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全3冊):1.我生命中的故事、2.假如給我三天光明、3.我的老師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0774816
- 條形碼:9787530774816 ; 978-7-5307-7481-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全3冊):1.我生命中的故事、2.假如給我三天光明、3.我的老師 本書特色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版本眾多,為什么有經驗的讀者選擇作家榜版?7大硬核入手理由——
★全新譯本,原汁原味:翻譯名家董繼平譯自美國原版,語言生動翔實,呈現原著精髓。
★全新導讀,講透精髓:兒童作家湯素蘭撰寫近5000字導讀,帶您了解海倫·凱勒鮮為人知的故事。
★全新插圖,賞心悅目:特別新增22幅原創精美插畫,還原書中經典場景。
★全書注釋,掃除疑難:收錄182條詳盡注釋,深入淺出,方便中小學生無障礙閱讀。
★新增年表,圖文并茂:特別新增海倫·凱勒完整年表,帶您快速了解作者的傳奇一生。
★全新版式,閱讀舒適:版式疏朗美觀,字號行距適中,久看不累。
★全新贈品,隨書附贈:隨書附贈精美明信片1張、書簽2張!
讀經典名著,認準作家榜!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全3冊):1.我生命中的故事、2.假如給我三天光明、3.我的老師 內容簡介
“假定你們也只看得見三天,你們會怎樣使用自己的眼睛?如果黑暗即將來臨,如果第三天夜里,你們知道太陽再也不會為你們升起,你們會怎樣度過這三天?你們想注目的是什么?”
活潑聰慧的小女孩海倫·凱勒,2歲時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奪去視覺與聽覺,從此看不見光明、聽不見聲音、說不出感受,墜入無邊的黑暗和寂靜之中。
起初,她哭,她鬧,她發脾氣,但這些并沒有讓命運變得更好。7歲這一年,在老師安妮的引導和鼓舞下,海倫僅僅靠著觸覺,竟然學會了聽、說、讀、寫。隨著年齡漸長,海倫憑借驚人的意志力和抗挫力,掌握了5種語言,并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哈佛大學。畢業后建立慈善機構,為更多殘障人士奔走呼號,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之一,成為照亮全世界的一束光,激勵無數讀者樂觀向上。
本書精選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老師》《我生命中的故事》《我生活中的世界》《走出黑暗》《石墻之歌》6部代表作,體裁包括傳記、散文、雜文、詩歌,全面細致地展現了“勵志女神”海倫·凱勒的傳奇一生和人格魅力。
“假定你們也只看得見三天,你們會怎樣使用自己的眼睛?如果黑暗即將來臨,如果第三天夜里,你們知道太陽再也不會為你們升起,你們會怎樣度過這三天?你們想注目的是什么?”
活潑聰慧的小女孩海倫·凱勒,2歲時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奪去視覺與聽覺,從此看不見光明、聽不見聲音、說不出感受,墜入無邊的黑暗和寂靜之中。
起初,她哭,她鬧,她發脾氣,但這些并沒有讓命運變得更好。7歲這一年,在老師安妮的引導和鼓舞下,海倫僅僅靠著觸覺,竟然學會了聽、說、讀、寫。隨著年齡漸長,海倫憑借驚人的意志力和抗挫力,掌握了5種語言,并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哈佛大學。畢業后建立慈善機構,為更多殘障人士奔走呼號,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之一,成為照亮全世界的一束光,激勵無數讀者樂觀向上。
本書精選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老師》《我生命中的故事》《我生活中的世界》《走出黑暗》《石墻之歌》6部代表作,體裁包括傳記、散文、雜文、詩歌,全面細致地展現了“勵志女神”海倫·凱勒的傳奇一生和人格魅力。
翻開本書,學會像海倫一樣勇敢樂觀,直面挫折挑戰,不斷重獲信心,扭轉人生逆境!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全3冊):1.我生命中的故事、2.假如給我三天光明、3.我的老師 目錄
第1冊 《我生命中的故事》
導讀 讓生命成為奇跡·25
我生命中的故事
Chapter 1 生命之初·003
Chapter 2 淘氣的小精靈·010
Chapter 3 希望的曙光·018
Chapter 4 混沌初開·022
Chapter 5 大自然的一課·026
Chapter 6 循序漸進·030
Chapter 7 寓教于樂·034
Chapter 8 圣誕快樂·042
Chapter 9 波士頓之旅·045
Chapter 10 親近海洋·050
Chapter 11 山間秋意·053
Chapter 12 雪中歡樂·059
Chapter 13 開口說話·062
Chapter 14 《霜王》的冰霜·067
