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世界上的迷路者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0224557
- 條形碼:9787530224557 ; 978-7-5302-2455-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世界上的迷路者 本書特色
★ 余華2025年蕞新編選,40年自我對話:創作、閱讀與人生
“世界上沒有一條道路是重復的,也沒有一個人生是可以替代的。”
★ 不要害怕迷路,路上有一切生輝的事物等你發現
★ 余華談余華:40年創作與人生故事完整展露——
“寫作和人生其實一模一樣,我們都是這個世界上的迷路者,我們都是按照自己認定的道路尋找方向。”
★ 直擊余華創作現場,關于創作《活著》《許三觀賣血記》等經典小說的幕后故事——
寫《活著》時為何卡文?
關于電影版《活著》:怎么就看了這么幾十遍??
給《文城》曾經設想的三種結局?
★ 讀懂余華,從這本書開始——
為什么福貴的人生那么苦,他卻覺得自己是幸福的?
《許三觀賣血記》是否有原型?
為什么是《第七天》,而不是第六天、第五天……或者第八天?
★ 作家養成記:從“先鋒的余華”到“寫出《活著》的余華”,從迷茫到尋找出路,呈現一個作家的蛻變與重生——
“我們的想象力在一只茶杯面前忍氣吞聲”
“我們的悲劇在于無法相信。因為我們無法相信,奇跡也就無法呈現。”
“作家不是神甫,單一的解釋與理論只會窒息他們,作家的信仰是沒有儀式的,他們的職責不是布道,而是發現,去發現一切可以使語言生輝的事物。”
★ 余華的du家閱讀札記,一份冷門寶藏圖書閱讀清單——
從攝影到小說,從海外漢學家到新銳寫作者,涉獵廣泛;從卡夫卡到福克納,梳理文學滋養。
★ 精美裝幀,腰封設計小巧思!
純黑云萱紋外封紙,燙金 印銀設計,內封壓凹,簡潔大氣;
異形裁切 可撕設計,腰封一秒變書簽!
★ 首印隨書贈Q版余華形象透卡,誠邀各位“迷路者”打卡自己的人生路牌!(數量有限,贈完即止)
世界上的迷路者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余華親自編選的四十余篇文章,涵蓋作者不同時期對寫作、閱讀和人生的思考,一方面為讀者理解他的作品提供一把寶貴的鑰匙,另一方面也勾勒出作家從迷茫到找尋出路、走向成熟的人生歷程。 “寫作和人生其實一模一樣,我們都是這個世界上的迷路者,我們都是按照自己認定的道路尋找方向。” “世界上沒有一條道路是重復的,也沒有一個人生是可以替代的。”
世界上的迷路者 目錄
**輯 在時間的影子里
活著
我感到自己寫下了高尚的作品
活著的力量不是進攻而是忍受
就像樹木插滿了森林一樣
從他人的經歷里感受自己的命運
這可能是二十多年寫作給予我的酬謝
生活正在小心翼翼走向正常
人們往往覺得自己熟悉的是*好的
許三觀賣血記
這本書其實是一首很長的民歌
會像玫瑰和亞里士多德一樣死去
南方的節奏和南方的氣氛
我只是被它們選中來完成這樣的工作
我寫作時的心跳
一本有聲音的書
在細雨中呼喊
我懷疑自己的現實是否正在被虛構
去傾聽電話另一端往事的發言
當漫漫的人生走向尾聲的時候
兄弟
正確的出發都是走進窄門
《兄弟》創作日記
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第七天
《第七天》之后
文城
小美是這部作品的心跳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文城
《文城》回答
第二輯 我的所有努力都是為了更加接近真實
虛偽的作品
作家的不穩定性
作家的勇氣
長篇小說的寫作
世上*為動人的歌謠
我的另一條人生之路
讀與寫
一個對于地震恐懼的故事
和聲與比翼鳥
作者需要獲得拯救
第三輯 沒有一條道路是重復的
人類的正當研究便是人
沒有一條道路是重復的
什么是愛情
歪曲生活的小說
兩位學者的肖像
羅伯特·凡德·休斯特在中國摁下的快門
來自中國的故事
寫作是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解放
憑空捏造事實的本領
你家房子上 CNN 新聞了
尊敬的女士們、先生們
世界上的迷路者 相關資料
這些隨筆作品試圖表明的是一個讀者的身份,而不是一個作者的身份。沒有一個作者的寫作歷史可以長過閱讀歷史,就像沒有一種經歷能夠長過人生一樣。我相信是讀者的經歷養育了我寫作的能力,如同土地養育了河流的奔騰和森林的成長。
我要說的是在寫作過程中,任何一個作者其實也是一個讀者。人們時常會發出這樣的疑問:寫作如何面對讀者?我的經驗告訴我:廣泛意義上的讀者是無法面對的。因為命運的方式是如此之多,一個人如何可以代表人群?但是有一個讀者是可以面對的,而且是無法回避的面對,這個讀者就是作者自己,或者說是他的另一個身份。當作者在敘述中創作語言和形象時,他的讀者的身份就會出來監視和檢閱作者的創作,替他把握敘述中的節奏和分寸,這就是人們所說的伴隨寫作過程時的感覺。寫作經常像人生一樣迷茫,前途和未來令人憂心忡忡,然而就像人生必須去經歷一樣,寫作也必須前行,這時候就需要依靠感覺的判斷來尋找寫作時的方向。
這樣的感覺很大程度上來自于閱讀的體驗,我的意思是閱讀古典作品或者說是閱讀經典作品的體驗。這是最為重要的,對我來說經典作品就是清除了垃圾的作品,或者說是凈身之后的作品,就像陽光使白晝更加明亮一樣。對經典作品的閱讀會讓我們不斷感受到生存的價值,仿佛是清除了人生中那些瑣碎無聊和患得患失的時刻,將那些激昂奔放和心醉神迷的時刻凝聚到了一起。我的經驗是與死者交談更容易溝通,再也沒有像生和死之間那樣坦誠想見了,已故作家們的思想和激情、痛苦和歡樂,還有真誠和勇氣安安靜靜躺在一頁頁翻去的紙上,這些紙張或者潔白或者泛黃,如同風平浪靜的海面一樣,閱讀帶來的則是海底的激流。為此我信任前人的智慧,所以我也信任盧克萊修的獨斷之語——
當代人失去了古人的活力,
大地也失去了昔日的豐饒。
博爾赫斯給這樣的閱讀下了定義,他說這些作品不是一定具有某種優點的書籍,“而是一部世世代代的人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熱情和神秘的忠誠閱讀的書”。
二十多年來,我像一個營養不良的孩子那樣保持了閱讀的饑渴,我可以說是用喝的方式去閱讀那些經典作品。最近三年當我寫作這些隨筆作品時,我重讀了里面很多的篇章,我感到自己開始用品嘗的方式去閱讀了。我意外地發現品嘗比喝更愜意。
世界上的迷路者 作者簡介
余華
作家,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1960年4月出生,1983年開始寫作,主要作品有《兄弟》《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在細雨中呼喊》《第七天》《文城》等。其作品被翻譯成50多種語言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版,曾獲意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1998年)、法國文學和藝術騎士勛章(2004年)、法國國際信使外國小說獎(2008年)、意大利朱塞佩·阿切爾比國際文學獎(2014年)、塞爾維亞伊沃·安德里奇文學獎(2018年)、意大利波特利·拉特斯·格林扎納文學獎(2018年)、俄羅斯亞斯納亞·波利亞納文學獎(2022年)等。
- >
月亮虎
- >
唐代進士錄
- >
回憶愛瑪儂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二體千字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山海經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