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跨山海Ⅱ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55918066
- 條形碼:9787555918066 ; 978-7-5559-1806-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跨山海Ⅱ 本書特色
1.40集高口碑紀錄片原汁原味呈現(xiàn),帶你領(lǐng)略那些在苦難中綻放的詩意人生
本書是繼《跨山海》經(jīng)典后重磅推出的《千古風(fēng)流人物》系列第二本圖書。作為VIP節(jié)目,原紀錄片在各個平臺上都創(chuàng)造了播放量新高。總播放量1.5億次,熱評點贊超10萬次,評分高達9.5分。本書收入后兩季共40集高口碑紀錄片全部內(nèi)容,插入104幅高清劇照,走進12位殿堂級詩人的內(nèi)心,感悟他們的喜怒哀樂,見證他們的理想、生活、愛別離和求不得,真實展現(xiàn)12位殿堂級詩人的命運軌跡。
2.復(fù)原充滿煙火氣息的古人生活圖景,兼具思想深度、文學(xué)高度與情感溫度
融詩詞、歷史、傳記于一體,從史的層面詮釋詩詞,解讀詩人詞人,以新鮮活潑的方式走進王維、韓愈、柳宗元、劉禹錫、李賀等12位詩壇巨匠的真實人生,大到詩人的出生、死亡、重要的時代背景、歷史轉(zhuǎn)折、精妙詩文,小至他們每個人的興趣愛好、行動軌跡、“糗事”、逸事,結(jié)合時代背景及文學(xué)素養(yǎng),挖掘其坎坷起落中仍能走出人生困境、為后人留下傳承千年作品的生命密碼。
3.匯集200多個文史知識要點,講透264首詩詞背后蘊藏的生活真諦
于賡哲、王士祥等名家深度解讀264首膾炙人口的詩詞,點評激揚文字、畫龍點睛,解頤、解疑、解困,讓閱讀者如醍醐灌頂、豁然開朗;匯集200多個文史知識要點,深入挖掘詩詞背后蘊藏的精神內(nèi)核。屈原的孤忠、韓愈的孤勇、柳宗元的無畏、劉禹錫的達觀、孟浩然的曠達……這些不僅是詩人的個人寫照,更是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典型代表。詩人們用生命書寫的篇章,穿越千年依然震撼人心。
4.看懂中國文人的韌性與風(fēng)骨,收獲曠達通透的生命感悟
在當今快節(jié)奏的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感到精神世界的空虛與迷茫,而這本書以古代詩人的生命故事與詩歌智慧,展開一場與古代詩詞偶像的超時空對話,“看古人見自己”,為讀者提供了一種重新認識自我、追求詩意人生的方式。指引我們在低谷時重拾信心,在喧囂而又孤獨的世界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安寧與熱愛。
5.超值饋贈12張精美劇照 詩人信息卡
跨山海Ⅱ 內(nèi)容簡介
生如逆旅多斷腸,許我一葦以渡江。千余年來,他們猶如璀璨星辰,照亮了黑暗,溫暖了四季。 山河無依、懷才不遇、身世浮沉、深恩負盡、夢難成、恨難平……縱使人生千瘡百孔,他們?nèi)阅軟_淡苦難,用*美的文字展示中國詩詞之美、心靈之韻。他們的生命故事、他們的絕美詩文,就像一面面鏡子,照見了我們在面對挫折時的逃避或妥協(xié),指引我們在喧囂而又孤獨的世界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安寧與熱愛。 讀《跨山海》,就像是與古代詩詞大家共飲一壺酒,共賞一輪月。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避塵囂,釀清歡;燭火溫暖,來去古今云天。
跨山海Ⅱ跨山海Ⅱ 前言
序 言
王士祥
《跨山海Ⅱ》出版在即,紀錄片的錄制單位河南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總編張瑞芳師姐邀我作序。我想起了恩師陳飛先生在拙作《唐代試賦研究》書后寫的兩句話——“人微言輕,不足增其重;學(xué)識有限,不足揚其美”。恩師尚且如此,我又何德何能敢為此書作序?但考慮到自己參與了一些人物的錄制,對節(jié)目和書稿有一定的了解;同時節(jié)目播出效果很好,或能借機成托驥之蠅,遂應(yīng)允下來,粗淺談一下節(jié)目和書稿給我的感受。