Chapter 15 走出陰影·077
Chapter 16 外語的魅力·082
Chapter 17 紐約的歡樂時光·085
Chapter 18 劍橋女子學校·089
Chapter 19 克服困難·096
Chapter 20 我的大學·102
Chapter 21 書山有路·112
Chapter 22 多彩生活·126
Chapter 23 友誼長青·141
第2冊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我生活中的世界
Chapter 1 看得見的手·003
Chapter 2 別人的手·010
Chapter 3 人類的手·016
Chapter 4 觸覺的力量·021
Chapter 5 更美好的震動·028
Chapter 6 嗅覺,那墜落的天使·035
Chapter 7 感官的相對價值·042
Chapter 8 五感世界·046
Chapter 9 內心的景象·051
Chapter 10 感覺上的類比·057
Chapter 11 心靈的黎明前·062
Chapter 12 更大的認可·067
Chapter 13 夢幻世界·073
Chapter 14 夢想與現實·084
Chapter 15 清醒的夢·090
黑暗頌歌·100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123
第3冊 《我的老師》
我的老師
Chapter 1 自然教育法·003
Chapter 2 良好行為的培養·015
走出黑暗
Chapter 1 世界之手·033
Chapter 2 致女大學新生·043
Chapter 3 如何成為作家·049
Chapter 4 盲人能做什么·052
Chapter 5 致馬克·吐溫的一封信·064
Chapter 6 言語的饋贈·067
石墻之歌·071
譯后記 從黑暗走向光明的榜樣·146
海倫·凱勒生平大事年表·156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全3冊):1.我生命中的故事、2.假如給我三天光明、3.我的老師 相關資料
導 讀
讓生命成為奇跡
了不起的海倫·凱勒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曾經說過:“十九世紀出現了兩個了不起的人物,一個是拿破侖,一個就是海倫·凱勒。”
拿破侖曾是法蘭西共和國執政官和法蘭西帝國皇帝,他不僅是一位杰出的軍事天才,同時也是一位杰出的資產階級政治家。他摧毀了歐洲的封建制度,使自由平等觀念和思想在人民中間得以延續。他親自主持編寫的《拿破侖法典》更是開啟了一個新的法律時代,對后世和世界各國影響很大。
海倫·凱勒是誰?她為什么能夠和拿破侖相提并論呢?
海倫·凱勒(18801968)出生于美國亞拉巴馬州塔斯坎比亞鎮,十九個月時不幸罹患疾病,導致失明、失聰。海倫從幼年起一直生活在看不見、聽不見的蒙昧世界中,直到一八八七年,安妮·薩利文小姐來到她的身邊,成為她的老師。在安妮的幫助下,海倫學會了閱讀和拼寫,甚至還學會了說話。海倫精通五國語言,考上了哈佛大學,終成了作家、教育家、慈善家和社會活動家。海倫從一九一三年開始到世界各地巡回演講,時間跨度五十余年。一九二四年海倫開始為美國盲人基金會工作,后來成為其領導人之一,并為之辛勤工作超過四十年,為促進美國乃至世界各地盲人慈善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她是世界殘疾人的愛心大使。她還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反對戰爭,關心工人階級和窮人的權利,主張婦女參政。
如果說,拿破侖從科西嘉島出發,通過自身的奮斗成為法蘭西的皇帝是一個奇跡,那么,海倫·凱勒則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超越自己身體的障礙,鑄就了自己生命的奇跡。她給世界上一切的人—不管是遭遇先天缺陷還是后天不幸,不管是遭遇生活挫折還是心靈創傷—都帶來了鼓舞和希望。她讓每一個人重新認識生命并思考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海倫·凱勒從少女時代開始寫作,她克服生理缺陷帶來的困難,勤奮創作,一生留下了十四部重要作品。而在她所有的作品中,本書收錄的這幾部無疑是重要的。
開發自身的潛能
我們身上有眼、耳、鼻、舌、皮膚五大感覺器官,分別帶給我們視、聽、嗅、味、觸五種感覺。我們通過感覺器官以及它們帶來的感覺,認識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并與之產生聯結。而這五大感覺器官之中,眼睛和耳朵尤為重要。
導 讀
讓生命成為奇跡
了不起的海倫·凱勒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曾經說過:“十九世紀出現了兩個了不起的人物,一個是拿破侖,一個就是海倫·凱勒。”
拿破侖曾是法蘭西共和國執政官和法蘭西帝國皇帝,他不僅是一位杰出的軍事天才,同時也是一位杰出的資產階級政治家。他摧毀了歐洲的封建制度,使自由平等觀念和思想在人民中間得以延續。他親自主持編寫的《拿破侖法典》更是開啟了一個新的法律時代,對后世和世界各國影響很大。
海倫·凱勒是誰?她為什么能夠和拿破侖相提并論呢?
