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中國公共政策評論:第26卷:Vol.26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3236332
- 條形碼:9787543236332 ; 978-7-5432-3633-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公共政策評論:第26卷:Vol.26 本書特色
本輯刊旨在推廣政策科學的概念和理論,以關注中國公共與社會問題的解決為依歸,既重視理論發展,又關注實際問題,集學術性、應用性和批判性于一體,探索中國的公共政策理論和規律,推動中國公共政策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提升公共政策的品質和公共治理的質量。
中國公共政策評論:第26卷:Vol.26 內容簡介
本書作為中山大學中國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和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聯合創辦的《中國公共政策評論》集刊的*新一本,主要關注了數字化、智能化時代社會福利權保障和公共政策運行這一主題。圍繞這一主題,本書收錄了12篇論文和1篇研究綜述,分別收入六個專題,分別討論了養老保險和安寧療護措施的改革發展路徑,“村改居”轉制社區中基于身份差異的差序福利權的形成及其強化機制,我國社會救助創新的典型模式、共性邏輯、潛在勢能、新型挑戰及優化進路,當前低保救助對象心理困境的生成機制及解決途徑,多源流模型在中國網絡社會研究的適用性等問題。研究綜述分析了1980—2022年中外政府改革研究領域的熱點和概況。
中國公共政策評論:第26卷:Vol.26 目錄
目 錄
社會保障研究
中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資產負債平衡性研究 彭浩然
專業權力、合作治理與中國安寧療護服務體系發展路徑——基于多案例的比較研究 朱靖琰 肖棣文
制度層疊視角下的差序福利權的形成及其強化:以廣州“村改居”轉制社區為例
王 虹 管 兵
社會救助研究
中國社會救助實踐創新典型模式、邏輯生成與優化進路 張浩淼 譚 洪 劉月
脫“貧”未解“心困”?社會質量視角下低保對象心理困境研究 李 琴
公共政策研究
中國網絡社會背景下多源流模型的適用與改進——基于《互聯網用戶賬號信息管理規定》出臺過程的分析 朱海龍 邱瀚萱
新發展階段勞動政策面臨的挑戰與可能的發展方向 蔣卓余 方 珂
鄉村振興研究
企業全鏈賦能鄉村產業振興的漣漪模式及邏輯 李小勇 許文睿
社會治理研究
雙輪驅動何以有效?數字政府建設中參與主體的驅動機制分析 陳天祥 袁瑞萍 曾欣
互聯網平臺治理中的約談制:特征、效果及優化 徐昌睿 張志安
“角色轉換”:應急情境下村干部如何完成動員任務?——基于X村公共衛生事件治理過程的考察 周予洋 胡問世
研究述評
中外政府改革研究述評與展望(1980-2022)——基于SSCI與CSSCI期刊文獻的計量分析 鄭燁 安貝亞 陳斌
中國公共政策評論:第26卷:Vol.26 作者簡介
岳經綸,博士,珠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副院長,社會保障與社會政策研究所所長,人文社會科學重點基地,中山大學中國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山大學流動人口公共衛生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公共政策評論》主編,《公共行政評論》編委。
朱亞鵬,博士,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政治科學系教授;中山大學中國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山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保障研究所副所長,《公共行政評論》編輯部主任。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