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中德私法研究(24):物權變動模式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359808
- 條形碼:9787301359808 ; 978-7-301-35980-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德私法研究(24):物權變動模式 本書特色
書稿匯集了物權變動模式領域的*新研究成果,通過對德國法、瑞士法、奧地利法、法國法、日本法相關文獻的譯介,為中德私法領域的比較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學術資源,為學者和法律從業者提供了新的研究視角和方法。書稿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展現了我國學者在相關領域的研究水準。此外,書稿的文字質量較好,理論、觀點和材料準確,表述全面客觀,章節安排合理,邏輯清晰,結構嚴謹。
中德私法研究(24):物權變動模式 內容簡介
本卷為《中德私法研究》第24卷,主題為物權變動模式,書稿對物權變動模式理論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析研究,是比較法研究領域中較為全面的成果,主題鮮明,內容豐富。**部分為主題報告,共收納三篇文章,一篇為主題報告《處分行為的體系性闡釋》;兩篇評議文章,分別為《私法自治與處分行為》與《處分行為理論的若干問題》。第二部分圍繞前述主題報告,組織了幾篇相關比較法文獻的翻譯,具體涉及德國法一篇、瑞士法一篇、奧地利法一篇、法國法一篇、日本法一篇。選材以經典、貼合、全面為標準。第三部分收錄數篇專題研究,包括《也談物權變動模式的實然與應然——歐洲的經驗和啟發》《物權合意為什么應當獨立存在》等文章。第四部分為“私法教室”,收錄《商法鑒定式案例分析的展開》一文。第五部分為“法律法規”,收納德國《登記船舶和在建船舶權利法》的翻譯。
中德私法研究(24):物權變動模式 目錄
主題報告
處分行為的體系性闡釋/姚明斌
私法自治與處分行為
——評姚明斌《處分行為的體系性闡釋》/紀海龍
處分行為理論的若干問題
——評姚明斌《處分行為的體系性闡釋》/戴孟勇
主題文獻
薩維尼論合同/弗里德里希·卡爾·馮·薩維尼 著 張梓萱 譯 朱虎 校
分離原則與抽象原則/奧特馬·堯爾尼希 著 柯勇敏 譯
處分行為與負擔行為/海因里希·邁爾霍夫 著 陳道寬 譯
動產交付和債權讓與:有因抑或無因?/海因里希·洪塞爾 著 蔣鉅 譯
法國法上合同的轉讓效力/菲利普·森勒爾 著 李琳 譯
論日本民法中的物權變動/吉田克己 著 呂斌 譯
專家專稿
也談物權變動模式的實然與應然
——歐洲的經驗和啟發/常鵬翱
物權合意為什么應當獨立存在/張保紅
抽象物權合同簡史/王洪亮
法國法上的“債權意思主義”真的存在嗎?/李琳
私法教室
商法鑒定式案例分析的展開/嚴城
法律法規
德國《登記船舶和在建船舶權利法》/彭臣 譯注
中德私法研究(24):物權變動模式 作者簡介
王洪亮,德國弗賴堡大學法學博士,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德國洪堡總理獎學金獲得者。清華大學法學院房地產法律與政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中國民法學會理事。主要研究領域為合同法、物權法、房地產法、金融擔保法律問題。
張雙根,德國柏林洪堡大學法學博士,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民法、商法、德國私法。
張谷,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北京大學法學院博士后,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契約法、商法、公司法。
朱慶育,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外國私法與國際私法研究所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民法、法學方法論、德國近現代民法史、法律哲學。
田士永,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中國政法大學教授。1999年10月至2001年8月在德國波恩大學學習。主要研究領域為民法、德國私法。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山海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自卑與超越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