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梁曉聲作品集:人間流年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741485
- 條形碼:9787550741485 ; 978-7-5507-4148-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梁曉聲作品集:人間流年 本書特色
1.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梁曉聲散文精選。他是中國文壇的常青樹,這些年來筆耕不輟,創作已逾千萬字。他致力于現實主義題材創作,將筆觸對準普通人,描繪普通百姓的平凡人生。
2.梁曉聲是過往歲月的記述者,更是人間清醒的點評者。他以生活化的語言記錄了從前的煙火人間,講述一個個普通人的故事,令人倍感親切;又以犀利的言辭清醒評點過去、當下的社會各階層現象,簡潔明了,一語中的。他的文字切中當下這個浮躁的社會人們的內心,讓讀者獲得內心的安寧。
3.本書精選了梁曉聲近年創作的近三十篇散文隨筆,記錄了過去人們的日常生活,語言平實質樸,打動人心。如果你感到疲憊,那么不妨回頭看看。歲月,不是無情的流逝,而是珍貴的沉淀。
梁曉聲作品集:人間流年 內容簡介
知名作家梁曉聲散文集,收錄梁曉聲近年創作的近三十篇散文隨筆,語言平實,內容質樸,講述作者的切身經歷。書中內容覆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作者立足當下,回憶當年的種種,其中有對過去歲月的追憶,有對普通人故事的記述,也有作者自己的感懷。作家梁曉聲以平實的語言描繪了歷史的細節,展現了中國多年來的滄桑巨變,貢獻了具有前瞻性的建設設想。書中的文字將他的家國情懷一一呈現,老一輩知識分子的熱血與風骨真切動人。
梁曉聲作品集:人間流年 目錄
戀愛那些事
結婚•離婚那些事
漲工資那些事
評勞模那些事
分房那些事
當年修房子那些事
衣帽鞋襪那些事
衣帽鞋襪那些事
從前,購糧證那些事
從前,購物證那些事
關于讀書那些事
看電影那些事
歌曲與樂器
知青與知識
從前,少年們的收藏
本命年聯想紅腰帶
“過年”的斷想
我的鄉愁
冉的哀悼
宏的明天
兒子•母親•公仆和水
孩子•驢子和水
關于讀書
文明的尺度
“理想”的誤區
人生的意義在于承擔
關于“孝”
給自己的頭腦幾分尊重
校慶寄語
梁曉聲作品集:人間流年 相關資料
一
記憶中,在我下鄉前,似乎只穿過三次新衣服。
一次是五六歲時,大年三十兒的晚上,父親從沈陽或吉林回家,給我買了一件新棉襖。當年東三省是重工業基地,身為東北建筑總公司一名工人的父親,支援沈陽和吉林兩地的大廠建設,工資是有補助的。收入多了,父親高興,就為我和哥哥各買了一件棉襖。晚飯后,我出去放小鞭,鄰家孩子放的“滴滴花”將我的棉襖燒出了一個大洞。父親很生氣,扇了我一巴掌,從此我口吃了。關于我的口吃,在自己的哪一篇小文章中曾寫到過;并且,也作為情節在電視劇《年輪》中出現過。