海倫·凱勒(18801968)出生于美國亞拉巴馬州塔斯坎比亞鎮,十九個月時不幸罹患疾病,導致失明、失聰。海倫從幼年起一直生活在看不見、聽不見的蒙昧世界中,直到一八八七年,安妮·薩利文小姐來到她的身邊,成為她的老師。在安妮的幫助下,海倫學會了閱讀和拼寫,甚至還學會了說話。海倫精通五國語言,考上了哈佛大學,終成了作家、教育家、慈善家和社會活動家。海倫從一九一三年開始到世界各地巡回演講,時間跨度五十余年。一九二四年海倫開始為美國盲人基金會工作,后來成為其領導人之一,并為之辛勤工作超過四十年,為促進美國乃至世界各地盲人慈善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她是世界殘疾人的愛心大使。她還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反對戰爭,關心工人階級和窮人的權利,主張婦女參政。
如果說,拿破侖從科西嘉島出發,通過自身的奮斗成為法蘭西的皇帝是一個奇跡,那么,海倫·凱勒則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超越自己身體的障礙,鑄就了自己生命的奇跡。她給世界上一切的人—不管是遭遇先天缺陷還是后天不幸,不管是遭遇生活挫折還是心靈創傷—都帶來了鼓舞和希望。她讓每一個人重新認識生命并思考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海倫·凱勒從少女時代開始寫作,她克服生理缺陷帶來的困難,勤奮創作,一生留下了十四部重要作品。而在她所有的作品中,本書收錄的這幾部無疑是重要的。
開發自身的潛能
我們身上有眼、耳、鼻、舌、皮膚五大感覺器官,分別帶給我們視、聽、嗅、味、觸五種感覺。我們通過感覺器官以及它們帶來的感覺,認識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并與之產生聯結。而這五大感覺器官之中,眼睛和耳朵尤為重要。
想象一下,假如你從小就沒有視覺,也沒有聽覺,你便陷入了永恒的黑暗與寂靜之中,你該如何認識生活中的事物和周圍的世界呢?
海倫·凱勒十九個月大的時候,便完全失去了視覺和聽覺。沒有視覺和聽覺,她無法了解周圍的事物,也無法理解和遵守生活中的規則與秩序。早年的海倫就像一個“小惡魔”,全憑生命的本能在世界上橫沖直撞。她頑皮、暴躁,甚至殘忍。她曾將母親鎖在食品儲藏柜里長達三小時,母親不斷捶門,海倫坐在外面門廊的臺階上,感受母親捶門時產生的震動,開心得哈哈大笑。由于妹妹出生,海倫感到自己不再是母親的寶貝了,她對妹妹產生了嫉妒。有一次,當她發現妹妹睡在她的洋娃娃南希的搖籃里時,她火冒三丈,直接沖過去將搖籃推翻。要不是海倫的母親及時抓住了小妹妹,說不定小妹妹就摔死了。
幸運的是,海倫七歲那年,安妮·薩利文小姐來到了她的身邊,做她的家庭教師,讓海倫“混沌初開”。安妮在日常生活中教海倫要遵守規矩,行為優雅,她用“自然教育法”,讓海倫認識周圍的環境和事物。因為海倫沒有視覺和聽覺,安妮便充分運用海倫的手和觸覺來教導她。
比如,安妮一邊將洋娃娃遞給海倫,一邊用手指在她的手掌上寫下“doll”,試圖讓海倫明白,“doll”就是洋娃娃的名字。然而,剛開始的時候,不管安妮重復多少遍,海倫根本無法在“洋娃娃”與“doll”之間建立聯系。直到有一天早晨,安妮帶著海倫來到花園的井亭,當時井亭里正好有人在打水。安妮將海倫的一只手牽過來讓她感受水的流動,在她的另一只手上拼出“water”這個單詞。水的流動和老師在手掌上拼出的“water”,如電光石火一般,突然之間讓海倫知道了“water”就意味著那種流過她的手的奇妙而涼爽的東西。海倫說,這個栩栩如生的詞語“喚醒了我的靈魂,賦予它光芒、希望、歡樂,把它釋放出來了”!從那一刻起,海倫也明白“doll”和“洋娃娃”的關系了。原來,萬物皆有其名字,每個名字都會激發出新的念頭。由于這個詞語的觸動,海倫渴望學習,渴望認識世間萬物。她也由此認識到,知識即愛,即光,即想象。
