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shù)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y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yī)內科學·全國中醫(yī)藥行業(yè)高等教育“十四五”規(guī)劃教材
仿生設計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776635
- 條形碼:9787111776635 ; 978-7-111-77663-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仿生設計學 本書特色
本書各章均設課后習題,通過學習目標、任務提出、知識準備、任務分析、任務實施、拓展閱讀和知識測評等環(huán)節(jié)的教學設計,推動仿生產品的開發(fā)和應用等領域的知識學習及能力培養(yǎng)。
仿生設計學 內容簡介
本書是結合了新工科復合型高技術人才知識學習和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要求,并融入了編者二十余載對仿生設計相關教學和科研工作的經驗而編寫的。 本書按照仿生設計的流程進行構架,共7章,包括仿生設計學基本概述、典型仿生模本選取原則、生物信息及其獲取技術、仿生信息處理方法、仿生樣件設計及其制備方法和技術、仿生設計樣件評價及優(yōu)化和仿生材料設計典例及應用,詳細介紹了自然界典型生物功能與其形態(tài)、結構、行為等生物信息的關系,生物信息精確的獲取方法及獲取技術,生物信息仿生處理方法,以及仿生設計載體-樣件的制備技術及方法等仿生設計**的相關知識。 本書各章均設課后習題,通過學習目標、任務提出、知識準備、任務分析、任務實施、拓展閱讀和知識測評等環(huán)節(jié)的教學設計,推動仿生產品的開發(fā)和應用等領域的知識學習及能力培養(yǎng)。 本書內容豐富,結構清晰,形式新穎,術語規(guī)范,可作為高等院校仿生科學與工程、材料設計、機械工程、工業(yè)工程等專業(yè)的教材和教學參考書,也可作為制造業(yè)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仿生設計學仿生設計學 前言
仿生設計學作為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致力于研究自然界生物體的形態(tài)、結構、功能等特征,并將其應用于人工系統(tǒng)的設計中。仿生設計學融合了生物學、材料學、工程學、物理學等多個學科領域的獨特分支,通過模擬生物體的優(yōu)異性能和自然規(guī)律,創(chuàng)造出更加高效、環(huán)保、節(jié)能的產品。仿生設計與可持續(xù)發(fā)展密切相關,通過模擬生物體的理化性能及結構設計,可以促進資源的循環(huán)利用和減少環(huán)境污染。同時,仿生設計還可以借鑒生物體的自適應和自修復能力,提高人工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降低維護和更換的頻率與成本。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人們對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視,仿生設計學將呈現(xiàn)出更加廣闊的發(fā)展前景。未來的仿生設計將更加注重與自然環(huán)境的和諧共生,推動綠色設計和循環(huán)經濟的發(fā)展。同時,隨著人工智能、大數(shù)據(jù)等先進技術的應用,仿生設計將更加智能化和精準化,為人類社會帶來更多的創(chuàng)新和驚喜。
仿生設計學 目錄
前言
第1章仿生設計學基本概述1
11仿生設計學內涵1
12仿生設計學起源與發(fā)展2
13仿生設計學研究內容及特點7
14仿生設計流程9
習題14
第2章典型仿生模本選取原則15
21重要定義15
22典型生物模本分類16
23生物模本的選擇原則34
習題43
第3章生物信息及其獲取技術44
31生物模本表面形貌、結構信息獲取
技術45
32生物成分信息獲取技術56
33生物力學信息獲取技術63
34生物運動信息獲取技術70
35生物感知信息獲取技術74
習題78
第4章仿生信息處理方法79
41仿生信息處理原則79
42簡化法80
43替代法83
44可拓層次分析法85
45耦合分析法87
46建模法94
47拓撲法100
習題102
第5章仿生樣件設計及其制備
方法和技術103
51機械加工方法104
52精密、超精密加工技術105
533D打印技術113
54生物模板法120
55仿生制造法126
習題133
第6章仿生設計樣件評價及優(yōu)化134
61仿生設計樣件評價方法134
62仿生設計樣件優(yōu)化方法149
習題154
第7章仿生材料設計典例及應用155
71仿生減阻材料設計及應用155
72仿生降噪材料設計及應用159
73仿生耐磨材料設計及應用163
74仿生防污材料設計及應用167
75仿生抗反射材料設計及應用172
76仿生防霧材料設計及應用176
77仿生保溫隔熱材料設計及應用180
78仿生輻射制冷材料設計及應用184
79仿生強韌材料設計及應用188
習題192
參考文獻193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與地壇
- >
巴金-再思錄
- >
朝聞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山海經
- >
唐代進士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