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新人文研究(第一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45654
- 條形碼:9787100245654 ; 978-7-100-24565-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人文研究(第一輯) 內容簡介
《新人文研究》是由華中科技大學人文學院主辦的專業性學術集刊。本刊旨在為國內外人文學者提供一個綜合性的學術交流平臺,推動跨文化、跨學科的人文對話。“新人文”是對傳統人文科學的重新審視,是對傳統人文科學的擴展與更新。“新人文”強調對當代問題的參與,它關注人類在數字化時代的存在和經驗,關注種族、性別、生態、環境、科技、倫理等等現實問題,試圖通過批判性的分析和理解來促進建設一個更加包容和公平的社會。新人文強調跨學科的合作和技術的整合,試圖打通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以及技術科學之間的壁壘,重建人文與技術的關系,彌合彼此之間的鴻溝,從而更好地回應當代社會的復雜需求,參與并引導人類文明的進步。
新人文研究(第一輯) 目錄
醫學人文的核心問題與研究動態——郭莉萍教授訪談錄 / 譚杉杉 郭莉萍 3
新人文·新視域·新方法 19從中西人文精神的異同看文藝的定位 / 鄧曉芒 21
“新人文”視閾下重讀但丁 / 曾艷兵 31
科學的?還是有用的?——諾思羅普·弗萊論文學批評的學科合法性 / 陳后亮 46
AI之眼:漢語詩歌的涅槃與重生 / 王毅 66
徐遲科技報告文學的成與敗 / 王慶 95
文學與生態 111生態文學對傳統文學觀的挑戰及其啟示 / 汪樹東 113
作為“新人文”的生態批評:關于“人”“文”與“自然”的再思考 / 龔浩敏 126
文化與詩學 143澀澤龍彥的博物詩學:一種現象學詩學分析 / 丁利榮 145
“鳳凰”與“恐龍”:歐陽江河寫作的“考古/博物”詩學 / 王書婷 165
跨文化、跨文本視野下的《日出》結構分析 / 祝宇紅 185
會議綜述 209開拓人文學科研究的新領域——華中科技大學首屆“新人文”學術論壇會議綜述 / 扈琛 211
投稿指南 219
新人文研究(第一輯) 相關資料
新領域·新方法·新話語:我們何以需要“新人文”
劉久明
華中科技大學人文學院“新人文”研究中心的成立,以及舉辦以“新人文”命名的學術論壇,乃是基于我們對人文學科發展現狀的憂思。最近數十年來,人文學科的發展深陷困境,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早在20世紀60年代,英國歷史學家約翰·普拉姆(John Plum)教授在其主持編寫的《人文科學的危機》一書中,就對文學、歷史、藝術、哲學等學科的發展發出了危機預警。同年,美國學術團體理事會在其發表的一篇報告中也不無悲觀地指出:“在超級科學和超級技術的時代,人文學科的生存斗爭越來越困難。”如果說,在20世紀60年代這些關于“狼來了”的預言表達的還只是部分學者對于人文學科發展的隱憂,那么進入新世紀之后,“狼來了”的預警則已成為現實。今天,放眼望去,不管是國內高校還是國外高校,像文史哲這些傳統的人文學科,由于受到蓬勃發展的STEM學科的擠壓,普遍在不斷萎縮,學科地位不斷被邊緣化,招生規模日漸縮小,大學給這些學科提供的教職崗位越來越少,科研項目和經費的獲取越來越困難。隨之而來,“人文學科正在衰落”乃至“人文學科終將消亡”的言論也不絕于耳。2019年,《探索與爭鳴》雜志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為《被嫌棄的人文學科:是什么讓它陷入整體性的“生存危機”》,標題中“被嫌棄”和“生存危機”兩個關鍵詞,可以說相當典型地代表了近年來關于人文學科末日的修辭。
那么,人文科學何以陷入今日的困境,以至于出現“整體性的生存危機”?回望人文學科的發展歷史,借用魯迅筆下人物阿Q的話來說,這個學科過去也曾“闊過”。從中世紀大學制度建立,經文藝復興到19世紀,人文學科曾經長期占據大學的中心地位,構成了大學的靈魂。但隨著近代工業文明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人文學科頭上的耀眼光環逐漸消退,昔日驕傲的公主一步步淪落成了遭人白眼的棄婦。時至今日,人文科學更是迎來了她的至暗時刻。
人文科學地位之所以發生如此逆轉,首先不能不歸咎于“技術理性和官僚系統的雙重宰制”。在現代性背景下,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工具理性的野蠻擴張使現代社會陷入了“人為物役”的困境,人的生活的意義被消解,整個世界成為技術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在場”,而以追求價值理性為目標的人文科學不得不黯然“退場”。另一方面,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大學也越來越具有商業化的特征。受功利主義價值觀的驅動,教育行政機關與大學管理部門越來越趨向于對學科進行量化指標評價,人文學科被認為空懷屠龍之技卻不能直接創造市場價值,因此被一步步打入冷宮。
新領域·新方法·新話語:我們何以需要“新人文”
劉久明