海倫后來能夠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成為個從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學院畢業的聾盲人,成為著名作家,其內在的動力,正是這種強烈的學習渴望。后來,海倫用超乎常人的努力,通過手指的觸摸,了解正常人發聲時嘴唇的變化、喉頭的顫動,學會了發出聲音。她還學會了德語、法語和拉丁語等語言。
雖然失去了視覺和聽覺,但是,海倫學會了用“手”的觸覺來認識事物。她說:“手之于我,就好像聽覺與視覺加在一起之于你們一樣。”“手是我的觸須,我用它穿過隔絕與黑暗,抓住我的手指所遇到的每一種快樂、每一種活動。”她還說:“在我的大腦中,每一個物體都有獨特的觸覺,它們形成無數種組合,賦予我力量感、美感或者不和諧感,因而我能伸出雙手,觸摸到事物所表現出的喜悅和美好。”
除了觸覺,我們還有嗅覺和味覺,還有頭腦中無窮無盡的想象。正是通過對身體內其他潛能的努力發掘,海倫將面前的黑暗變成了光明,把彎路變成了直路。
從海倫認識事物的方式,我們可以得到一個重要啟示,那就是我們身上的潛能是無限的。
讀海倫·凱勒的作品,我們常常會忘記她聾盲人的身份,因為在她的文字里,“我看到”“我聽到”這樣的詞比比皆是。海倫是如何通過手指的觸摸去“看見”和“聽見”的呢?她通過閱讀、旅行、學習和想象。海倫閱讀了大量的文學作品;她喜歡到劇場去看演出;她經常旅行,拜會世界各地的名人,并與他們交流;她喜歡大自然,總能在大自然中發現美。花鳥是她快樂的同伴,世間萬事萬物都是她的老師,給她以啟示。
愛的川流不息
任何人的成長都離不開愛與關懷。
海倫雖然不幸失明失聰,但她生活在充滿愛的家庭。
除了家人的愛,在海倫成長的道路上,還有社會各界的人,不管是相識的還是不相識的,都曾給予她無私的關愛和幫助。
正是在發明家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的幫助下,安妮·薩利文老師來到了她的身邊,將她帶出蒙昧,走向光明。此后,安妮用一生的時間陪伴和幫助海倫,近五十年之久,直到一九三六年去世。后來,波莉·湯姆森又接替安妮陪伴海倫,協助海倫工作,一直到生命的盡頭。
海倫十一歲時,為了感謝珀金斯盲人學校的幫助,寫了一篇作品《霜王》寄給珀金斯盲人學校的校長作為生日禮物。這是海倫次寫作,也許因為太過興奮,她只是把頭腦中出現的故事飛快地記下來,根本沒有想過這故事為什么會出現在自己的頭腦中,它們是不是真正屬于自己的故事。
《霜王》發表后,被人指出是抄襲了坎比小姐的作品。一個人在早期的寫作中,將自己讀過和喜歡的作品吸收,進行重寫或者改寫,是再正常不過的寫作練習,何況當時海倫才十一歲,還根本沒有抄襲、剽竊這樣的主觀意愿。然而,海倫卻因為這件事遭到了嚴厲的質詢。這次質詢讓海倫長時間恐懼寫作,懷疑自己寫出來的每一行字都不是自己的。但是,《霜王》的原作者坎比小姐并沒有責備海倫,還親自給海倫寫信,鼓勵她:“有朝一日你會用自己的創意寫出一篇了不起的故事,你的故事將給很多人帶來慰藉和幫助。”事實證明,海倫沒有辜負坎比小姐的期望,她后來寫出了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故事和詩歌。
一八九三年夏天,海倫和老師安妮跟著發明家貝爾博士一起參觀了世界博覽會。世博會主席希金博特姆先生特許海倫可以觸摸各種展品,讓她用手指感受世博會上展出的各種輝煌成就。海倫通過手指的觸摸,在想象中環游世界,她看到了“來自地球各處的諸多奇觀發明的奇跡、工業技術的寶藏以及人類的所有活動”。貝爾博士陪同她們到處參觀,親自講解,還用生動有趣的方式讓海倫了解電話機、自動電話機、留聲機和其他發明,讓她明白人類通過傳送信息就能突破時空限制。在世博會上度過的三個星期,讓海倫取得了長足進步,她的興趣從童話和玩具,轉向了平凡世界里真實的事物。
正因為海倫在成長過程中獲得過親人、朋友以及社會各界的關愛和幫助,長大后的海倫也一直懷著感恩之心,用畢生回報所有愛她的人和這個并不完美的世界。海倫說:“(人們)對我的善意就像種子一樣,萌發出諸多愉快的記憶,并使其生長。”海倫一生致力于幫助殘疾人,為聾盲兒童爭取受教育的權利。她在世界各國巡回演講,與不同種族、膚色的人們分享自己的成長經歷和奮斗歷程,讓世界各國的人們從她的故事中獲得信心和力量。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海倫·凱勒的名篇,從一九三三年一月發表于《大西洋月刊》起,近一百年來一直激勵著我們珍愛生命,并為寶貴的生命創造價值。在這篇充滿激情的散文中,海倫假設,如果自己擁有三天光明,會用這三天來做什么?