我第二次穿新衣服,是在小學二年級時。記得很清楚,已經入秋了,再過幾天就要開學了,母親為我買了一件紫色的秋衣。穿上新秋衣后,母親命我去打醬油。我一路走得很快活,那時的我開始愛美了,新秋衣使我覺得自己的樣子肯定挺神氣。當年的北方百姓人家幾乎都有盛醬油的大玻璃瓶子,可裝三斤醬油。那種大瓶子,空的也不輕,裝了三斤醬油后,對于一個小學二年級的孩子挺重的了。我是抱著它回到家里的,放下后,新秋衣被醬油染了一片。即使有漏斗,往瓶子里倒醬油時也不可能完全不灑在外面呀。母親命我立刻脫下新秋衣用清水泡盆里,怕不立刻那樣醬油色洗不掉了。母親并沒責備我,只怪自己不該讓我一次買三斤醬油。盡管洗得及時,新秋衣干后還是留下了難看的痕跡,也縮水了,穿著不那么合身了。在相當長的日子里,我挺恨那個小雜貨鋪子為我打醬油的男人。依我想來,他應該用紙替我將瓶子擦干凈。
當年百姓人家的孩子能穿上一件新衣服是不尋常的事,所以我記憶深刻。兩次新衣服上身,轉眼就成了破的、難看的,足見我小時候是個倒霉蛋。
哥哥長我六歲,我經常所穿的是他穿小了的舊衣服。在從前,弟弟妹妹接著穿哥哥姐姐穿小了的舊衣服實屬正常,家家如此,我也從沒半點委屈感。
第三次穿新衣服,我小學五年級了,母親用白布和藍布為我做了一套隊服。我已經是少先隊員了,有一身隊服是學校要求,必需的。如果連白球鞋也算上,商店賣的一套正規的隊服十幾元錢——兩個弟弟都先后上學了,父親已成了“大三線”建筑工人,每月寄給家里的錢卻并不多。生活開銷大了,母親舍不得花十幾元錢為我買一套隊服,這是當年的我也能夠理解的。全班有十幾名學生的隊服是母親們做的,我是其中之一,不怎么覺得成為面子問題。
一
記憶中,在我下鄉前,似乎只穿過三次新衣服。
一次是五六歲時,大年三十兒的晚上,父親從沈陽或吉林回家,給我買了一件新棉襖。當年東三省是重工業基地,身為東北建筑總公司一名工人的父親,支援沈陽和吉林兩地的大廠建設,工資是有補助的。收入多了,父親高興,就為我和哥哥各買了一件棉襖。晚飯后,我出去放小鞭,鄰家孩子放的“滴滴花”將我的棉襖燒出了一個大洞。父親很生氣,扇了我一巴掌,從此我口吃了。關于我的口吃,在自己的哪一篇小文章中曾寫到過;并且,也作為情節在電視劇《年輪》中出現過。
我第二次穿新衣服,是在小學二年級時。記得很清楚,已經入秋了,再過幾天就要開學了,母親為我買了一件紫色的秋衣。穿上新秋衣后,母親命我去打醬油。我一路走得很快活,那時的我開始愛美了,新秋衣使我覺得自己的樣子肯定挺神氣。當年的北方百姓人家幾乎都有盛醬油的大玻璃瓶子,可裝三斤醬油。那種大瓶子,空的也不輕,裝了三斤醬油后,對于一個小學二年級的孩子挺重的了。我是抱著它回到家里的,放下后,新秋衣被醬油染了一片。即使有漏斗,往瓶子里倒醬油時也不可能完全不灑在外面呀。母親命我立刻脫下新秋衣用清水泡盆里,怕不立刻那樣醬油色洗不掉了。母親并沒責備我,只怪自己不該讓我一次買三斤醬油。盡管洗得及時,新秋衣干后還是留下了難看的痕跡,也縮水了,穿著不那么合身了。在相當長的日子里,我挺恨那個小雜貨鋪子為我打醬油的男人。依我想來,他應該用紙替我將瓶子擦干凈。
當年百姓人家的孩子能穿上一件新衣服是不尋常的事,所以我記憶深刻。兩次新衣服上身,轉眼就成了破的、難看的,足見我小時候是個倒霉蛋。
哥哥長我六歲,我經常所穿的是他穿小了的舊衣服。在從前,弟弟妹妹接著穿哥哥姐姐穿小了的舊衣服實屬正常,家家如此,我也從沒半點委屈感。
第三次穿新衣服,我小學五年級了,母親用白布和藍布為我做了一套隊服。我已經是少先隊員了,有一身隊服是學校要求,必需的。如果連白球鞋也算上,商店賣的一套正規的隊服十幾元錢——兩個弟弟都先后上學了,父親已成了“大三線”建筑工人,每月寄給家里的錢卻并不多。生活開銷大了,母親舍不得花十幾元錢為我買一套隊服,這是當年的我也能夠理解的。全班有十幾名學生的隊服是母親們做的,我是其中之一,不怎么覺得成為面子問題。
