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通:《文心雕龍》的批評方法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7243545
- 條形碼:9787307243545 ; 978-7-307-24354-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通:《文心雕龍》的批評方法 內容簡介
通”本義表示到達,與“窮”、“塞”相對,表示流通、通正的狀態。本文借助“通”這一關鍵詞作為切入點,串聯起《文心雕龍》問題意識與批評方法,更能借以揭示《文心》批評方法的民族特色。本文分為以下四章:**章以“通其不通”為標題,探討《文心》批評方法的問題意識。《文心》是一部救弊之作,劉勰不僅看到時代中文學理論批評的三大困境,更認識到由此釀成的三種弊端:一是“未能尋根”,二是“各照隅隙”,三是“莫肯研術”,并提出并踐行文學理論批評三大方法:溯源法、博觀法和折衷法。第二章以“古今貫通”作為標題,主要探討《文心雕龍》溯源法的內涵及應用。溯源法通過回溯某一現象的起源、發展與終結,從發展過程中獲取規律并指導實踐。《周易》、《莊子》、《史記》是溯源法的理論來源。溯源法廣泛應用于文體論中,以“史”的方式對歷代作品浚通源流,不僅注重“鋪觀列代”,也強調“撮舉同異”。第三章以“圓照博通”作為標題,主要探討《文心》博觀法的內涵及應用。博觀法具有圓備博通的空間意識,博觀法廣泛用于創作鑒賞,文學創作以“神與物游”突破身觀之局限,以“貴在虛靜”積學酌理、陶鈞文思,以“博而能一”饋貧拯亂、垂帷制勝。批評鑒賞以破“我執”拓展批評空間,以標“六觀”使批評視野圓備圓照,以“深識”“見異”獲取*大的鑒賞自由。第四章以“執正兼通”作為標題,主要探討《文心》折衷法的內涵及其“執正以馭奇”和“兼解以俱通”兩大特征。折衷法以“正”為根本準則來處理對立范疇,在具體實踐中也具有高度靈活性,強調根據具體情況、文體特征和個人才性進行文體選擇,強調對立范疇在交織、偕同和互為表里中融合促進,強調在兩相結合中融合創新。
通:《文心雕龍》的批評方法 作者簡介
朱曉驄,女,1990年生,湖北武漢人,武漢大學文藝學博士,現為江蘇開放大學藝術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傳統文化與古代文論批評。在《華中師范大學學報》《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數篇,參編學術專著《中國文論話語導引》(副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和《當代文藝名家示范效應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參譯學術專著《調整與適應--世紀之交的波蘭》(光明日報出版社2022年版)。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