跨山海Ⅱ 目錄
**章 屈原 香草靈均,人間幾何
**節(jié) 后皇嘉樹
第二節(jié) 其修遠兮
第三節(jié) 魂兮歸來
第四節(jié) 滄浪之水
第二章 王勃 翩若驚鴻,絕響千年
**節(jié) 大成若缺
第二節(jié) 三尺微命
第三章 孟浩然 吾愛孟夫子,風(fēng)流天下聞
**節(jié) 幽人自來去
第二節(jié) 欲濟無舟楫
第三節(jié) 平海夕漫漫
第四節(jié) 日暮空襄陽
第四章 王維 歷千劫,始成佛
**節(jié) 韶華
第二節(jié) 相思
第三節(jié) 明月
第四節(jié) 詩佛
第五章 王昌齡 一片冰心在玉壺
**節(jié) 不破樓蘭終不還
第二節(jié) 空懸明月待君王
第三節(jié) 詩家夫子王江寧
第四節(jié) 一葉扁舟以渡江
第六章 岑參 功名半紙,風(fēng)雪千山
**節(jié) 路在何方
第二節(jié) 一路向西
第三節(jié) 輪臺萬里
第四節(jié) 客舍悲風(fēng)
第七章 孟郊 高天厚地一詩囚
**節(jié) 渺渺入荒城
第二節(jié) 空林坐自清
第八章 李賀 騷之苗裔,天縱奇才
**節(jié) 雄雞一聲
第二節(jié) 天若有情
第九章 韓愈 大唐孤勇者
**節(jié) 楚狂小子
第二節(jié) 天下無馬
第三節(jié) 傳道授業(yè)
第四節(jié) 退之不退
第十章 劉禹錫 千帆過盡萬木春
**節(jié) 晴空一鶴
第二節(jié) 心如砥柱
第三節(jié) 吹盡狂沙
第四節(jié) 前度劉郎
第十一章 柳宗元 漂泊何懼,柳州種柳
**節(jié) 河?xùn)|先生
第二節(jié) 千萬孤獨
第三節(jié) 長歌之哀
第四節(jié) 柳州種柳
第十二章 魚玄機 一生所求不過愛和自由
**節(jié) 夢為蝴蝶也尋花
第二節(jié) 自恨羅衣掩詩句
后記 我們跨越山海,彼此見證
跨山海Ⅱ 相關(guān)資料
第二章 王勃 翩若驚鴻,絕響千年
第二節(jié) 三尺微命
王勃辭別長安,前往巴蜀,開始對其一生創(chuàng)作具有重要意義、持續(xù)三年之久的蜀中游歷。入蜀之行對突遭重創(chuàng)的王勃而言,是在仕途困境、人生低谷中必須開啟的一次自我放逐之旅,也是撫平其內(nèi)心創(chuàng)痛的一次療傷,有散心遣懷的精神作用。
相比長安的冷漠,蜀中民眾對于王勃的到來十分熱情。他一路走走停停,看遍了無數(shù)風(fēng)景,體驗了人生百態(tài),詩歌創(chuàng)作也更加貼近生活、貼近心靈。
在這個地方,他看到了和京城長安、中原大地以及他的故鄉(xiāng)完全不一樣的美景,于是投入更多對山水的關(guān)注。原先他十六歲進朝廷后,走到哪兒都可以吹一輩子,現(xiàn)在沒有機會了。所以他將注意力投入山水之間,哪怕去書寫自己的委屈。但是,去寫山水的時候,關(guān)注山水的時候,他并沒有忘記曾經(jīng)仕途的蹉跎,他依然在尋找機會。
(鄭州大學(xué)教授 王士祥)
雖然美麗的風(fēng)景使人愉悅,但是,他也清楚地認識到這只是暫時的解脫,孤獨寂寞常常伴隨其左右,這是每個在外的游子都揮之不去的夢魘。每到團圓的日子,王勃只能獨身一人欣賞他鄉(xiāng)的風(fēng)景,的確是凄涼萬分。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風(fēng)晚,山山黃葉飛。
——王勃《山中》
第二章 王勃 翩若驚鴻,絕響千年
第二節(jié) 三尺微命
王勃辭別長安,前往巴蜀,開始對其一生創(chuàng)作具有重要意義、持續(xù)三年之久的蜀中游歷。入蜀之行對突遭重創(chuàng)的王勃而言,是在仕途困境、人生低谷中必須開啟的一次自我放逐之旅,也是撫平其內(nèi)心創(chuàng)痛的一次療傷,有散心遣懷的精神作用。
相比長安的冷漠,蜀中民眾對于王勃的到來十分熱情。他一路走走停停,看遍了無數(shù)風(fēng)景,體驗了人生百態(tài),詩歌創(chuàng)作也更加貼近生活、貼近心靈。
