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白晝之光:二戰中的猶太少女與她們的隱秘戰線(二戰波蘭隔都里的女性群像,淪陷之地上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8257435
- 條形碼:9787308257435 ; 978-7-308-25743-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白晝之光:二戰中的猶太少女與她們的隱秘戰線(二戰波蘭隔都里的女性群像,淪陷之地上 本書特色
戰線悄然組建,其中的主力軍多是年輕的女性,原因是她們身上沒有割禮留下的“身份證明”,相比男性,她們更能來去自由,保全性命。于是,這些少女們開始偷運食物、情報,甚至武器,她們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優勢,救助傷患、兒童,也不惜與敵人正面對抗,*終憑借智慧與勇氣逃脫戰火,獲得新生。
這些隔都少女們的經歷證明:女性絕不只是戰爭中的羔羊,她們同樣是掌握自己命運的戰士。
白晝之光:二戰中的猶太少女與她們的隱秘戰線(二戰波蘭隔都里的女性群像,淪陷之地上 內容簡介
本書以紀實小說的形式,講述了二戰期間,波蘭猶太隔都中一群少女的秘密反抗行動。作者收集和考證了大量私人回憶錄、報紙報道、照片等證據資料,拼湊出了一段未被世界發現的女性參與戰爭的微觀歷史。她以一個15歲的小鎮少女雷尼亞作為線索人物,通過她的視角為讀者展現出二戰時期波蘭境內的社會景象。得益于天生的金發和童年的波蘭語教育,雷尼亞將自己偽裝成雅利安人,并借助偽造的證件穿行于不同城市,運送食物、刊物、情報,甚至是手槍彈藥,在淪陷之地譜寫了一段驚險的諜戰傳奇。書中還描摹了更多杰出的女性形象:精于偽裝的情報員、沖鋒陷陣的游擊隊、救助生命的護士……這段隱秘而真實的故事,講述了女性在戰爭中的勇氣、友誼以及永不放棄的頑強精神,充滿了激勵的力量。
白晝之光:二戰中的猶太少女與她們的隱秘戰線(二戰波蘭隔都里的女性群像,淪陷之地上白晝之光:二戰中的猶太少女與她們的隱秘戰線(二戰波蘭隔都里的女性群像,淪陷之地上 前言
序章
長話短說——自衛還是自救從上面往下看,這個小鎮有著閃閃發光的城堡、淡雅柔和的建筑和糖果色的街景——人們可能會誤認為,這是一個有魔力的王國。本津自9世紀以來一直是人類的聚居地,但它*初是作為一座要塞城市被建立起來的,以守衛基輔(Kiev)和西方之間古老的貿易路線。像波蘭的許多中世紀城市一樣——尤其是在森林覆蓋的南部地區——本津的景觀十分壯麗。這片翠綠的風景并沒有一點分裂、死亡、無休止的戰斗和裁決的痕跡。從遠處看,人們永遠也不會猜到,這座高聳著金色塔樓的皇家小鎮,是猶太人幾乎全部滅絕的一個象征。
本津位于波蘭的薩格勒比(Zaglembie)地區,成為猶太人的家園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了。自13世紀以來,猶太人在該地區工作并蓬勃發展。在16世紀后期,國王授予本津的猶太人擁有祈禱所、購買房地產、從事無限制貿易、屠宰動物和分銷酒精的權利。在超過200年的時間里,只要猶太人繳納稅款就能受到保護,能建立強大的貿易關系。在19世紀,該鎮先后受到了普魯士和俄國的嚴格統治。
白晝之光:二戰中的猶太少女與她們的隱秘戰線(二戰波蘭隔都里的女性群像,淪陷之地上 目錄
序 章 長話短說——自衛還是自救 / 1
**部分 隔都姑娘 / 1
01 波林(Po-Lin) / 3
02 烽火連天 / 15
03 女性戰斗的確立 / 19
04 活到明天——隔都的恐怖 / 34
05 華沙隔都——教育與言論 / 47
06 從精神到血肉——猶太戰斗組織的形成 / 57
07 流浪的日子——從無家可歸到成為管家 / 73
08 心如磐石 / 90
09 黑色烏鴉 / 96
10 被歷史銘記的三支隊伍——克拉科夫的圣誕驚喜 / 113
11 1943,新的一年——華沙的小型叛亂 / 126
第二部分 魔頭或女神 / 139
12 預備 / 141
13 間諜女孩 / 149