但,商店里賣的正規隊服是制服樣式的,領子袖子挺講究,母親們的手再巧也做不成那樣。并且,隊服的上衣是雪白的一種白,民間的說法是“漂白布”做的,布店里卻不經常能見到“漂白布”,能買到的往往是一般白布。一般白布的布紋粗,白中泛黃,厚,然而比“漂白布”便宜,因為紡織工序上少了幾道。即使白不白的姑且不論,樣式如何也別計較,有兩點卻畢竟會使我們買不起正式隊服的同學們尷尬——一是我們都不能同時擁有白膠鞋;好在當年有白鞋粉可買,才兩三角錢一盒,可用多次,能將我們常穿的舊布鞋、膠鞋染得接近白色。如今想來,專以少先隊員為銷售對象的白鞋粉,與專以中學生為銷售對象的兩分錢一片的墨水片一樣,都是為家庭生活困難的孩子們專門生產的商品,體現著一種特別人性化的生產理念,也可以說是社會主義優越性之一種。二是皮帶問題。隊服的正規穿法,是要將白上衣扎在藍褲子內,而這就得有皮帶。一條皮帶的價格對于生活困難的人家是很貴的,有的父親們一輩子都沒扎過皮帶,僅以布帶子束腰,哪里會舍得錢為孩子買皮帶呢?當年,“革”的生產尚難見到。即使已普遍了,若一戶人家孩子多,那也斷不會為了使孩子們個個都有一套正規的隊服而給每個孩子買一條“革皮帶”的。所以,許多少先隊員在被要求穿隊服的日子里,只能依然腰系布帶,不將白上衣扎在藍褲子內。于是,情況往往這樣——在學校舉行某種列隊儀式時,穿正規隊服的少先隊員排在前邊,隊服不合格的少先隊員排在后邊,這當然會使排在后邊的學生自尊心受傷。
是的,在我頭腦中,下鄉前,似乎就有以上三次穿新衣服的記憶。
我上初一后,哥哥患了精神分裂癥,兩個弟弟一個妹妹也都上學了。家庭生活更困難了,我也就更難得穿件新衣服了。但父親每年會往家里寄些他在工地上撿的破舊工作服,家里也有了一臺舊縫紉機(母親一度參加工作后下決心買的)——父親寄回家的破舊工作服是他洗干凈了的,都是很結實的小亞麻布的;而母親很喜歡踏縫紉機,善于將父親寄回的破舊工作服改成適合我們幾個孩子穿的衣服。
我下鄉前一年冬季,出家門時穿的衣服是“最北方”的——里邊是秋衣,外邊是沒有外罩的光板山羊皮大衣,是母親用父親寄回的羊皮片拼做成的,而腳穿一雙大氈靴,頭戴從鄰家盧叔收破爛的手推車上挑揀到的一頂舊狗皮帽子,毛快掉光了。我當年走在街上的樣子,像北極人,也像電影或電視劇中的東北深山獵手。
來年六月我下鄉時,穿的也是一身舊衣服。
梁曉聲作品集:人間流年 作者簡介
梁曉聲,原名梁紹生,祖籍山東榮成,1949年生于哈爾濱,當代知名作家、學者。北京語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全國政協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至今創作了包括散文、小說、雜論、紀實文學等在內的作品逾千萬字。代表作有《雪城》《年輪》《返城年代》《今夜有暴風雪》。憑借作品《人世間》榮獲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 >
姑媽的寶刀
- >
我與地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