天,她要去看那些以仁愛、溫柔和陪伴使她的生命有價值的人,她尤其想長久凝視開啟她心智、帶給她光明和希望的安妮·薩利文老師的臉。第二天,她要懷著敬畏觀看太陽下大自然中的萬千景象,她要去自然博物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從自然博物館里了解人類自身的發展歷程,從藝術博物館里獲得打開美之門的鑰匙,通過藝術探視人類的心靈世界。第三天,她要走進火熱的生活現場,看形形色色的人們和他們的生活。在后一個能夠擁有光明的夜晚,她要走進劇場去看一場喜劇。她說,假如能夠擁有三天光明,當永恒的黑暗又將她包圍的時候,“我的腦海里滿是光輝記憶,因此幾乎沒有時間去惋惜”。
海倫說:“失明的我可以給予看得見的人一個忠告,告誡那些應該充分利用視覺天賦的人。使用你們的眼睛吧,仿佛明天你們就會失明。同樣的方法也可以適用于其他感官。聆聽美妙的樂聲、小鳥的鳴唱、樂隊的勁歌吧,仿佛明天你們就會失聰。隨心所欲地觸摸每一件物品吧,仿佛明天你們就會失去觸覺。嗅聞花香、津津有味地品嘗每一口食物吧,仿佛明天你們就會失去嗅覺和味覺。充分利用每一種感官,通過造物主提供的這幾種接觸手段為世界所展現的美和歡愉感到自豪吧。”
這是海倫·凱勒給我們的寶貴的忠告。她讓我們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我們身體中與生俱來的那些感官,正是通過這些感官,我們得以了解自然的秘密,欣賞美,幫助他人,獲取知識,努力創造。她讓我們明白生命是一個過程,每一天都無比重要,每一天都有一個新的美麗世界在我們的面前展開,因此千萬不要將生命浪費在遺憾和后悔上。
成為你生命的奇跡
古埃及的莎草紙畫有一個反復表現的主題生命之樹。一棵大大的洋槐樹上停著色澤各異的五只鳥兒,四只頭朝東,開始是怯生生的幼鳥,之后是朝氣蓬勃的青春之鳥,然后是炯炯有神的中年之鳥和志向未實現的壯年之鳥;后那只鳥頭戴美麗的冠冕,淡定自若朝向西方,面對死亡。生命之樹上五只鳥兒的五種神態,精致地濃縮了人的一生,也寓意著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不浪費生命,在生命的每一個階段都展現生命的精彩,賦予生命價值。
每一個生命都是從呱呱墜地走到垂暮之年,生命是不會倒流的,也不會停留。我們常說“珍愛生命”,可是,怎樣才算是“珍愛生命”呢?單純珍愛每一個活著的日子并不是珍愛生命,在每一個活著的日子里錦衣玉食也不是珍愛生命。從海倫·凱勒的身上,我們發現,“珍愛生命”是珍愛我們身上的感官和感覺,珍愛知識、愛、想象和創造。這才是“珍愛生命”的真諦。
正是我們的感官讓我們和世界產生聯系,讓我們擁抱世界并成為世界的一部分。因為有感官,我們才能發現美、發現快樂、閱讀書籍,才能想象和創造更美好的世界。海倫還以她自己為榜樣,讓我們去努力創造自己,將我們創造成為自己生命的奇跡。只有盡情地熱愛過、欣賞過、創造過,我們的生命才是圓滿的。當我們坦然面對死亡時,才可以說,我此生沒有辜負我的生命。
冰心在散文《談生命》里說:“宇宙是一個大生命,我們是宇宙大氣中之一息。江流入海,葉落歸根,我們是大生命中之一滴,大生命中之一葉。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們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葉的活動生長合成了整個宇宙的進化運行。要記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動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樹,不生長的便成了空殼!”