在這個地方,他看到了和京城長安、中原大地以及他的故鄉(xiāng)完全不一樣的美景,于是投入更多對山水的關(guān)注。原先他十六歲進朝廷后,走到哪兒都可以吹一輩子,現(xiàn)在沒有機會了。所以他將注意力投入山水之間,哪怕去書寫自己的委屈。但是,去寫山水的時候,關(guān)注山水的時候,他并沒有忘記曾經(jīng)仕途的蹉跎,他依然在尋找機會。
(鄭州大學(xué)教授 王士祥)
雖然美麗的風(fēng)景使人愉悅,但是,他也清楚地認識到這只是暫時的解脫,孤獨寂寞常常伴隨其左右,這是每個在外的游子都揮之不去的夢魘。每到團圓的日子,王勃只能獨身一人欣賞他鄉(xiāng)的風(fēng)景,的確是凄涼萬分。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風(fēng)晚,山山黃葉飛。
——王勃《山中》
咸亨三年(672 年),漫行已久的王勃決定回到家鄉(xiāng),有許多事情必須去面對。在一次家鄉(xiāng)的酒宴上,王勃得知朝廷為了尋求“禮樂之士”,要在冬季舉辦特考的消息。善于發(fā)現(xiàn)人才并大膽舉薦,是大唐走向強盛的重要原因之一。
早有重歸仕途之心的王勃,對這次特考十分重視。三年的游歷使他成長了許多,自己還很年輕,不能因為一次打擊而浪費了自身的大好才華。收起雜念,王勃一連寫了好幾封自薦書,渴望能為大唐建功立業(yè)。
可惜的是,他并沒有收到應(yīng)有的回復(fù)。
這次特考,沒有讓王勃獲得一個滿意的結(jié)果,因為當時特考的主考官主要是兩位,一位是李敬玄,一位是裴行儉。李敬玄很早就聽過王勃的大名,非常欣賞他,所以在李敬玄這里應(yīng)該說問題不大,反對者主要是裴行儉。裴行儉是一個腳踏實地,靠著政績和戰(zhàn)績,從基層走到如今位置的人物,所以他非常不喜歡像王勃這種個性的人。
(陜西師范大學(xué)教授 于賡哲)
在得知這些后,王勃為了改變他在主考官心中的形象,表明自己并非只有虛名,更具有澤福萬民的才能,便寫了一篇《上吏部裴侍郎啟》。文中王勃建議改革文風(fēng),反對六朝以來的頹靡之氣,強調(diào)文章的社會性,指出選拔人才不能偏重詩賦,而應(yīng)注重明白國家大局的人,寫得是豪情萬丈、英氣灼人。雖然文章生動深刻,但裴行儉還是覺得王勃不是自己心中的理
想人選,只是對他有了更多的了解。
王勃從早年好友、時任虢州司馬的陸季友的來信中得知:虢州(今河南靈寶)境內(nèi)盛產(chǎn)草藥。王勃學(xué)過醫(yī),對草藥很有研究,讀了友人的來信,他覺得有點意思,便求去虢州任職,后補授虢州參軍一職。這是他第二次踏入仕途。此地遠離廟堂,按理說會是王勃晉升的跳板,可誰又能料到,一個更大的災(zāi)難會再次降臨到他身上。
咸亨三年冬,王勃來到了虢州,參軍一職的工作對他來說十分順手,閑暇之時,王勃有了更多屬于自己的時間。與友人飲酒作詩、結(jié)伴采藥,成了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日子就這樣悠閑地過去。一年多后,友人因官職調(diào)動,離開了虢州,這里又剩下王勃一人。
沒有了朋友在身邊護佑,王勃做事更加隨性,常常不把當?shù)毓賳T和自己的上級放在眼里。同僚們早就對自恃才高、傲慢無禮的王勃心懷不滿。王勃為人不擅隱藏情緒,喜怒哀樂都掛在臉上,加之憤世嫉俗的個性,稍不留神就會遭到他人的暗中算計。
咸亨五年(674 年),王勃上任虢州后的第三年,一天凌晨,幾個官差敲開了他家的門,一群人二話沒說,直接開始搜查,沒一會兒就在偏房發(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jīng)查證,這人名叫曹達,是一個犯罪后出逃的官奴。窩藏罪奴,本已是重罪,如今又殺人滅口,依大唐律法當斬。
無論是《新唐書》,還是《舊唐書》,對于王勃為什么要藏匿獲罪官奴都沒有解釋,但字里行間似乎都在說王勃是被同僚陷害的。
不管真相如何,至少背后的那些人達到了目的:王勃要死了。