華中科技大學人文學院“新人文”研究中心的成立,以及舉辦以“新人文”命名的學術論壇,乃是基于我們對人文學科發展現狀的憂思。最近數十年來,人文學科的發展深陷困境,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早在20世紀60年代,英國歷史學家約翰·普拉姆(John Plum)教授在其主持編寫的《人文科學的危機》一書中,就對文學、歷史、藝術、哲學等學科的發展發出了危機預警。同年,美國學術團體理事會在其發表的一篇報告中也不無悲觀地指出:“在超級科學和超級技術的時代,人文學科的生存斗爭越來越困難。”如果說,在20世紀60年代這些關于“狼來了”的預言表達的還只是部分學者對于人文學科發展的隱憂,那么進入新世紀之后,“狼來了”的預警則已成為現實。今天,放眼望去,不管是國內高校還是國外高校,像文史哲這些傳統的人文學科,由于受到蓬勃發展的STEM學科的擠壓,普遍在不斷萎縮,學科地位不斷被邊緣化,招生規模日漸縮小,大學給這些學科提供的教職崗位越來越少,科研項目和經費的獲取越來越困難。隨之而來,“人文學科正在衰落”乃至“人文學科終將消亡”的言論也不絕于耳。2019年,《探索與爭鳴》雜志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為《被嫌棄的人文學科:是什么讓它陷入整體性的“生存危機”》,標題中“被嫌棄”和“生存危機”兩個關鍵詞,可以說相當典型地代表了近年來關于人文學科末日的修辭。
那么,人文科學何以陷入今日的困境,以至于出現“整體性的生存危機”?回望人文學科的發展歷史,借用魯迅筆下人物阿Q的話來說,這個學科過去也曾“闊過”。從中世紀大學制度建立,經文藝復興到19世紀,人文學科曾經長期占據大學的中心地位,構成了大學的靈魂。但隨著近代工業文明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人文學科頭上的耀眼光環逐漸消退,昔日驕傲的公主一步步淪落成了遭人白眼的棄婦。時至今日,人文科學更是迎來了她的至暗時刻。
人文科學地位之所以發生如此逆轉,首先不能不歸咎于“技術理性和官僚系統的雙重宰制”。在現代性背景下,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工具理性的野蠻擴張使現代社會陷入了“人為物役”的困境,人的生活的意義被消解,整個世界成為技術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在場”,而以追求價值理性為目標的人文科學不得不黯然“退場”。另一方面,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大學也越來越具有商業化的特征。受功利主義價值觀的驅動,教育行政機關與大學管理部門越來越趨向于對學科進行量化指標評價,人文學科被認為空懷屠龍之技卻不能直接創造市場價值,因此被一步步打入冷宮。
人文科學的衰落,責任當然不全在這些“外在的打擊”,人文學科自身的“內在缺陷”也難辭其咎。人文科學是以人和人類社會為研究對象的科學,由于人類是宇宙中最復雜的系統,所以對它的研究也特別困難,這使得人文科學與技術科學相比,發展速度明顯滯后。尤其近年來,科技的發展一日千里,以互聯網革命、人工智能的崛起和生物技術的突破為標志,新一波科技進步的浪潮已經形成,并且正在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的生活方式。而人文科學在此過程中基本上處于茫然無措的“失語”狀態,未能有效地介入當前的技術發展和批判,這也是導致人文學科被邊緣化的重要原因。其次,人文科學在發展過程中,學科內部的不斷細分以及過度的專業化,導致了人文科學視野的過于狹窄,面對當下正在發生劇烈變遷的世界,難以進行有效的反思和批判,更無力推動其朝著更為合理、更為正確的方向發展,這也是導致人文科學變得無足輕重的重要原因。
在人文學科面臨無處不在的危機的歷史時刻,我們無疑需要進行認真反思。而打出“新人文”的旗幟,成立“新人文”研究中心,舉辦“新人文”論壇,正是我們為破解人文學科的危機、尋求人文學科的新生之路所做出的努力。
在這里,我們有必要對“新人文”的內涵進行一下闡釋。“新人文”概念的提出,當然是為了與傳統的人文科學有所區別。“新人文”是對傳統人文科學的重新審視,是對傳統人文科學的擴展與更新。“新人文”強調對當代問題的參與,它關注人類在數字化時代的存在和經驗,關注種族、性別、生態、環境、倫理以及社會公正等現實問題,試圖通過批判性的分析和理解來促進建設一個更加包容和公平的社會。新人文強調跨學科的合作和技術的整合,試圖打通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以及技術科學之間的壁壘,重建人文與技術的關系,彌合彼此之間的鴻溝,從而更好地回應當代社會的復雜需求,參與并引導人類文明的進步。
……
新人文研究(第一輯) 作者簡介
主編劉久明,現任華中科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全國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英國劍橋大學高級訪問學者,日本東洋大學客座研究員,美國韋恩州立大學客座教授。主要從事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教學與研究,在《外國文學研究》《中國文學研究》《文藝爭鳴》《南開學報》《武漢大學學報》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其中多篇論文收入國際權威期刊檢索A&HCI。兼任湖北省外國文學學會副會長,湖北省比較文學學會副會長。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姑媽的寶刀
- >
二體千字文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虎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