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文治春秋 總第二卷(2024年秋) 版權信息
- ISBN:9787313319883
- 條形碼:9787313319883 ; 978-7-313-31988-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治春秋 總第二卷(2024年秋) 本書特色
內容特色:
《文治春秋》是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主辦的學術研究論叢。以中國語言文學為研究重心,既著力呈現中國本土學術的傳承、創見、發展,又兼顧世界文明潮流以及中外文化和而不同的互鑒。
書名寓意:取名“文治春秋”,意在紀念和傳承交大老校長唐文治的學術精神與格局。論叢一年兩卷,各以春秋名之,寒來暑往,春華秋實,記錄的是交大文科學者砥礪奮進、守正創新的不懈奮斗與精彩事功。本卷是總第二卷,秋卷。
本卷特色:選題精彩繼續:張愛玲為漢語研究、文學經典與文化傳播的雙向建構以及消費主義語境下的時尚審美做出了不亞于翻譯《天鷚兒》和研究日本藏《諸葛亮傳》偽卷的貢獻且自覺建構了學術話語體系……更多精彩,就看各位讀者的二創啦
增加了新欄目:欄目1“史料與闡釋”:中心人物是現代文學“頂流”張愛玲和周氏兄弟,闡釋的是圍繞他們發生的“懸案”,敬請期待。
欄目2“學術譯文”:世界主義真的失落了嗎?哈佛大學教授馬里亞諾· 西斯金德深度解讀拉美名家波拉尼奧的《“小眼”席爾瓦》后將告訴我們他的答案。
還有續集:對《金光明*勝王經》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繼續追馬進勇老師的下篇解讀啦。
目標與希望:
一個小目標:比首卷多一份進一寸的歡喜
一個大目標:暫時保密,實現再說~~
希望大家繼續支持《文治春秋》,我們的故事正在進行
文治春秋 總第二卷(2024年秋) 內容簡介
《文治春秋總第二卷(2024年秋)》是文學論文集。本書旨在深耕人文社科領域,致力于成為推動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建設、傳承文化精髓、啟迪思想智慧的重要平臺。本書聚焦歷史文化的深度挖掘與現代治理理念的融合創新,通過發表學術譯文、學術書評及各類研究專題,促進學術交流與知識共享,為學術界及社會各界提供豐富的思想資源和理論支撐。主要內容包括原創性研究和文獻性研究,涵蓋文藝學、民間文學、創意寫作、語言學、文字學等多個二級學科領域。
文治春秋 總第二卷(2024年秋)文治春秋 總第二卷(2024年秋) 前言
【編后記】
《文治春秋》第二卷如約而至,時節雖然已是深秋,但窗外明亮的陽光讓人感到些許暖意。
本卷“名家訪談”采訪的是香港中文大學講席教授潘海華先生。潘先生是有國際影響的語言學名家,在訪談中他對話題和述題等重要問題進行了全面細致的論述,既通俗易懂,又有理論深度。“學術致辭”是學術會議的重要環節,致辭內容多是客套、問候、介紹情況、祝福等語,由于大多缺乏實質性內涵,所以致辭文稿歷來不受重視,公開發表的也不多。然而,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會長劉勇教授的學術會議致辭有著鮮明的個人風格。他的每一篇致辭都是精心撰寫的 :有必要的問候、客套、祝愿,也有對會議議題的深度闡發,有致辭的輕松幽默,也有學理性的開掘論證,與學術論文有著同樣的價值,是“致辭文體”中的精品。本卷選載了劉勇教授的5篇致辭,因會議性質不同,致辭的風格、內容也各不相同。可以毫無夸張地說 :劉勇教授是為數不多的、把學術會議致辭作為一種嚴肅文體來苦心經營的學者。自此以后,學術致辭不再是應景文章,而是有趣味、有新意的一種學術文體。
文治春秋 總第二卷(2024年秋) 目錄
【名家訪談】
形式語義學可以為漢語研究做點什么?——潘海華教授訪談 潘海華 陳 莉 祝詩琪(1)
【學術致辭?· 劉勇專輯】
在“新時代海洋文學學術研討會”上的致辭與發言 劉 勇(21)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與現代文學學術傳統的生成——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 2023年度優秀論文頒獎禮暨“學科傳統與守正創新”《叢刊》編委座談會上的致辭 劉 勇(27)
詩歌從來都不是用來研究的——在“中國新詩與中外詩歌傳統國際學術論壇”開幕會上的致辭 劉 勇(33)
文學經典與文化傳播的雙向建構——在“中國文學經典化與中華文化傳播世界漢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的致辭與發言 劉 勇(38)
直面現實,更要直面未來——在“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的問題與方法”學術研討會上的發言 劉 勇(44)
【古典新義】
漢文佛典隨函音義衍變史管窺:寫本時代(二)——《金光明*勝王經》隨函音義衍變史之寫本時代 馬進勇(50)
對日本藏《三國志· 蜀志· 諸葛亮傳》偽卷的再研究 肖 瑜(72)
孟浩然浙西行旅考辨及其詩歌意涵 蘇勇強 林麗思(85)
論《鹖冠子》的文學 雷欣翰(105)
【審美新場域】
消費主義語境下的時尚審美表征 連晨煒(145)
【史料與闡釋】
張愛玲前期文學創作不同版本舉隅 陳子善(161)
誰更可能翻譯了《天鷚兒》?——兼論魯迅、周作人與《女子世界》之關系 喬麗華(169)
【歷史現場】
共和國教育視域下的中國當代文學 李宗剛(188)
【學術譯文】
邁向失落的世界主義——關于“世界終結”的論述
馬里亞諾· 西斯金德 著 江佳月 魏可人 譯(218)
【學案追蹤】
學術話語體系的一種自覺建構——“漢語新文學”概念再考察 楊青泉(240)
近代詞人譜牒之學再檢討——以《夏承燾年譜》一九四○年八月條為線索 王 賀(255)
【書評】
作為方法的“關系”——評齊曉紅著《文學、語言與大眾政治》 向吉發(271)
編后記 張全之(284)
稿約 (286)
文治春秋 總第二卷(2024年秋) 作者簡介
吳俊,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院長,講席教授。
張全之,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主任,長聘教授,博士生導師。
- >
推拿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唐代進士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與地壇
- >
姑媽的寶刀
- >
煙與鏡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