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中華文脈: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基因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029351
- 條形碼:9787515029351 ; 978-7-5150-2935-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華文脈: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基因 本書特色
立足哲學、歷史和文化視角,對中華文明核心觀念的體系化研究、學理化闡釋、通俗化表達
讀懂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與內在邏輯,探尋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基因
中華文脈: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基因 內容簡介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其中蘊含的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等,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積累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的重要體現,同科學社會主義價值觀主張具有高度契合性。本書從中華傳統文化十大核心觀念出發,詳盡地闡明了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追溯其文化根源,闡析其傳承演變,把握其內涵特質,剖解其價值意蘊,展現其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所呈現的永恒生命力和時代光彩,有助于全社會把握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理解“第二個結合”,更好賡續中華文脈、創造現代文明。本書內容深刻但不深奧,學理化但不學究化,通俗化但不膚淺化,既可作為大眾讀者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知識性讀本,也可作為哲學和歷史文化研究者的理論參考書籍。
中華文脈: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基因中華文脈: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基因 前言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其中蘊含的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等,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積累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的重要體現,同科學社會主義價值觀主張具有高度契合性。”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與和平性,這是中華文明的獨特優勢。以“天下為公”為代表的中華文明的十大核心觀念不僅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積淀,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色所在;不僅創造了中華文明五千多年綿延不斷生生不息的輝煌歷史,更將經過中國式現代化進程的豐富、充實,奠基中國的未來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定是古今中外、傳統現代辯證統一的交響樂章。中國共產黨在百年奮斗歷程中,始終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弘揚者,始終注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推動中華文明舊邦新命與時俱進。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將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鑄造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引領中華民族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人類社會的共同發展。
中華文脈: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基因 目錄
**章
天下為公
曹潤青
一、思想淵源:《禮記·禮運》中的社會理想 002
二、思想內涵:政權基礎、世界秩序與博愛情懷 006
三、近代演變:從大同理想到全面小康 011
四、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共同富裕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016
第二章
民為邦本
王杰 鄭迪
一、本固邦寧:民為邦本的核心價值 023
二、以民為本:古代治國理政的根本遵循 025
三、人民立場: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政治立場 033
四、江山就是人民:“以人民為中心”的治國理政思想 037
五、中國式現代化:人民至上的現代化 045
第三章
為政以德
靳鳳林 張雨琦
一、融會貫通、相互激蕩:為政以德思想的主要理論淵源 049
二、以民為本、家國情懷:為政以德思想的根本價值取向 053
三、修身為本、內圣外王:為政以德思想的基本實現途徑 056
四、貴和尚中、至德無文:為政以德思想的核心倫理原則 060
五、鑄魂立根、正身正德:為政以德治理思想的時代之鑒 063
第四章
革故鼎新
王風
一、理念內涵:新舊交替與文明進步 070
二、湯武革命:上古三代的革故鼎新 072
三、秦人革命:周秦之際的革故鼎新 074
四、建立新中國:中華文明的革故鼎新 077
五、歷史縱覽:四千年三個時代 079
六、核心內容:“體制”釋義 080
七、改革開放:共和國的革故鼎新 082
八、命運共同體:人類文明的革故鼎新 085
第五章
任人唯賢
何青翰
一、正本清源:任人唯賢的典出及其相關思想形成歷程 088
二、氣象萬千:任人唯賢與中華文明的特質 093
三、五湖四海:任人唯賢與中國共產黨的立黨、執政 098
四、同心同德:任人唯賢與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價值取向 105
五、再上征途:任人唯賢與推進新時代的偉大征程 111
第六章
天人合一
喬清舉 李毅
文獻出處:從《易經》到宋明 120二、文明塑造:敬畏自然與共生智慧 124
三、生態意識: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與環境保護 132
四、生態文明: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與天人合一 137
五、第二個結合:新時代新征程中的天人合一 143
第七章
自強不息
任俊華 胡丹丹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健行氣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強
不息” 146
二、“君子”主體視角的立身學問:功崇惟志、業廣惟勤的
龍德哲學 153
三、紅色根脈的奮斗基因:自強不息鑄造中國共產黨人精神
譜系 158
四、奮進新時代:自強不息激活中國式現代化的創新力量 162
第八章
厚德載物
王學斌
一、理論淵源:厚德載物從歷史中走來 168
二、演進歷程:厚德載物在不斷建構中豐富 171
三、寶貴滋養:厚德載物涵育了中國共產黨的精神氣質 178
四、返本開新:厚德載物在新時代的體現與發展 180
五、與時偕行:厚德載物的未來展望 183
第九章
講信修睦
劉余莉 邢夢潺
賡續中華文脈:講信修睦的理念價值 186二、堅定文化自信:講信修睦之于中華文明特質塑造 190
三、堅持守正創新:講信修睦與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
歷程 194
四、追求合作共贏:講信修睦的新時代價值 198
五、展望理念前景:講信修睦在新征程中持續發揮重要
作用 201
第十章
親仁善鄰
王樂 凌海青
一、思想淵源:責任與尊愛的雙向奔赴 207
二、目標導向:以和為貴,和而不同 211
三、方式途徑: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弘揚全人類共同
價值 215
中華文脈: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基因 作者簡介
本書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喬清舉牽頭組織,作者團隊包括王杰、靳鳳林、任俊華、王學斌、劉余莉、曹潤清、王樂等10余位來自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教研部、文史教研部的古典學學者。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與地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唐代進士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