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國古典文學講義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5132306
- 條形碼:9787215132306 ; 978-7-215-13230-6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古典文學講義 本書特色
★中國兩千五百年的文學沉淀,人人都要熟讀
★駱玉明解讀細糠,脫離了應試教育才感受到語文之美
★被學生稱為“*有魏晉之風的教授”
★駱玉明講文學,總能講到讀者心里去
★詩意屬于每一個追求真善美的靈魂
★這些文字塑造了獨屬于我們中國人的氣質
中國古典文學講義 內容簡介
從《詩經》、楚辭、漢樂府到唐詩宋詞,從《春秋》、諸子百家、《史記》到明清小品,從元曲、雜劇、志怪傳奇到白話小說,橫跨兩千五百年的時空,讓我們體會不同的人生境遇,回歸詩意的精神世界。
中國古典文學講義 目錄
引言
**章 人間詩意
一、《詩經》的文化精神
上帝與祖先 |“美”與“刺”
戰爭與和平 | 戀愛與婚姻
二、華麗的楚辭
屈原的故事 | 憂憤的長歌
優美的神曲
三、樂府與民間風情
艱困的人生 | 孔雀東南飛
北國之聲江南曲
四、自然的興味
自然哲學 | 采菊東籬下 | 山水含清暉
五、詩體的分化
五言古體 | 七言古體
五言律詩 | 七言律詩
五言絕句 | 七言絕句
六、唐音與宋調
唐音宋調之別 | 江山勝跡
邊關風塵 | 人生何似 | 蓬山夢遠
七、從“詩余”到“詞余”
詞是怎樣形成的 | 花間尊前春江水
雅趣與俗調 | 豪放之風
散曲的體式和特點 | 散曲的風情
第二章 錦繡文章
一、史家之文
甲骨、鐘鼎、典冊 | 《春秋》經傳
縱橫家的身影 | 史家之絕唱
二、諸子時代
格言和語錄 | 從語錄到文章
謬悠之言
三、美文的譜系
語言的陶醉 | 子虛烏有 | 回歸抒情
駢文的形成 | 雪、月、恨、別
魂兮歸來 | 書信之美 | 余波清漣
四、古文與“唐宋八大家”
關于“古文運動” | 韓柳摩蒼蒼
宋文的趣尚
五、晚明小品
何為小品文 | 人世辛酸 | 夢縈西湖
第三章 劇壇春秋
一、戲劇的歷史
優孟衣冠 | 踏謠娘 | 參軍戲
宋雜劇與金院本
二、元代的雜劇
元雜劇的體制 | 女人的命運
墻頭望見白馬郎 | 皇帝他只會哀愁
浪漫在西廂 | 堅忍與復仇
只有靈魂是自由的
三、南戲與明清傳奇
南戲的形成和發展 | 為了貞烈的苦難
風雪寶劍 | 美女的使命 | 夢幻牡丹亭
多情的小尼姑 | 七夕長生殿
歌盡桃花扇底風 | 余論
第四章 小說天地
一、志怪與傳奇
神異的世界 | 名士風流 | 奇人與奇事
戀愛很不容易 | 迷人的狐鬼
二、白話短篇小說
“說話”與話本 | 早期的白話短篇小說
璀璨的“三言” | 欲望的世界令人驚奇
三、白話長篇小說
英雄競逐的歷史長卷 | 好漢意氣慷慨
快樂的取經路 | 一個商人家庭的悲歡
美是脆薄易碎的 | 士林的墮落與自救
中國古典文學講義 相關資料
“文學的起源”通常被當作理論問題來討論。不過,若是把這想象為一種曾經真實存在的人類生活場景,顯然更為動人。
夜,渺茫的月光下,風吹落枯葉。人們唱歌,聲的波動讓許多人的心搖漾于同樣韻律。老人呢喃的語調,說從前,更從前,走過來的路。“后來呢,后來呢……”
也許我們無從追究人類智慧究竟來自何方,這是天地間深隱的奧秘;但我們可以斷定,當人類開始使用語言,它便閃耀出最初的光華。在這以前,世界只有自然的規則與自然的秩序,在這以后,人為萬物命名,確定它們的價值與關系,從而建立了以人類為中心的世界!妒ソ洝烽_篇“創世記”說:“起初,神創造天地。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開了。神稱光為晝,稱暗為夜。有晚上,有早晨,這是頭一日。”這正不妨看作人類走出暗昧的象征。
作為生物性存在的個體,人所擁有的時間是有限的;在古老的年代,人能夠到達的空間也十分有限。但語言所傳遞的信息和知識,卻擴展了每個生命的精神內容。不僅僅是信息和知識,還有無窮延展的想象。遙遠的星空,遼闊的山川,荒莽的過去,奇妙的未來,有過什么?會有什么?生命是那樣微渺,但在想象中卻表達著無窮的渴望。
“文學”是最難給出確切定義的概念之一。但是我們仍然可以這么說:情感和想象是文學最基本的要素;在語言構擬的空間中,人們把現實與可能聯系在一起,探究人生與世界的真相,體味生命的悲歡,演示人性的可能。在這過程中,人類為自己尋求更為自由而廣闊的天地。人同時在現實與非現實中生存,在現實與非現實中創造自己的生活。當我們說“文學”在“發展”時,它的真正意義是:人們不斷擴展自己所擁有的世界,而生命形態也由此變得更為豐富多彩。
人群散居在蒼穹籠罩下的大地,高山、平野、島嶼、海洋,寒溫有異,物產各殊。人性總有其相通之處,如錢鍾書先生所言,“東海西海,心理攸同”。因而在文學領域中,我們會看到完全相隔的人類族群描繪了十分相似的生命體驗和情感與欲望。但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恰如老子所言“人法地”,自然環境、地域特征的不同,也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與此相關聯的文化氣質、藝術趣味。彼此相通又各不相同的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學,百花齊放,各呈風姿,匯為一片,絢麗無比。