清朝有一個人叫姚大榮,他在《王子安年譜》里是認同王勃被陷害這件事的。在虢州任職的時候,王勃恃才傲物,把周圍的同僚得罪了一遍,所以這一群人就給他做了個局。官奴曹達為了活命,跑到王勃這兒尋求庇護,誰知王勃還真幫他了。按照一般的思維邏輯,王勃那么大才能怎么能去做這么一件傻事呢?但是我看王勃這一生辦的這幾件事,跟小孩一樣,有的時候不過腦子,所以有人給他做局陷害他,有這種可能性。
(鄭州大學(xué)教授 王士祥)
上元元年(674 年)秋,在虢州的大獄中,二十五歲的王勃神情頹然,早已沒有了當年被眾人追捧的光鮮,潮濕腐爛的氣味彌漫在身旁,這種死亡的氣息一直在提醒他,這一切都是真的。
不久前,王勃因殺人罪鋃鐺入獄,正等候秋后處斬。
入獄有一段時間了,但他總還是難以置信,為什么自己會落得如此下場?如果這是一場夢該多好!明天醒來依舊可以站在陽光下。
“王勃,時辰到了,該上路了。”
命運,像一只看不見的手,神奇的是,這只手總會導(dǎo)演出一幕幕精妙絕倫的戲。
走在行刑的路上,王勃絕望了。他想不到自己竟會以這種方式結(jié)束一生,以后也將會以殺人犯的身份被世人鄙夷。
就在一切已成定局時,一個小吏匆忙趕來,給王勃帶來了一個起死回生的消息:唐高宗李治于當年(674 年)八月改年號為上元,并大赦天下。這也許就是天意,唐高宗李治提拔了他,貶謫了他,又在冥冥之中救了他。
陽光灑在王勃的肩頭,他感到一絲久違的暖意,一切還是這樣美好。那種劫后余生的欣喜與慶幸也許只有真正從鬼門關(guān)走回來的人才明白。
王勃雖然大難不死,但是自己的父親卻受到牽連,被發(fā)配到交趾(今越南河內(nèi))做縣令。
當時的交趾處在蠻荒、不開化的狀態(tài),完全是用來流放罪人的地方。如果是自己被流放到了交趾,可能王勃的難受程度還能稍微輕一點,問題是因為自己的緣故,父親被貶到了交趾,可以想見王勃內(nèi)心的煎熬。這件事也讓王勃背上了極大的社會輿論壓力。
(陜西師范大學(xué)教授 于賡哲)
背著“殺人”罪名的王勃,仕途基本被堵死了,一身的抱負也無處施展,家族的榮耀就這樣斷送在他手上,未來更是不知去往何處。想到那遠赴交趾、年事已高的父親,他更是悲慟。
上元二年(675 年)秋,王勃乘船順運河南下,走上了探望父親的道路。而屬于他的傳奇,終于拉開了序幕。
九月初九,舟車勞頓的王勃,抵達了洪州(今江西南昌)。他聽說這里的滕王閣將要舉辦一場盛會,便前去觀摩。
當?shù)亻L官閻伯嶼撥款把破敗的滕王閣修葺一新,所以才舉辦了那場宴會,而王勃剛好到場。
(陜西師范大學(xué)教授 于賡哲)
閻伯嶼想借這場宴會,給自己的女婿造勢。他讓女婿提前寫一篇文章,背下來,明天到場上再背寫出來,這樣一來,女婿就出名了。雖然是個局,但是怎么能把這個局做得天衣無縫呢?女婿就在那兒等著,一會兒輪到他的時候?qū)懢托辛耍趯懼埃还苷娴募俚模鄣米屪寗e人,結(jié)果其他人都明白是怎么回事,都推辭說寫不了。讓到王勃這兒,王勃就沒客氣:那我就寫吧。
(鄭州大學(xué)教授 王士祥)
此時的王勃壓抑太久了,等待著釋放與發(fā)泄,他要在此發(fā)出自己的吶喊,希望有人能夠聽到,也好給自己的仕途帶來一絲希望。
于是,當眾揮筆而書。
另一邊,閻都督則非常生氣,覺得王勃不懂人情世故,便假裝更衣,離開了宴會,并叫人去看王勃寫些什么,隨時向他匯報。
仆人:“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
閻都督聽到后笑說:“老生常談,不過爾爾。”洪州以前是漢代的豫章郡,閻都督認為這只是交代了地點,沒什么稀奇的。
當王勃寫到“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時,閻都督額頭才舒展起來,心想這王勃還算懂禮,知道把在座的人都夸一夸。
而當仆人報到“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回;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時,閻都督多少有些驚訝,但也只是覺得比一般人寫得好一點而已。
這時的王勃完全沉浸在創(chuàng)作的意境中。
他望著欄外遠處,眼見江天一色,霞染金翅,隨手提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此句一出,滿座皆驚,閻都督也完全為王勃的才華所折服。
