守正出新,推動中國古典學的發展。 本刊立足于中國古典學研究,針對中國古典文學中的文本形態問題、中國古典語文學中的語言形式問題、中國古典文獻學中的物質形態問題,借助語言、文學、文獻、歷史、考古等多學科的交叉對話,展開深入的專題討論,是文獻學、古代文學、歷史學、考古學等學科綜合研究的典范。 本刊已列入《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和CNKI系列數據庫。 作者均為目前國內外中國古典學研究領域卓有成績的專家。 本期為第六卷“古代文論”專號。
中國古典學(第六卷) 目錄
目錄
在“言立文明:古代文藝思想傳統與中國文論話語體系建設”學術研討會開幕式上的致辭 (杜曉勤)
《張少康文集》與古代文論研究 專欄
以文學史為本的古文論研究——張少康先生學術成就的一大特色(葛曉音)
張少康的中國文論研究和中國文論話語體系的建設(黃維樑)
縱探源流、橫銓眾說——張少康教授的古典詩學研究淺述(錢志熙)
關于劉勰論“文”之“道”義的再思考——張少康先生《文心雕龍注訂語譯·原道》篇讀后記(陳允鋒)
張少康的古代文論、美學范疇研究及其理論開拓(李健)
略論張少康先生在《文心雕龍》版本校勘學上的成就(王術臻)
中國文論話語體系研究
中國文論特有的“閱讀-創作論”(蔡宗齊 陶冉)
沉著痛快:漢民族文藝審美論的一個典型(郭鵬)
中國古代文論中的范疇研究(王明輝)
中國文學“精神”史論略(時勝勛)
上古中古文論研究
關于中國詩學易學闡釋的論證(李瑞卿)
《莊子》的三重陌生化敘事及其審美效果探析(王慧玉)
《文心雕龍》的時代感、普遍性與關鍵概念疏通——以《風骨》《總術》為中心(陳特)
句字?c舞容:《文心雕龍·章句》“綴兆”解詁(胡琦)
韓愈古文“抑遏蔽掩”?h闡釋史(胡晨暉)
劍鋒未肯等閑磨——山東萊州南五里村宋代壁畫墓出土文字補正及其他(廉萍)
明清文論研究
《雅頌正音》:明初詩學觀念的集中展現(左東嶺)
正德年間復古派詩歌取法初唐考論(許鑫輝)
葉燮詩道關切的歷史意涵——兼論古代詩道詩學的內涵與理論特點(郭鵬)
世變與詩心:試論清初才媛徐?N《秋日漫興》詩中的美感特質(沈沫)
從鴉片戰爭詩歌看清人對“詩教”傳統的高揚與虛置(王宏林)
近代文論研究
文學理論批評的近代轉型(周興陸)
限格惟求兩句工——鄭水心《詩鐘全貌》淺論(陳煒舜)
“江湖正自傷搖落”:近代詩宗黃節詩歌、詩注、詩論發微(任小青)
首都圖書館藏鉛印本輔仁大學《中國文學批評》整理(張鈺筱)
“言立文明:古代文藝思想傳統與中國文論話語體系建設”學術研討會綜述(陶冉)
編后記(周興陸 胡琦)
征稿啟事
中國古典學(第六卷) 作者簡介
杜曉勤
----------------------------
杜曉勤,北京大學教授、博導,出版《初盛唐詩歌的文化闡釋》、《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研究·隋唐五代文學研究》(上、下卷)、《齊梁詩歌向盛唐詩歌的嬗變》等著作10余部。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唐代進士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自卑與超越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