“文學的起源”通常被當作理論問題來討論。不過,若是把這想象為一種曾經真實存在的人類生活場景,顯然更為動人。
夜,渺茫的月光下,風吹落枯葉。人們唱歌,聲的波動讓許多人的心搖漾于同樣韻律。老人呢喃的語調,說從前,更從前,走過來的路。“后來呢,后來呢……”
也許我們無從追究人類智慧究竟來自何方,這是天地間深隱的奧秘;但我們可以斷定,當人類開始使用語言,它便閃耀出最初的光華。在這以前,世界只有自然的規則與自然的秩序,在這以后,人為萬物命名,確定它們的價值與關系,從而建立了以人類為中心的世界。《圣經》開篇“創世記”說:“起初,神創造天地。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開了。神稱光為晝,稱暗為夜。有晚上,有早晨,這是頭一日。”這正不妨看作人類走出暗昧的象征。
作為生物性存在的個體,人所擁有的時間是有限的;在古老的年代,人能夠到達的空間也十分有限。但語言所傳遞的信息和知識,卻擴展了每個生命的精神內容。不僅僅是信息和知識,還有無窮延展的想象。遙遠的星空,遼闊的山川,荒莽的過去,奇妙的未來,有過什么?會有什么?生命是那樣微渺,但在想象中卻表達著無窮的渴望。
“文學”是最難給出確切定義的概念之一。但是我們仍然可以這么說:情感和想象是文學最基本的要素;在語言構擬的空間中,人們把現實與可能聯系在一起,探究人生與世界的真相,體味生命的悲歡,演示人性的可能。在這過程中,人類為自己尋求更為自由而廣闊的天地。人同時在現實與非現實中生存,在現實與非現實中創造自己的生活。當我們說“文學”在“發展”時,它的真正意義是:人們不斷擴展自己所擁有的世界,而生命形態也由此變得更為豐富多彩。
人群散居在蒼穹籠罩下的大地,高山、平野、島嶼、海洋,寒溫有異,物產各殊。人性總有其相通之處,如錢鍾書先生所言,“東海西海,心理攸同”。因而在文學領域中,我們會看到完全相隔的人類族群描繪了十分相似的生命體驗和情感與欲望。但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恰如老子所言“人法地”,自然環境、地域特征的不同,也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與此相關聯的文化氣質、藝術趣味。彼此相通又各不相同的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學,百花齊放,各呈風姿,匯為一片,絢麗無比。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國人歷來又重視文學創作,因此在近三千年間產生了大量的優秀作家與作品。而且,由于漢語具有特別強的生命力與穩定性,古今之間的閱讀障礙遠不像其他語種那樣嚴重。甚至,有些古老的詩篇,像“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詩經·君子于役》)像“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劉邦《大風歌》)雖然年代如此久遠,現代人卻并不需要很高的文化水平,不一定要依賴專家的闡釋,就能夠讀懂,能夠體會其美妙之處。這使得作為后人的我們可以時常進入古人的情感世界,聽邊城吹笛,看長安落花,徜徉云水,流連風物。
一個民族文學演變的過程,也就是這一民族精神發展的歷史。“人無百年壽”,個體生命是短暫的;但每一個人,無論自覺還是不自覺,又都是生活在一個文化系統中的,他可以也應該從中汲取豐富的人生體驗,從而擁有廣大的精神世界。當然可以說人類的全部文化都是我們精神性生存的背景,但構成我們精神血脈的首先總是本民族的文化。我們進入中國文學的世界,在語言所構擬的空間投入自己的情感與想象,體驗前人的希望與失望、快樂與憂傷,體味前人偉大的藝術創造,理解民族精神的發展歷史,我們的生命得以展開,變得宏大而美好;同時,我們也獲得了了解人類文化的基點。
在這本小書中,我想和讀者一起在中國文學的世界中做一次簡短輕松而不乏機趣的游覽。當然,在如此有限的篇幅中全面介紹中國文學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而只能是選擇一些要點來談,而比較偏重的則是源頭性質的和尤其能體現中國文學特征的內容。游覽的節目,是如下四章:人間詩意、錦繡文章、劇壇春秋、小說天地。希望這會帶來愉快的心情。
中國古典文學講義 作者簡介
駱玉明,1951年7月生于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辭!肪幬、中國古典文學分科主編。著有《簡明中國文學史》《駱玉明老莊隨談》《世說新語精讀》《詩里特別有禪》《駱玉明古詩詞課》等。其中,多部作品被翻譯成不同語言在海外出版。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煙與鏡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史學評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