文中所有的美好在王勃看來都“盈虛之有數(shù)”,想起自己十六歲入仕,本以為要平步青云,結(jié)果卻因一篇《斗雞檄》被逐出長安,在陌生的蜀地漂泊多年,后在虢州又因一場官奴案而毀了前程,差點性命不保。
“關(guān)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xiāng)之客。”這是一種怎樣的寂寥和孤獨?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們又該如何去面對呢?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孟嘗高潔……阮籍猖狂”,盡管這些人有才華、有名望、有思想,但仍然“時運不齊,命途多舛”。而我王勃又何嘗不是這樣?如今也只能期盼再次遇到伯樂。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雖然再次被朝廷重用的希望很渺茫,但身為一個讀書人,又怎能放棄理想和情懷,混混沌沌過一生呢?至少我王勃不會!
“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本來自己在人生規(guī)劃中,想為國家建功立業(yè),想去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想去做出自己的努力,結(jié)果通通做不到了。文章里都是失落。一個人、一個個體在大時代面前,往往是被裹挾著走的。在王勃的筆下,你會發(fā)現(xiàn),他也是一粒小石子。
(鄭州大學(xué)教授 王士祥)
時隔一年,探望父親之后的王勃從交趾返回,時值盛夏,風(fēng)高浪急,他不慎跌入海中,雖被救上岸,卻終因驚悸而死,年僅二十七歲。
這樣的死法似乎并不符合王勃大詩人的身份,但品讀過他的一生,我們也許會明白,他的驚悸里不只有溺水的恐慌,還有對人生的無助,對政治的畏懼。
王勃雖是天縱之才,卻終逃不過籠中戲弄。后人只笑他是被嚇死的,卻不知天才高處不勝寒,這寒光亦能殺人。
王勃可能會說:“若從頭再來,我只愿做一書生,寫寫詩詞,著著文章,如果累了,就在長安街頭的酒館中,一醉不起!”
這年冬天,在長安城的大街小巷里,人人都在傳閱著《滕王閣序》。在那個李白還沒誕生的年代,它刷新了當時唐朝人對文字的想象力。
臥病在床的唐高宗李治讀到這篇文章時也大為驚嘆,他仿佛又看到了那個十年前給自己驚喜的天才少年,有了將王勃重新召回身邊的想法。當侍從告訴他王勃已于不久前去世時,李治沉默良久,不知是否為當年斗雞事件所做的決定而后悔。
跨山海Ⅱ 作者簡介
《千古風(fēng)流人物》項目組
《千古風(fēng)流人物》紀錄片由河南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出品,河南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和河南華之杰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lián)合制作。項目組出品的多部紀錄片曾獲得中華優(yōu)秀出版物獎等國家級獎項,并在中央電視臺、鳳凰衛(wèi)視、騰訊視頻等平臺熱播。
《千古風(fēng)流人物》是一部大型歷史文化類系列紀錄片,作為VIP節(jié)目深受歡迎,榮獲多個獎項,已制作播出5季共90集,每集約25分鐘。該片聚焦中國歷史上26位詩詞偶像,通過解讀這些人物的人生故事與藝術(shù)成就,真實再現(xiàn)這些文化名人跌宕起伏的人生歷程,帶你穿越千年,看見一個個語文課本上熟悉卻從未見過的鮮活人物。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新文學(xué)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xué)術(shù)叢書(紅燭學(xué)術(shù)叢書)
- >
經(jīng)典常談
- >
推拿
- >
月亮虎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