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區域國別學(第五期)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46057
- 條形碼:9787100246057 ; 978-7-100-24605-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區域國別學(第五期) 本書特色
《區域國別學》輯刊服務于區域國別學一級學科,旨在為區域國別研究者提供一個高水平的學術平臺,發表區域國別學領域的*新成果,探討區域國別學的研究對象、研究主題、研究理論、研究范式及研究方法,引領區域國別學的發展方向。本刊下設“專題”“歷史與地理”“田野調查”和“評論與爭鳴”等欄目。“專題”欄目深度挖掘區域國別研究中的共享議題,圍繞特定議題發表跨國別、跨學科的原創性研究成果。“歷史與地理”欄目重點關注區域國別研究中的時間與空間要素,兼具歷史縱深與地理廣延。“田野調查”欄目聚焦區域國別研究中的經驗要素,涉及田野調查方法、理論、反思、實踐四個緯度。“評論與爭鳴”欄目是一個論辯的平臺,相關學者可就特定學術觀點、方法或理論進行討論和批判。
區域國別學(第五期) 內容簡介
《區域國別學》(第五期)共收錄9篇具有較高水準的學術文章。首先,本期策劃了“非西方國家憲法研究”專題,其中的6篇文章以國別為基礎,聚焦于發展中國家集中的四大地區——東南亞、南亞、撒哈拉以南非洲和西亞北非的若干國家,探討了憲法在這些國家的發展歷程、功能及特征等。上述研究從不同角度展現了非西方國家憲法研究的豐富面向,旨在以此“拋磚引玉”,激發國內學術界有關這一領域更充分、更深入的討論。其次,在“文學與文化”欄目中,學者在歷史比較基礎上探討了根基派的正教“國民性”思想,并對這一思想的歷史意義進行了評估。接下來,在“評論與爭鳴”欄目中,兩篇文章先是討論了區域國別學視角下探索經濟問題研究的系統思路,繼而圍繞敘事的理論內涵、生成邏輯和主體行動,探究了區域國別學知識生產與人才培養的互嵌邏輯與經驗。
區域國別學(第五期) 目錄
專題 非西方國家憲法研究
專題導言
后穆巴拉克時代埃及工具性憲法研究
緬甸政治轉型中的修憲問題——基于 2008 年《緬甸聯邦共和國憲法》的研究
摩洛哥憲法體制中的現代因素及其結構特征——以 1962 年憲制為例
南非憲法法院審查憲法:以憲法社會學為視角
司法賦權的功能與限度——以以色列憲法革命為例
憲法解釋與基本權利的擴張——以印度*高法院隱私權判例為分析對象
文學與文化
主體性建構:根基派視閾下的俄羅斯正教“國民性”命題
評論與爭鳴
區域國別學視角下的經濟問題研究——思維、方法、實踐和挑戰
敘事視域下區域國別學的知識生產與人才培養
征稿函
區域國別學(第五期) 作者簡介
姜景奎,清華大學國際與地區研究院和外國語言文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高校外指委副主任委員、非通用語分指委主任委員,印度國家文學院阿南德·古馬爾斯瓦米院士(Anand Coomaraswamy Fellow),中國南亞學會副會長、南亞語種學會會長,《南亞東南亞研究》“姜景奎專欄”主持人、《南亞學》主編、《區域國別學》主編等。研究方向包括印度文學文化研究、印度宗教研究、南亞區域國別研究等,發表專著6部、譯著3部、辭書1部、教材一套(6冊)、論文100余篇及編著20余部。
- >
巴金-再思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姑媽的寶刀
- >
回憶愛瑪儂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