14 蓋世太保內部 / 157
15 華沙隔都起義 / 168
16 女匪 / 179
17 武器,武器,武器 / 194
18 絞刑架 / 203
19 自由之林——游擊隊 / 209
20 梅利納斯、金錢和救援 / 227
21 血花 / 238
22 扎格倫比的耶路撒冷在燃燒 / 247
第三部分 “什么邊界都攔不住她們” / 255
23 地堡內外 / 257
24 蓋世太保之網 / 275
25 布谷鳥 / 289
26 姐妹們,復仇! / 303
27 黎明時分 / 319
28 大逃亡 / 323
29 “永遠別說*后的路在眼前” / 340
第四部分 情感遺產 / 353
30 對生的恐懼 / 355
31 被遺忘的力量 / 371
尾聲:失蹤的猶太人 / 384
致 謝 / 397
白晝之光:二戰中的猶太少女與她們的隱秘戰線(二戰波蘭隔都里的女性群像,淪陷之地上 相關資料
“充滿了自豪和憤怒的脈動。”——《紐約時報書評》“研究透徹,引人入勝。”——《華爾街日報》“令人驚嘆……既深刻感人又令人嘆為觀止的著作。”——《國土報》“寫作充滿了激情……巴塔利安的研究是驚人的,她對這一宏大故事的奉獻是那么顯而易見,令人感動。”——《波士頓環球報》“扣人心弦,令人神魂顛倒,故事講述得非常精彩……朱迪·巴塔利安將這個被遺忘的,卻也令人震驚的關于勇氣的故事展現了出來。”
白晝之光:二戰中的猶太少女與她們的隱秘戰線(二戰波蘭隔都里的女性群像,淪陷之地上 作者簡介
朱迪·巴塔利安(Judy Batalion)
哈佛大學科學史文學學士
倫敦大學考陶爾德學院藝術史哲學博士
朱迪出生于加拿大蒙特利爾,是猶太裔,從小說英語、法語、希伯來語和意第緒語。她的祖母是二戰時期猶太人大屠殺的親歷者與幸存者,但鮮少對她講述那段歷史。2007年,朱迪無意中發現了1946年出版的一本回憶錄——《隔都女性》,它揭開了一段塵封的歷史,展現一群猶太女性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不為人知的抗爭。由此,朱迪展開了長達14年的深入研究,往來波蘭、以色列、美國等地,收集大量證據和記錄,終于尋找到歷史的真相,完成了這段另類的女性敘事。
朱迪·巴塔利安(Judy Batalion)
哈佛大學科學史文學學士
倫敦大學考陶爾德學院藝術史哲學博士
朱迪出生于加拿大蒙特利爾,是猶太裔,從小說英語、法語、希伯來語和意第緒語。她的祖母是二戰時期猶太人大屠殺的親歷者與幸存者,但鮮少對她講述那段歷史。2007年,朱迪無意中發現了1946年出版的一本回憶錄——《隔都女性》,它揭開了一段塵封的歷史,展現一群猶太女性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不為人知的抗爭。由此,朱迪展開了長達14年的深入研究,往來波蘭、以色列、美國等地,收集大量證據和記錄,終于尋找到歷史的真相,完成了這段另類的女性敘事。
朱迪曾在哈佛大學擔任博物館策展人與大學講師,并為《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時尚》《前進報》《沙龍》《耶路撒冷郵報》等報刊撰稿,著有《白墻:身為母親、身為女兒與位處中間的混亂》。
譯者簡介:
盧雋婷
復旦大學新聞學學士 資深媒體人
曾赴美國耶魯大學研學,譯有多篇民族主義相關哲學論文和多部歷史類圖書,如《在古老的土地上》。
談天星
江蘇大學經濟學學士
以色列海法大學猶太研究碩士
曾學習意第緒語、希伯來語和德語,有豐富的電影行業翻譯經驗。
關蕊
南京大學歷史學學士 猶太文化研究所碩士
曾赴德國、以色列研學,譯有多篇猶太研究相關論文,多部猶太史、世界史圖書,如《百年戰爭:被英格蘭奪走的法蘭西王冠》。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山海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虎
- >
推拿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