江流能否入海,種子能否成樹,全在于自己的努力。正因為無數江流的日夜流淌,才匯成了一望無邊的大海;正因為一顆顆種子的發芽生長,才組成了成片的森林。讓我們的生命像水,利萬物而不爭;像樹,給大地撒下綠蔭。
湯素蘭 2022年8月18日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全3冊):1.我生命中的故事、2.假如給我三天光明、3.我的老師 作者簡介
[美]海倫·凱勒
(Helen Keller,1880—1968)
美國家喻戶曉的作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
生于亞拉巴馬州的常春藤綠地,2歲時因高燒喪聽失覺與視覺,從此生活在黑暗與寂靜之中。
7歲,遇見一生恩師安妮·薩利文。在安妮的幫助下,海倫開始學習閱讀和拼寫,逐漸對世間萬物有了概念,數年后甚至學會了說話。
憑借不懈努力,她14歲時進入賴特-休梅森聾人學校學習,16歲進入劍橋女子學校,20歲考入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學院,后以優異成績畢業,創下聾盲人獲文學學士學位之先例。
23歲,處女作《我生命中的故事》出版,引發強烈反響,被翻譯成50多種文字,深受讀者喜愛。受此鼓舞,海倫繼續將自己的故事與感悟付諸筆端,先后有《我生活中的世界》《走出黑暗》等13部重要作品出版。
[美]海倫·凱勒
(Helen Keller,1880—1968)
美國家喻戶曉的作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
生于亞拉巴馬州的常春藤綠地,2歲時因高燒喪聽失覺與視覺,從此生活在黑暗與寂靜之中。
7歲,遇見一生恩師安妮·薩利文。在安妮的幫助下,海倫開始學習閱讀和拼寫,逐漸對世間萬物有了概念,數年后甚至學會了說話。
憑借不懈努力,她14歲時進入賴特-休梅森聾人學校學習,16歲進入劍橋女子學校,20歲考入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學院,后以優異成績畢業,創下聾盲人獲文學學士學位之先例。
23歲,處女作《我生命中的故事》出版,引發強烈反響,被翻譯成50多種文字,深受讀者喜愛。受此鼓舞,海倫繼續將自己的故事與感悟付諸筆端,先后有《我生活中的世界》《走出黑暗》等13部重要作品出版。
33歲開始,前往歐美亞非30多個國家進行巡回演講,為公共事業奔走發聲。她的事跡和人格魅力,影響了越來越多的人。63歲,在世界各地為盲人基金會募集資金,慰問傷殘人士。
75歲,獲哈佛大學授予的榮譽學位,打破了只有男性才能獲此殊榮的傳統。84歲,被授予“總統自由勛章”。88歲,在睡夢中安詳去世,與她永遠的老師——安妮、波莉安葬在一起。
海倫一生心系弱勢群體,筆下作品鼓舞人心,因其對社會的重大貢獻,1999年被《時代周刊》評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之一。
譯者簡介
董繼平
知名詩人、作家。
1962年生于重慶。1991年國際加拿大研究獎得主,1993年榮獲美國“艾奧瓦大學榮譽作家”稱號,曾任美國文學刊物《國際季刊》編委。
兩屆諾貝爾獎作品譯者、四屆普利策獎作品譯者,翻譯過數十種外國詩集和散文集。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虎
- >
姑媽的寶刀
- >
隨園食單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唐代進士錄
- >
自卑與超越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