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聲的重構 新詩節奏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5278051
- 條形碼:9787305278051 ; 978-7-305-27805-1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聲的重構 新詩節奏研究 本書特色
★ 當“時間崩潰隨地枯萎”( 《花朵受難》 ) ,詩人修復了語言的時間。
★ 正所謂“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但若我們意識到,所有的時間(包括直線前進的“日常時間”)都只是人把握世界的一種形式,而且時間與事物的流變本來就是相互定義的;……因為直線前進的時間指向的總是“死亡”這個終點,是人的必死命運;而原型時間則告訴我們過去的還會“再來,再來”。……而詩歌(*終總是一種對抗死亡的形式),當然也傾向于“原型時間”。
★ 一場 聲音 與 節奏 的奇妙 之旅——
有七八十年代臺灣詩壇的一場民歌運動,參與者有余光中、夏宇等詩人和楊弦、羅大佑等音樂人;有當今的 流行音樂 梁詠琪的《凹凸》 ,提醒我們,與音樂有不解之緣的“半逗律”或許在音樂與說唱藝術中還可以大有作為;還趣味分析了為什么“青石的街道向晚”絕不是“向晚的青石街道”……
本書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比較詩學視野下的新詩節奏研究”成果
學者、詩人李章斌十余年來關于詩歌聲音的五百多頁的階段性總結 集中呈現
包羅 古今中外 詩歌創作 從 李商隱 歐陽修 蘇軾 到 胡適 聞一多
徐志摩 陳世驤 卞之琳 痖弦 昌耀 顧城 海子 以及 帕斯 哈特曼 ……
聲的重構 新詩節奏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是李章斌教授十余年來有關新詩節奏研究的總結與集中呈現,回顧和反思了百年來有關新詩節奏的種種爭論與觀點,總結前人的發現與突破,也思考其困境與不足,嘗試對已有的研究范式進行重構。本書對節奏理論的突破包括:(1)擺脫過去對節奏的均質、單一本質的認知,提出新詩節奏的“集群”特性與層次建構理論;(2)打破“格律”理念在新詩節奏研究中的主導地位,探索新詩在格律之外的節奏形態,即非格律韻律;(3)分析新詩中靈活多變的“語言的節奏”,并討論新詩書面形式(包括分行、標點、分節等)如何為節奏建構服務。在此基礎上,本書進一步重審了一般意義上的漢語詩律學的基本假設、理論范式,以實現中國詩律學研究的“當代轉向”。
聲的重構 新詩節奏研究 目錄
【目 錄】
**編 重探與重估
**章“自然的音節”論3
一、何謂“自然”?何謂“和諧”?6
二、“內部的組織”與韻律之營造20
三、“不整齊”的節奏美學24
第二章“內在韻律”說32
一、“內在韻律”說的疑點32
二、“內在韻律”說的理論背景與癥結34
三、“內在”的韻律如何“外在”地實現?45
第三章 新詩“格律”理念56
一、聞一多的“音尺”論的局限58
二、孫大雨對聞一多方案的改進70
三、新詩格律理論的“家族相似性”94
第四章 陳世驤:中國“韻律傳統”與“律度”
的重審96
歧見迭出的“抒情傳統”論說96二、“顧名思義”的陷阱與不為人知的理論資源101
三、“樂詩-韻律傳統”的再出發116
四、重探舊詩的“律度”與“時間”136
第五章 帕斯《弓與琴》中的詩律學問題150
一、節奏的哲學問題152
二、詩歌與散文的節奏158
三、節奏與格律的關系163
第六章 哈特曼:自由詩的“韻律”如何成為可能?170
一、“格律”“節奏”“韻律”三者關系的再辨析172
二、韻律的基礎:分行抑或復現性的結構?182
三、對位法:走入多重認知的詩律學198
第二編 呼喚新的理論范式
**章“格律”與“韻律”的區別以及“非格律
韻律”211
一、重探“韻(律)”的本質:同一性與差異性212
二、“格律”“韻律”不分:現代詩律學的困境219
三、韻律的基礎與自由詩的韻律226
四、格律與非格律韻律的聯系和區別232
五、“韻”之離散:當代的趨勢247
第二章 節奏的“集群”特性與層級建構267
一、諸節奏元素的“多元共存”與節奏的三個層次267
二、“格律”與“節奏”的互動以及歷史發展問題282
第三章 節奏的“非韻律面相”與“語言的節奏”298
一、被遮蔽的“語言的節奏”300
二、節奏劃界:從“頓”到“邊界”309
三、新詩節奏的速度327
四、停頓、暫歇與換氣334
五、節奏的起伏344
第四章 新詩的“音樂感覺”與“時間”354
一、時間性:詩歌與音樂的內在關聯354
二、新詩之“音樂感覺”的實現361
三、朝向“歌”的“詩”:重復與聲響的示意369
第五章 書面形式與新詩節奏的“視覺化”趨勢376
一、書面形式與節奏和時間性376
二、標點與分行384
三、“建模”與“拆模”399
第三編 杰出的范例
**章 卞之琳詩歌與詩論中的節奏問題411
一、“格律”的迷思與困境413
二、重新發現卞之琳的“韻律”420
三、分行、標點與“廣義的節奏”429
第二章 痖弦與現代詩歌的“音樂性”436
一、“詩”與“歌”的關系:新詩的一個難題436
二、“不感覺有格律存在”的音樂形式440
三、流動的“感覺”與變動的“時間”456
第三章 昌耀詩歌的“聲音”與新詩節奏之本質471
一、昌耀的“韻語”474
二、昌耀的“硬語”481
三、以語言“修復時間”497
第四章 多多詩歌的音樂結構501
一、“重復”的玄機與詩意的跌宕起伏503
二、詞語的“廝殺”與聲音的召喚性510
三、韻律的“組織”作用517
結語520
跋530
聲的重構 新詩節奏研究 作者簡介
李章斌
詩人、學者,現任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導。著有學術專著《在語言之內航行:論新詩韻律及其他》《“九葉”詩人的詩學策略與歷史關聯(1937—1949)》 《走出語言自造的神話——中國新詩論集》 ,詩集《像石頭一樣工作》 ;編著A Century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 An Anthology、《新詩細讀》 ;等等。曾獲唐弢青年文學研究獎、亞太華文文學評論獎首獎、臺灣第三屆思源人文社會科學博士論文獎首獎、江蘇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江蘇省紫金山文學獎等。
- >
莉莉和章魚
- >
我與地壇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回憶愛瑪儂